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收購天津星耀80%股權及債權 天津最著名爛尾樓房價翻倍
近期,房企拿地踴躍。拿地房企包括:龍湖、金輝、世茂、碧桂園、上實發展、保利、萬科、碧桂園、禹洲、正榮、雲南城投、陽光城、祥生、金地、金茂、景瑞、金融街、金隅、新城控股、招商蛇口、富力、葛洲壩、華潤、當代置業、中洲控股、融創中國。拿地城市包括:寧波、蘇州、重慶、佛山、濟南等。但在這些重大事項中,融創中國的一項舉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2017年5月12日晚,融創中國(http://01918.HK)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天津星耀80%股權及債權,收購總價為102.54億元。其中,股權代價為38.77億元,需要償還第三方投資者的借款及利息分別為54.82億元和8.95億元。星耀五洲項目未售計容面積235萬平方米,摺合樓面地價相當於4363元/平方米。也就是說,融創僅用102.54億元,就獲得了一個235萬平方米的超大盤。那麼為什麼這筆買賣這麼划算呢?那就要從天津星耀說起。
2007年,雲南星耀集團通過旗下的天津星耀,擊敗來自京滬等地的多家上市公司,以62.9億元的總價,拿下天津津南區八里台鎮天嘉湖地塊。這片包含4100畝陸地和7000畝水面的土地,被規劃成一個縮微版「世界」——擁有歐亞、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板塊,以各大洲人文特色來定位和設計。
對於當年面積和總價的「雙料地王」,政府部門可謂是全力支持。星耀五洲於2008年被列為天津市20個重點項目之一,津南區政府也搬遷至八里台鎮。但就當時業內估計,完成整個項目開發,至少要投資200億元以上。而當時的星耀集團,總資產只有大約120億元,年產值20餘億元。
在該地塊土地出讓合同中,對開發商有如下規定:30天內繳清全部土地出讓金;簽約3個月內開工;3年內住宅項目竣工80%;5年內所有項目竣工。依照合同,星耀五洲每年建成面積至少要50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約40億元。
項目動工的2008年,樓市開始進入低迷期,加之星耀五洲當時較高的樓面地價影響了項目的銷售,2009年星耀五洲僅實現銷售額18.8億元,和開盤之前星耀集團董事長顏語預計的30億元相比,差了近四成;2010年,星耀五洲的銷售額更是降至9.85億元。事實上,即使是銷售額最高的2009年,18.8億元的收入也難以覆蓋當年的33億元借款本金和13億元利息。
不過,雲南前首富顏語堅信自己有破題之道。為了繼續開發,顏語將土地使用權全部抵押,拉來實力更雄厚的中信信託,募資30億元,雖然該信託計劃於2008年8月提前終止,但同年9月25日,由中信信託作為受託人進行另一信託計劃生效,規模達68.9億元。
此後,為了解決與此項目有關的債務和利息,星耀集團又在2009年、2010年再次通過兩個信託項目募資。儘管歷經4次「連環信託」,星耀五洲仍無法解決資金問題,施工步伐越來越慢,至2012年上半年全面停工。此時,只有北美板塊和部分歐亞板塊完成建設,據媒體估算,僅占該地塊不到1/3的體量。自此,星耀五洲成為了天津最有名的爛尾樓。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由於還未形成真正的市場,目前星耀五洲存量房產的報價差距懸殊,雖然大部分單價集中在1.1萬~1.3萬元之間,但在個別區域,也有報價低至9000元以下或高至近2萬元的房產。不過就目前的價格而言,均價已經上漲了好幾千元。
收購公告顯示,星耀五洲「總建築面積約為412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約為300萬平方米」。不過,竣工的部分年久失修、半完工的建築需推倒重建,再加上尚未開工的區域,擺在融創面前的工程量依然很大。
當然,這並不是融創第一次涉足爛尾樓領域。
2017年6月5日,融創中國公告披露,其全資附屬公司大連融創置地與潤德集團、大連金信集團、利豐、上海豐海投資、大連潤德良城及大連潤德乾城訂立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據此,大連融創置地收購大連潤德乾城的全部股權(30.64億元)及債權(1.68億元),總代價為人民幣32.32億元。
根據公告,大連潤德乾城主要從事大連開發區濱海新區1號地的開發,地塊用途為住宅及商業。該地塊總佔地面積為41.3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66.40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為120.0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115.35萬平方米,商業部分4.91萬平方米。據悉,大連潤德乾城最早為中外合資公司,合作期間股東在出資額上曾出現「欠資」問題,濱海新區1號地項目也被擱置多年。
隨著調控深入,房地產市場進一步調整。在此背景下,房地產企業業績日益分化,行業整合加速。一些前兩年高價摘地的中小型房企,因融資、開發能力不濟,在市場轉淡的現實下難以為繼,一些項目被迫擱置、爛尾。這為大房企提供了併購的機會。
從併購類型上看,房企通過收購雖然不一定會在房屋銷售指標方面得到迅速反映,但卻可以快速做大企業營業收入。
過去兩年,樓市火爆之時,有不少地產基金參與爛尾樓收購,為收購改造爛尾樓發行資管計劃。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利息後,房地產基金仍能獲得可觀的年化回報。
地段佳、價格低的爛尾項目,對融資能力強的房企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誘惑。而未來能否成功改造、盈利構成了這類項目的經營風險。
截至發稿,融創中國(http://01918.HK)報14.26港元/股,自上周開始,股價總體有所下滑,與6月14日15.4港元/股想必,跌幅為8%。但就2017年股價整體走勢情況來看,融創中國的漲幅高達140%。
推薦閱讀:
※2018年金融加速去槓桿地產流動性承壓 房企籌千億過冬
※房企融資大門打開的不是時候
※重大信號:孫宏斌宣布暫緩拿地!
※忙改名、忙打折、忙去化 房企紛紛忙「去地產化」?
※20歲恆大逆襲32歲萬科成宇宙第一房企,恆大到底憑什麼?
TAG:房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