於市偶得

中午買水果的時候,在攤主那裡見到一張書法複印件,據說是她們村裡一個八十五歲的老爺爺留下的。字數約千字,字體像是鋼筆字大小,寫的是老人多年來學習書法的心得,行文真誠凝鍊、時有佳句,很是用心。

自己不懂書法,拋開令人賞心悅目的文字不說,「八五農叟」能寫出「心隨筆走、處處經心」的體會,在這樣的年紀仍然懷抱著對文藝的追求與專註,我想,縱使他的一生默默無聞、「大隱於市」,也稱得上是充實而儘力的人生了。 碰巧今年五月回鄉的時候,在縣城廣場的椅子上也見到過一位老婦人。她著傳統漢族農婦衣裝,弓著背在紙上描畫。起初我以為她在繡花,沒想到是在用普通的中性筆、鉛筆、蠟筆作畫。她把這些便宜的「畫具」放在一個透明塑料帶里,用A4大小的木板墊著白紙,描畫著羊、狗、花、草,雖也稱不上是常見的畫作,更像是染布上的花樣,同一種事物重複排列著畫一整張,有厚厚的一摞。 她送給我們兩張,很高興地贈與,說自己沒事的時候就畫一畫。今年她已經八十七歲,卻耳聰目明,令人內心受到感動。可能她的一生並沒有機會識得太多的文化知識,卻以自己樸素的方式在追求美、並充實著自己的暮年生活。

可能是身邊的親人開始要步入晚年,也可能老齡化、老年人問題逐漸成了一個時常被提到的社會問題,當然,更因為我們每個人只要不出意外都會去面臨這個問題,近年來,不時會想到。

小的時候我以為,人都是會越老越明白,就像孔子說的,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然而事實上,身邊看到的和經歷的很多情況卻不是如此。而這兩位現實中的普通老人,卻讓我大大改變了老年人多只會扎堆打打小麻將、講講家長里短、練練太極拳等無可奈何看時光流逝的印象,也給了自己很多啟示。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雖然做這樣的事情,倒也不是沖著延年益壽去的,更多的是,給自己的人生找到一個堅實有力的支撐,雖然它來得慢,需要磨礪與實踐,需要不斷的積累,然而是它是一種有力的長效支持,不管活到人生的哪個階段,都會幫助人去更加從容地經歷並度過。

推薦閱讀:

我暴走我跳舞,我依然是值得尊敬的老年人……個屁啊!
既然有免費勞動力我們為什麼不用?
當下一部分老年人,倚老賣老,素質低下令人髮指。是因為什麼?
忘記吃藥是年老人健忘?
80歲老人不識字在家無聊,除了放假和晚上家人不在身邊,能做些什麼不會無聊?

TAG:老年人 | 老齡化 | 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