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儒家思想淺析
第三章 儒家思想淺析
第一節 總述儒家思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大學》
從《大學》中我們可以看出儒家注重的是「修身養性」,這是根本。
儒家的核心觀念是:仁、義、禮、智、信。
那麼,現在我們的問題就來了:
儒家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儒家的世界觀、認識論,對世界的態度是什麼?
儒家對人的認識是什麼?
儒家用怎麼樣的方法來修身養性?
儒家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
這樣的人又能做什麼?
現在,我大膽的做一下嘗試:
儒家的最終目的是:天下大同;
儒家對世界的認識是:子不語怪力亂神(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語,怪力亂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儒家修身養性用的是:孔子用「仁」用「禮」,孟子用「義」「王道」,荀子用「偽」「假」,朱子「理」「格物」「規矩」王陽明「心外無物」(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氣,荀子曰:君子性非異也 善假於物也,荀子曰:性偽合,而天下治,朱子曰:格物在致知,存天理滅人性,朱子著《童蒙須知》,王陽明心學講求知行合一。)總結來就是藉助於外在的東西即修身來培養內在的東西即養性。
儒家要培養成的人是:君子
君子要做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應該會寫什麼呢?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綜上所述,儒家講入世,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義禮智信;儒家是君子之學;儒家的根本在修身養性,借外物修身以達到養性的目的。(不談政治,所以我們不涉及國家,我們只談學術。不談政治,不是因為「勿談國事」是因為本人不喜歡政治,正如林肯所說:政治家就是親手製作一個矛盾,然後再親自解決這個矛盾。有人說,政治家可以成為哲學家,而哲學家卻不可以成為政治家,就在這裡。政治家要想的事情太多,思想太過繁雜,不夠純凈,國家的事物也是,所以我們只談理論和學術。)
由於每一個大儒都有自己的一套學說和體系,而這些體系雖然相互直接有繼承,但是也有差異,所以我們接下來,分開對儒家的思想進行分析。
第二節 關於孔子的解析
孔子其人簡介
孔子生於魯國,貴族出身,所以有一個良好的初等教育。由於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也就是周禮的制定者,所以孔子是周朝的既得利益者和支持擁護者,在大亂之世,孔子希望藉助周禮來恢復整個國家的統一和百姓的安居樂業恢復大治之世。孔子年輕的時候就關注天下大事,對國家的治理等諸多問題進行思考,之後孔子做過官,等孔子小有名氣的時候,接受過衛靈公的接待;據傳孔子曾向老子學習,問禮於老聃,所以我們可以說老子和孔子是有師承關係的,孔子的思想中有老子的一些思想,(要知道,在古代的老師和現在的老師是不一樣的,「天地君親師」中地位僅次於父母親人的「師」是指有傳道受業解惑之功的老師,那些教習識文斷字,句讀的只是個教書先生,在社會上的地位甚至不讓當時的妓女和乞丐,在官面上一般是指科舉考試中的監考官或者把你引上仕途的人,漢朝袁家的四世三公為什麼對袁紹幫助那麼大,就在這裡,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韓愈的《師說》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孔子開辦了自己的私學從事教育工作,孔子曾帶著徒弟周遊列國,孔子回國後,整理文獻資料和教書育人,直到死亡。
總結孔子的一生,其實孔子就做了兩件事: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教書育人,他的人生目標是天下大同,表現為恢復周制。而我們所要關注的是他的理論體系和他的學術觀點,教書育人可以作為研究的素材。
孔子的學術觀點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的 「道」,對人的要求太高很難普及讓大家都能夠學習,這需要學習者有很高的天分、生而懂之,即天才,就像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要知道管仲可是他競爭對手的人,在他這裡是俘虜級別的人,有人說是齊桓公的知人善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齊桓公無人可用,後期管仲死的時候,與之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這一觀點,而管仲死了之後,齊桓公的悲慘遭遇,更是一種印證,還有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回來那位,更不用說更早的姜尚姜子牙了,所以那時候的賢者,都是純天然的、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通過教育形成的,而孔子要打破這一切,他要創造一種輔助的方法,能夠讓更多的人能學習道。
很顯然,孔子是能夠明白老子講的「道」的,孔子辦私學,他要讓他的學生們都能夠學習,這就需要孔子去尋找一種能夠讓他的學生學習「道」的方法,這就像現代弗洛伊德、華生他們所作的,建立自己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創造出各種能夠方便他人來操作的小的範式,如後期的沙盤、意象對話、羅夏墨跡測驗等等,於是孔子提出了習性論,藉助外在的力量由外而內來強化自身,孔子借的是: 「禮」 「仁」,所以儒家將「修身養性」定為自身的基礎是不無道理的,「修身養性」當把「性」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能夠學習「道」了,即認識世界的真理。
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曾經教育弟子們,對於鬼神要敬而遠之,君子當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為鬼神所制),用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不去談論研究那些不可知的、虛無縹緲的、形而上學的、不能被把握的東西,而鬼神,我們一般把這些看著是精神的產物,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許有人會說了,看來孔子也是挺唯物的嘛!
可是,我再來說一下心理學一位創始者對心理學研究的觀點:「主張放棄意識而改以行為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拋棄內省法而改以客觀法作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用刺激和反應的術語解釋行為。它強調科學心理學所研究者只是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主張構成行為基礎者是個體的反應,集多個反應即可知行為的整體;堅持個體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由遺傳決定的,而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被動學習的;認為經由對動物和兒童實驗研究所得到的行為的原理原則,即可推論解釋一般人的同類行為。」熟悉的朋友應該已經看出來了這是行為主義或者是早期行為主義的觀點。
同樣的是不研究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可能有可能沒有的的東西,而且以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前身是以杜威為代表的機能主義學派(杜威是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是陶行知的老師)。
華生主張研究那些外顯,能夠被測量、觀察到的行為,強調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而孔子呢?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性,指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初始狀態;習,指的是人後天養成的習性,人與環境因素作用產生的變化。在這裡「性相近」,我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大眾、官方的解釋,人在初生時人和人之間沒有多少差別或差距,如果我們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解釋的話就是一樣的,(華生說: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環境,讓我在這個環境里養育他們,我可擔保,任意選擇一個,不論他父母的才幹、傾向、愛好如何,他父母的職業及種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訓練成為任何一種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強盜。)如果我們用認知學派的觀點看的話,還是有一些差別,但影響不大;另一種是人在出生時,他的本性之中沒有任何的劃分,就像佛家的舍利子一樣不垢不凈,這時候的人沒有禮義廉恥和善惡之分,只有先天的傾向性如同一張白紙,也是道家所說的「一」或者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兩個觀點一種是從群體的觀點來看帶嬰兒,一種是從個體本身的觀點來看待嬰兒,我想是沒有對錯之分的,中國的古人在寫書時往往是能簡則簡、惜字如金,同一句話中可以蘊含多種意思,可以說中國古人寫的書就像他們所畫的畫一樣,寫的是作者的意境,只看書本身的內容是看不出什麼東西來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這個道理。而「習相遠」則相對簡單了,和現代的理論觀點相似,用行為主義的觀點就是用外部的環境不斷的刺激—反應和不斷的強化, 用認知的觀點來看就是有機體和外部環境不斷通過圖式來完成同化或順應最終達到平衡的過程,或者是外部信息在進入系統中進行加工、修改、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從前面我們對 「習」的解讀,我們可以說「習」相當於英文中的exspierence,即後天的經驗的或者是練習。那麼,我們如果還是說學習的時候要記得複習舊的知識就有些牽強了,而應該是我們在學到了知識之後要學會去運用它,去實踐,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也正式漢朝時流行遊學的原因所在。正是人們在不斷的對知識的應用、運用、理解和內化,才能使它變成自己的知識、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孔子從來沒有要求他的學生都像他一樣,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所以,才有了歷代大儒各自不同的理論體系和觀點並擴充和完善了自己,也正是儒家的這種兼容性才最終促成了三教合一成就了王陽明,使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不曾斷絕,成就了中國人的性格,這也是中國能夠不斷同化外來文化、文明和民族的原因所在,所以請不要放下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明,不要丟棄它,這是我們的根,如果哪天你丟棄了它,你就會變成那水上的浮萍隨風飄蕩,飄蕩到那未知之鄉。為什麼猶太人分布世界各地,但是仍然還有這個民族存在,而沒有變成歷史的塵埃,那是因為他們的根還在!那根是《聖經》又不是《聖經》,是猶太教,又不是猶太教,而是蘊含期內的猶太人的骨血、他們的文明、他們的文化,沒有了《聖經》他們可以根據記憶從新寫一本,沒有了猶太教,他們可以重新創立起來一個猶太教,用黑格爾和尼採的話來講那就是:這是一個民族的意志所在,意志是世界的本源,而這個世界是猶太人精神中的世界,是猶太人的世界。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教學相長(出自《學記》)
如果我們在溫習舊的知識的時候,能夠從中領悟出新的道理的時候,那麼我們就能夠給別的人當老師了。這就話的意義不在它本身,而是應該結合「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和「見賢思齊」來理解,一個人他在重新回頭看之前學過的知識的時候,他加入了他後來的經驗、實踐,並對這些經驗和實踐進行了加工,從而形成了自身的知識,這可不是「教育心理學」裡面的「遷移」,而是對生活對世界的感悟,這樣的人還不能夠為師嗎?《學記》中有教學相長的觀點也是類似,「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那孔子是用什麼方法來修身養性的呢?
一、 禮,禮儀、儀式。周朝依靠禮治國,近八百年,靠得是周禮,所以諸侯國尊王,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禮記》是和人所作已經無從考,但是《禮記》中的《學記》《樂記》《大學》等卻可以追溯到春秋時的齊國的「稷下學宮」和孔子的時代,而現在的儒家經典大部分來源也都是《禮記》。孔子認為,周禮既然能夠統治國家那麼長的時間,肯定是有道理的,只要我們把周禮恢復到從前的樣子,那麼人心就不會像現在這麼亂了,國家之間就不會有戰亂了。要知道,春秋時期,是禮樂崩壞的年代,大家既然發現不遵守之前的禮樂制度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誰有肯放棄呢。周禮說白了就是一種國家的制度、規範、要求和劃分,相當於現在一個國家的憲法,它規定的整個國家成員間的上下級關係及其相互之間應該做出的行為動作即禮儀,就像儒家提出的「天地君親師」;規定了大家聚會時座次的尊卑,等等。這就像一個狼群一樣,當狼群獵到獵物的時候,總是頭狼先吃掉最好的,然後依次排列下去直到最次的。可以說,周禮是當時人們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而孔子看重的就是這個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那光有周禮就可以了嗎?不,周禮只是憑藉、外物和方法,其實孔子還有很多的選擇,比如佛教中所說的布施,道家的無為之道,兵家的用兵之道,但是這些孔子雖然了解,但是並不精通,接觸很少的,而他接觸最多的是什麼?是周禮,魯國是周禮的故鄉在這裡周禮的文化濃厚而且保存完整,這是孔子選擇周禮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周禮是一個完備的體系,孔子幹嘛放著這麼一個完整的體系不用而去用那些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呢,而且周禮是全國性的,大家都都遵守過的即大家都知道都熟悉,就像現在人們做市場營銷都會利用自己之前的資源並且創造自己的資源一樣,就像QQ,360先是用免費擁有了龐大的客戶群,然後在此基礎上創造盈利項目,孔子也是這麼想的,周禮這個擁有全國性的體系,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我幹嘛不拿來用呢,可以說孔子是扯上了周禮這面大虎旗,還有孔子也曾做過官,知道周禮在官面上的影響力,也最了解周禮。所以,如果當時孔子恢復禮制的想法實現了,那麼我們可以想一想,全國是一個怎麼樣的景象?他的成就又會有多高?這可不是壟斷所能比擬的!我們知道中國封建王朝除了秦國用的是法家,後面的國家從漢武帝董仲舒之後都是用的儒家思想來管理國家,而這個時候的儒家稱孔子為聖人,建孔廟,孔子的後人每代都備受尊崇,也幸好孔子沒有在他的那個年代完成他的夢想,要不然,我們不敢想像他的成就會是什麼樣的。前面我們說的是禮對國家,對社會,對群體的作用,現在我們來談一下,禮對個人的作用。周禮規範了人的行為,人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有什麼樣的動作行為,人應該遵守什麼,應該有什麼樣的道德,即人的社會定位和行為準則;禮還對人的穿衣打扮、吃飯睡覺、走路動作、社會交往提出了要求,可以說禮涉及到了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規定了你是什麼人,你應該在什麼時間有什麼樣的行為。所以只要人一出生,人們就按照周禮來要求、約束、教育和培養這個人,他就會成為我們要求的那個人,就像現在工廠中,我們規定了零件的尺寸大小、形狀、質地等標準,只要按照標準化的流程來做就會生產出合格的商品一樣,但是我們又都知道,這是生產商品,我們是人,不是商品。所以,禮,只是孔子使用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千千萬,而孔子選擇的是禮而已,這就像我們想吃雞,不僅我們可以用烤的,我們還可以煎炒烹炸甚至生吃等等。所以,禮,是孔子培養人的時候使用的方法,借用的工具,而不是核心。
二、 那孔子培養人的核心,他的理念又是什麼呢?是「仁」。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就是這個道理。「仁」不僅是用來治國,也是君子對自身的理念和對自身的要求。我們知道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認識這個世界,明悟真理,而這的基礎就是要做好修身養性,固本培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支持。而孔子的這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源就是「仁」,孔子不需要去明心見性,他的學生同樣也不需要,因為在那個時代人的本性還是很純良的,當時人們的慾望很少,本性表露在外,人人都能夠看到自己的本性,不像後世人的內心被雜念所遮蔽,所以才產生了佛家明心見性,需要藉助參禪來照見本心。所以,孔子是直接拿著本性來用的,在這裡本性相當於一種資源,人內在的一種資源。那孔子拿本性來做什麼呢?我們知道本性是沒有屬性的、是無的、是開放性的,所以,孔子要對其進行染色,對其進行規劃、梳理和改造,孔子首先將人培養、生產出來的本性統一轉化為「仁」,而後再經由外部環境的作用形成人其他的理念和思想活動,這中間孔子借用周禮來加工完成這一步驟。
周禮是工廠生產的標準化和生產工具,而「本性」和「仁」則是生產資料,加工的對象。這一切,我們如果從個人來研究,可能很困難,畢竟人的心理是內隱的,不容易被察覺的,但是儒家卻有它特殊的表現形式,那就是治理國家,儒家將治理國家和做人的道理統一了起來,所以我們可以間接的從治理國家來看儒家這一過程。就像前面我們所說的我們把整個國家比作一個人,那國家的所有人就是這個人的「意志」「 本性」,而這個國家的管理者就是「意識」「自我」,一個官員在治理地方的時候,需要做什麼呢?他要對百姓進行劃分,登記造冊,之後他要去梳理他治下的百姓,這時候的百姓良莠不齊,有好有壞,人們的行為和想法也各不相同,這時候的百姓就相當於「本性」,官員要去教化他們,管理他們,農民要去種地、商人去經商,誰表現好了並且符合他的標準了給予表揚,誰表現不好了給予其懲罰,引導人們應該去做什麼和不應該去做什麼,剪除不法分子、不良因素,在這個過程中自身做到公正嚴明,在合適的時節,出台合適的政策,(這個我們在孟子中再談)從而使百姓休養生息,國富民強。那人呢?人的本性就像這些百姓一樣,開始是混沌一片,轉化的過程和外在表現是雜亂的,而自我就是要去梳理、規範、引導我們的本性,去掉和改變不好的行為傾向和行為表現,加強和引導好的行為傾向和行為表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有不同的傾向即先天的傾向,我們要將它引導到我們的行為規範中去。最終,官員得到了百姓的認可,百姓也承認了官員的管理,上下同心同德,共同發展,官員和百姓達到了統一,而人也是一樣,孔子將本性的輸出埠指定到了「仁」,見賢思齊,人的行為表現都要由仁出發,不符合「仁」的都會被剔除,而在成長的路上借用的工具就是禮,人尊禮守禮,規範自身內化本性。
孔子「韋編三絕」「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方面,是人對自己的不斷地在做心理暗示,我要遵從;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去揣摩其中的意境,畢竟作者所要表達的不一定就是你所領會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孔子的讀書,不是只是讓我們去背,去念,而是要去領悟,書是死的,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記住書中的內容,我們為什麼不把書儲藏起來,用的時候去翻看呢?我們非要把自己變成一本活字典嗎?趙普「半部論語」闖天下,難道他不知道全部儒家經典的重要性嗎?要知道,人是活的,我們有思想、有認識、有七情六慾,我們是活生生的,不是機器,所以我們在看書的時候是要去領會作者的意境,而這個過程中人是主動的,並且是加入自身生活經歷、經驗的,形成的是自己的知識,這才是孔子讀書所要人們做到的。
儒家講求修身養性,即人的本性是可以培養的、可以增強和增加的。而本性又是本源的,初始的,根本性的,基礎的,相當於人的動力系統。那麼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比喻:把人的本性比作人體的造血幹細胞。我們知道造血幹細胞是最接近胚胎細胞的一種細胞,是人體細胞的預備役,承擔著造血和其他細胞更換的重任,白血病就是造血幹細胞出了問題引起的。但是,有一天有人突然告訴你他有增強和增加你的造血幹細胞的方法,甚至是能還原胚胎細胞的一些功能,能夠替換掉身體中那些不能被替換的細胞,做到斷肢重生和青春永駐長生不老的方法,你會是怎麼樣的感受呢?我們的科技正在發展克隆技術,但是那是外在的,而他的方法是通過特殊的方法激發自身產生的。我們會認為他瘋了!但是如果我們把它引入到人的精神神病、神經症和心理問題上呢?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癔症、強迫症、恐懼症、焦慮症、心境障礙、抑鬱症、身心疾病和網癮,這些心理疾病我們把它們看成是類似白血病之類的疾病的話,也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意志發生了病變,這種病變可能是類似癌細胞一樣的病變、也可能是類似造血幹細胞凋亡和受阻、也可能是分配不均、也可能是惡性增值、也可能是受外界影響的分化和崩壞、也有可能是透支等等。我們再次放大,如果將人格比作國家,本性、意志就是這個國家的臣民,自我、意識就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和管理者,那麼這個國家出現混亂是因為什麼呢?我們可以拿明崇禎皇帝舉例,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一個有能力的,但是卻最終以身殉國,為什麼?一是,天災,二是,人禍,三是,外敵。天災和外敵我們可以看作是外界刺激等因素,而人禍則是政府的不當措施和野心家的上位,民心思變,政府已經失去統治權或者無力統籌全國了,俗話說的好,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就是這個道理。而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三國那些分裂中的時代可以看成是人格的分裂,國家的崩潰可以看成是精神的崩潰,而網癮則是國家管理不善,社會風氣不正或者是流行怪力亂神、崇佛信道、或者是晚清時期的鴉片盛行,君主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臣子的支持,或者是親小人而遠君子等等。如果再講我們的行為比作國家的軍隊呢?三國時候有三個國家的軍隊,人格分裂每個人格有各自的行為。這些都是自我已經無力統御自身的表現,那麼儒家對待這紛紛亂亂的事情有沒有解決的方案呢?當然有,中國幾千年的經驗治理擺在那裡,只需要我們去發現。
所以,佛家是借用眾生的力量來完善自己,而儒家則是把國家看作自身,不僅是用治理的經驗完善自身尋找素材還要加強自身,富國強兵。
解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日;『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當初,我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教材中給出的解釋就很奇怪,曾皙的回答更接近與道家的思想,和孔子儒家君子之學的思想並不相同,可是,孔子卻說:「吾與點也」。隨著對儒家文化的了解和對孔子背景的解析,我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猜測。現在,有兩種觀點,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曾皙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大家一起出來玩,嗨一下。但這又代表什麼呢?我們再來看孔子的問題是什麼?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日;『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孔子問說:你們平日里總是說沒有人了解你們,如果有人了解你們的才能,你們會怎麼做呢?其他三位的回答都是藉助這個人的勢力來發揮自己的才能,但是大家不要忘記孔子的主張,孔子主張以禮治國,講究君子之學,有人了解了你,你就粑粑的依附上去替人家去賣命去嗎?要知道孔子說過:君子群而不黨,後世的朝廷當中結黨營私、黨派林立紛爭內鬥不止,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本身是有才華,而他也欣賞你的才華,難道這就是你藉助他上位的理由嗎?你這屬不屬於走後門,你藉助了他的力量,政治站隊的時候你就被貼上了他的標籤,這不是君子應該做的。孔子注重禮對國家的作用,大家都有遵守這個規定,不能違犯,你有才華可以通過正規的途徑來獲得,幹嘛去走關係呢。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既然這個人了解你,那麼他就是你的知己好友,好朋友應該做什麼那麼你們就應該做什麼。還有一點,他了解你,那你了解他嗎?就算你打算投靠他,是不是對他的品行也要做一下考察呢?那又怎麼考察呢?當然是在日常的交流中,觀察他的行為,了解他的為人處世,分析他的品行了,如果這個人的品行不好,你盲目的投靠了他,到時候別人家把你賣了,你還幫人家數錢呢。再有,人家推薦了你,你也得到了重用,你就把人家一腳踢開嗎?現在,還只是假設,你們在回答的時候就忽略了人家的存在,那要成了事實,你得把人家踢多遠呢?這功利心也太重了吧!你這樣急功近利,你爸媽知道嗎?所以,其實大家都被子路的輕率回答誤導了,當然也是公西華他們想法不單純,所以最後孔子諷刺了他們,你們要是只是做這樣的小官誰又能做這樣的大官呢?總結起來就是,孔子認為,朋友是朋友,公是公私是私,君子要做的公私分明。而且孔子最開始問的也不一定就是子路他們回答的那個問題,要知道子路開車是從來不看道的跑偏了的,後來子路的結果也可以證明這貨就是個坑。
還有一種解釋就比較腹黑、充滿控制論和陰謀論了,當然說好聽點的話就是智慧和會使用技巧。孫子在兵法中說道:制人而不制於人。就是說要把握好主動權,那個人了解我的才能,我也想得到他的重用,但是如果我就這樣貼上去求人家辦事兒,效果肯定不很好,雖然也能求得官職,但是卻不可能得到重用,因為這中間我是被動的,他佔據主動權,正所謂奇貨可居,我得讓他主動提出請我做官,這樣我佔據主動的,他是被動的,到時候就是他求我做官,而不是我求他了,這樣他也會倍加珍惜我得存在,我也會受到重用。但是如果我們長久不聯繫,他忘了我怎麼辦?有辦法,我三天兩頭的約他出來,大家談天說地,讓他了解我得才學,時刻提醒他有我這麼個大賢在這待業呢!你缺少人才是吧?來求我啊!賤賤的有木有。正如現在的市場營銷中的飢餓營銷一樣,還有就是《西遊記》中明明是佛法東傳但是卻活生生的變成了西天取經,還有唐朝時候那些為了得到朝廷的重視假借歸隱在終南山隱居的士大夫們,他們創造的成語「終南捷徑」到現在人們還在用呢!
這兩種解釋,不管哪一種,其實都代表著儒家修身養性的精神境界,所以,孔子說:君子慎獨!
第三節 解析孟子
孟子生活的年代已經是戰國時代了,沒有了周這個朝代,天下也是最混亂的年代,同時也是人們社會意識形態最混亂的時候,孔子的禮制已經不能夠起到約束的作用了,但是儒家要發展,那隻能去適應這個社會,於是儒家的人們開始思考這個社會、研究這個社會,究竟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使社會安定和諧,百姓安居樂業,同時也在思考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教育下一代來讓人們能夠去領悟「道」呢,顯然孔子的禮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沒有周朝這個牌子立在那裡,已經失去了他應有的作用。孟子選擇了王道、選擇了「仁」「義」,那什麼是王道呢?
王道是相對於霸道來說的,因為戰國之前大家剛剛經歷了五霸的統治,所以各國統治者都對霸道非常了解,也明白了它的缺點,所以各國開明的統治者都希望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來統治國家擴張領土,於是孟子的王道應運而生,孟子重視民生提出民貴君輕,指出古代時候的三皇五帝都是人們推舉出來的,代表著人們的利益,是為人們服務的,王是頭領,帶領大家的王,所以王要去關心他的百姓,為他的百姓著想,去獲得百姓們對他的認可,而不是去強制百姓們去做這做那的,王要順應四時的變化,按照自然的規律治理國家,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這也是後世各個朝代都沿用的一種理論,與西方的君權神授不同的。
王是要施仁政,要聽取大家的意見,要尊重他人,這樣你的百姓臣民才會在你需要他們的時候幫助你,所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前面是講的孟子的治國理念,我們再來看一看做人: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人怎樣會有大的成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要有足夠的經歷、經驗,孟子在這裡借用了「天」,天將大任落在了某人的頭上,舉得例子也是戰國之前的,這些成功人士都是在百家興盛、儒家之前的人,他們可以說就是天生的、自然形成的天才們、賢者們。孔子發現了之前教育的缺陷,所以他希望尋找到一種手段、方法藉助這些外力來教育人,他借用了禮來教育人,創建了儒家,但是孔子沒有去仔細追加這些賢者是怎麼成材的,而孟子做出了嘗試,開始尋找具體的原因。這就像跳高一樣,孔子知道藉助撐桿之類的工具跳過去,但是不知道撐桿能幫人跳高的原理,也不知道什麼影響著撐桿跳的高度和方向,而孟子則開始研究這些問題了,他先是研究先賢們的過往經歷和處事方式,最終得出了結論。後來更是提出了做人的行為準則: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只是這還只是寬泛的只是指出了方向,提出了人應該具有怎麼樣的品格,這仍然還是一個結果一個目的,究竟應該怎麼培養出一個這樣的人呢?這也給後來人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這我們同樣可以拿來比作做人,做人要懂天時、明地理和知進退。
所以,孟子是對孔子的進一步補充和改進,並且努力的方向也發生了變化,提出了「吾善養浩然之氣」,這「浩然之氣」對個人我們可以理解為本性、意志所要轉化的成的東西,即教育者要培養受教育者應有的東西,對於國家來講就是百姓們的生活和發展壯大。這裡孟子提出他是「善養」,所以,孟子是「會養」知道怎麼「養」,但是對具體應該怎麼來「養」卻沒有研究清楚,而這就是荀子和之後的人們做的了。
後世,人們常稱儒生養的都是浩然之氣就是從這裡來的,據說這種浩然之氣令群鬼避易、妖邪莫侵,用現在人的解釋就是,人的注意力集中,不受外物所擾能專心致志的做事,而且意志堅定,不易動搖。如果我們現在學校能培養有這樣基礎素質的人來,那麼我們還用擔心他會有心理問題嗎?這樣的人不是心理健康的人嗎?
我們現在常聽有些人這樣說,「中國人就是沒素質」,怎麼怎麼的!難道他們忘了他們也是中國人了嗎?就知道說這說那的!難道不想一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嗎?還「中國人就是素質低」就以這種人的這種態度,他們的素質也高不到哪裡去,一個忘了自己國家的人,誰還敢要他們,去日本當漢奸嗎?對不起,現在日本人還自顧不暇呢!現在我來為大家解析一下其中的一些緣由。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古代的中國人是什麼樣的,我們不說遠的就說清朝,哪怕到了清晚期,中國仍然是西方人眼中的天朝上國,中國出去的留學生,那個不是在被提取的時候外國人豎起大拇哥,當時的中國人稱西方為「夷」並被其接受,甚至是被賣到美洲修鐵路的華人也是最受歡迎的,中國還是頂著文明古國的帽子呢!再到民國,想想魯迅、想想胡適、想想徐志摩,他們可是留學日、美、英的代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曾經有過多少次的輝煌、威震四方,古代的時候中國人去他國,每次不是被最高的禮儀接待,多少的人想到中國來,成為天朝人!想想《馬可波羅行記》、想想張騫、想想馬援,有時候中國就派出一個人就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歐洲人就是為了和中國聯繫上,才開啟的大航海!再者,中國的統治者以儒家的思想統治中國人的思想,儒家非常注重禮儀,現在的人們經常批評朱熹說朱熹是封建禮教的來源,但是朱熹就是給人們制定了具體的一些禮儀和行為規範啊!現在人們又說中國人不懂禮儀,沒素質了!那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被說是沒素質的呢?據我所知至少是改革開放之後了,而且還要等到香港和澳門回歸之後了,在非典之前,當然我們這裡指的是開始的時間。我們不談政治上的一些問題,那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時期呢?蘇聯解體了,東歐劇變了,文化大革命也結束了,中國經濟開始發展了,我們開始向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和德國學習各種的東西,開始接觸到了除蘇聯以外的思想、知識和文化,這個時候也是本國文化最脆弱的時候,文化大革命就是對知識分子的嘛,於是外來文化開始衝擊本土文化,而我們的本土文化呢?在之前和蘇聯文化相交的時候就已經被傷到了根本,現在又要去面對更多的挑戰了,最終的結果就是人們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而且表現出混亂的跡象,再後來那一批先富起來的人開始引領中國的潮流,但是這批人都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不做討論,但是他們卻暴發戶特性十足,這樣的一群人主持中國的文化潮流,不跑偏都是怪事咧!當這些人把腿上的泥點子洗的差不多的時候,後來的人覺得應該向他們學習,於是新的一輪又開始了,直到最後,意識形態徹底亂作一團。而這就像春秋戰國的那個時期,當周朝失去了它的統治能力,各個諸侯們開始爭相搶奪地盤,相互攻伐,人們的意識形態也隨著戰爭不斷發生變化,舊的統治體系、舊的思想體系在瓦解,誰都想著爭取更大的利益,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終於最後有人翻臉了,把桌子砸了,廢了周天子,於是更混亂的時候來臨了,誰也不服輸,戰國七雄各領風騷,只是那時候的中國只有一個外敵-匈奴,多對一,而現在是多對二,這另一個就是之前的全面學蘇。這是一場更加沒有硝煙的戰爭。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中國人被幾千年的封建禮教壓的太慘了,猛然被從中解放出來,就像一個小孩子小時候,家長管的非常非常嚴格甚至嚴厲,當有一天家長突然不管他了之後,他也會有很多出格的表現,他也會迷茫。所以,如果把國人的表現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他現在就是很迷茫的狀態,失去了方向,意識混亂。
第四節 關於荀子
荀子是戰國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他的學說融合了當時的各個學派的思想希望藉此尋找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道理即「道」。荀子雖然是儒家但是他的徒弟卻是法家即韓非子和李斯,而李斯主持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當然這中間的故事咱們稍後再說。
孟子提出了:「吾善養浩然之氣」,雖然孟子查閱了歷史尋找了很多的資料,但是對怎麼來「養」即教育、培育卻並不是很了解,無法總結出其中的規律來。但是荀子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所以荀子在教育方面有充分的經驗,於是也就有了《勸學》中對教育規律的闡述,那荀子對教育又是什麼樣的觀點呢?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我們常說青出於藍,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這一句其實就代表了儒家的一種思想觀念和發展方向,即儒家的君子們是不斷前進不斷進步,一代更比一代強的;孔子創立了儒家給儒家樹立了一個目標,一個標準,孟子則在繼續填充這個目標,探索達到目標的方法和規律,而荀子顯然找到了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和規律,在下面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先是通過「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樣的比喻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君子們學習、接觸的東西很多,但是每時每刻都在去理解去領悟他們每天接觸的、學到的知識,明確了自己發展的方向思維通達,朝著那個方向努力就不會有什麼過失或者障礙。這句話更像是明志的話語,是對自身意志的磨礪和歷練。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這句話更像是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詮釋,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這和現在中國國內流傳的美式教育何其相似。當然這句話也有《學記》的影子,可以說荀子的《勸學》是對《學記》的一種闡述。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即我們的學習需要藉助於外物,而這個外物是什麼呢?下面荀子再次舉例一些例子但是卻仍然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可以操作的方法來,只是做出了一些類比,即荀子還沒有找到具體的教學方法,只是知道了我們可以藉助外在的一些事物、行為、規矩等等一切可以影響我們身心的事物。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這句話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厚積薄發」,注重學習的一個積累的過程,由量變引起質變。
《勸學》中荀子雖然沒有設計出具體的教育操作方法但是他卻提出了一些教育暢想,為儒家今後的發展規划了一個藍圖,指明了發展的方向,這是荀子在那個時代為儒家的發展做出的貢獻,儒家的各個學子們也在之後不斷的做出各種各樣的嘗試,直到朱子的時代發展到了頂點和極致,也是從那個時候儒家的思想開始儒家徹底開始走向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再之後的大儒們也只能對前輩們的一些思想進行闡述而不是發展了。明清時代的八股取仕,現在很多人都對「八股文」排斥,認為是貶義的,再加上後期的《范進中舉》《孔乙己》這樣的文章的渲染,讓人們認為儒學是腐朽的、是和封建社會一體的。然而,我卻覺得是朱子的光芒太過耀眼了,遮蔽了世人的眼睛,給世人的印象是不可超越的高峰,從而讓大家忘記了儒家真正的追求。只要大家靜下心來追本溯源就會發現,朱子只是在一條道路上發展到了頂峰,我們還可以開拓更多其他的道路,但是,當時的人們不會去選因為他們有現成的路走,沒有必要選擇別的路,太累還可能沒有結果;社會也不會給那些尋找新道路的人的機會,他們會被當做異類,三人成虎,這樣的人最終只會沒落,歷史上也不會有他們的足跡,有也相當於沒有;所以漸漸地人們就忘卻了最終的目標,只知道要向前趕路卻不知道要到哪裡,也造成了《范進中舉》《孔乙己》這樣的悲劇;後世人們的心思沒有前人們的那麼單純了,充滿了塵埃,無法照見本性,早已忘記了看書、讀書、學習應該怎樣來看、讀、學,只是為了看而看,為讀而讀,為學而學。而等到了王陽明的時候,三教合流已經分不清那些是道家那些是佛家那些是儒家了,王陽明也藉助儒釋道三教的思想的融合發展出來自己的一套理論,但是我們知道沒有超越,仍然在朱子的陰影之下,他的思想更像是三種思想的糅合,雜而不純。
人們把孟子的學說說成性善論,把荀子的學說說成是性惡論,並作比較。其實,荀子的學說本身就是對孟子學說的一種繼承和發展,性善於不善,用佛家的說法就是「我執」,《壇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人們總是說善與惡,那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惡呢?誰能回答出來呢?我想從古至今沒有人能給一個明確的標準。原因是善與惡本來就是人自身的一個判斷標準,是人類自身創造出來劃定概念的詞語,既如佛家說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樣,本身就沒有固定的概念。
前面我們說了教育,現在我們說一說心理。其實,教育和心理有很多東西都是相同,尤其是教育心理學,但是我們這裡說的是理論,所以不談了教育心理學。從上面的內容看,如果我們拿認知心理學來和其做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中間有很多相同之處,而行為主義更像是法家的思想了。認知心理學是一個很注重經驗的學派,在信息加工中有獨到的見解,而皮亞傑的圖式更是經驗的建構,只是大家對經驗具體如何影響人的心理活動,外界的信息、知識、客體怎麼變成個體主觀的記憶、經驗、知識和心理結構,這些東西的觀點不同而已。而荀子同樣重視經驗,即「君子善假於物也」中的「物」,積土成山,積累的不就是經驗嗎?「省乎」省的不就是經驗嗎?(這裡的經驗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經驗而是哲學中、心理學中說所的經驗)
荀子善於藉助外物即「假於物」,而皮亞傑的圖式本身就是經驗組成的一個單位,皮亞傑提出人的心理活動來源於動作,而信息加工理論則是在信息加工的過程中會有記憶等經驗參與加工過程,荀子提出「性偽合」即注重後天的經驗對人的影響,但是又不否認人的先天存在,所以荀子如果出生在二戰之前那他的理論肯定被歸於格式塔學派,而格式塔恰恰是認知的前身。
第五節 漢唐時期的發展
漢唐時期是儒家發展的階段,也是最具活力、最具變化的時代。漢唐兩個朝代也代表著中國最強大的時代。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正式開始成為中華文化的主導,儒家有官方的支持,得以在士族中開始傳播開來。
漢朝的時候官員入仕用的是察舉制,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這時候對人才的考核還是放在做人做事上面,沒有明確的規定考核的具體內容和形式,非常的靈活多變,考核人通過對被考核人進行觀察、訪問和評估得出結論,這中間含有很多的主觀因素,而且每個人和每個人的考核標準也不統一,一般都是由當時的大儒和行政長官來擔當考核者。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儒家在具體應該怎麼培養人方面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只是比荀子稍微進步了一些。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儒家迎來了一次大的發展,這主要歸功於兩個人:許邵和曹操。
許邵是當時的大儒,曹操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語就是處於其手。許邵在相人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的《人物誌》對怎麼觀察、評測一個人做出了詳細和系統的闡述,其中提出的「九征」對現代人才測評具有深遠的意義。
曹操,同樣是一個善於觀察人、相人的專家,在那個三國亂世中,曹操能夠脫穎而出,靠的就是曹操的看人級准,不拘一格的選才。曹魏時期誕生了九品中正制,對選拔人才有了一個基礎的依據和統一標準,同時也對要塑造成什麼樣的人有了一個基礎的依據和統一標準,人們對應該學什麼,怎麼學,學習的目的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但仍然還很模糊,這個時期衍生出了陶淵明、王羲之、阮籍等不同價值觀的代表人物,這個時期人們的價值觀是相對混亂的,變革帶來的就是意識形態的轉變,人們的價值觀會產生衝突,再加上這期間戰亂不斷朝代更迭,人們無法靜下心來去研究學問,能靜下心來的又都隱居不出。
等到了隋朝的時候,這一過渡終於完成,蛻變出的科舉制誕生。這也代表著中國在考核制度上終於有了一個統一、明確的標準。這也標誌著儒家終於確立了其具體的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當然這只是初期,還有待完善。
盛唐時代的來臨也標準著儒家文化的繁榮與進步。這個時期的人們還是在積極的去探索、去開創,所以唐朝是萬邦來朝,是世界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由於科舉制才剛剛誕生,所以在很多方面還有待完善,同時也代表著在某些方面的靈活與多變。這個時期的唐朝就像是一個已經形成完整流水線的工廠,可以流暢的生產出產品來了,即知道了怎麼培養人,應該怎麼培養人,培養人的目的,要培養怎麼樣的人。儒家在理論上、方法上和實踐上都得到了完善和發展。
這時候的唐朝人是驕傲的,自信的,他們是引領時代潮流的人。在人們的思想陷入低谷的時候,韓愈的《師說》給了人們一劑強心劑,再次從本源上糾正了當時的偏離: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第六節 朱熹和後續
唐的時候儒家的思想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唐朝人是開放的,儒家思想也是開放的,但是儒家卻還沒有發展到頂峰,仍然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或者說是可以填補,即仍然有人不知道或者不會怎麼學,學什麼,目的是什麼。於是,朱熹的理學誕生了,這也標誌著儒家的思想發展到了頂峰,所以朱熹進入了太廟。
《童蒙須知》,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朱熹從日常的穿衣打扮、言行儀態做出了具體的要求,這也正印證了《大學》中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創造出了具體的怎麼樣培養一個人方法,而且具體到了衣食住行,將他的儒家思想發展到了極致。這也是後世人們討厭程朱理學的原因,就像一個工廠對員工的言行都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標準,禁止大聲說話、禁止大步走路、禁止奔跑,進廠要洗手、要這個要那個等等,對產品要求誤差不得超過一個細微的數據,人們成為了流水線上的機器一樣。
這是朱熹的理學,他為人們提供了具體的學習方法、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目的。當然任何理論都是沒有對錯的,有對錯的永遠是人,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人們一直都在不斷前行趕路,有時候卻忘了我們前進的目的是什麼,現在的人們掌握了這套成熟的理論,但是卻忘了或者忽略了朱熹創造出這套理論的目的是什麼?於是,有些人可是了投機,開始了他們的速成之旅,同時看到這些人成功的人們也紛紛效仿,三人成虎,就像《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速成《九陰真經》,揠苗助長,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人們博聞強記、死記硬背經典就能獲得成功,引用前人話語來駁倒他人就算成功,玩弄語言文字遊戲混淆視聽就能成功,人們也就漸漸地忘記了作者的初衷。
什麼是儒?什麼是大儒?其實在我看來和佛家的佛類似都是大徹大悟懂得天地至理的人。
佛家講究超然於世,所以佛家要明心見性,世人多本性被蒙昧,所以人需要明心見性。而儒家講究入世,修身即可養性,重在「養」字,儒家要將本性養成或者培養成什麼。這就像鑄劍一樣,儒家是要把你鑄就成什麼,而鑄就的方法就是學習方法和方式。
十年磨一劍, 霜刃未曾試。今日把似君, 誰為不平事
等到了明清時期,由於朱熹的體系已經相當成熟和完善了,人們只能在細節上做文章,於是就有了「八股取仕」。人們不是沒想過另起爐灶,但是這樣做費力不討好,危險,有現成的能用為什麼不用,人都是有惰性的嘛。當然,這中間肯定也有做出嘗試的,當人們發現他們已經無法走出朱熹體系的怪圈的時候,人們開始嘗試其他的方法藉助外力來打破僵局。王陽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三教合流在明清時期已經是大趨勢了,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響,所以王陽明想要藉助儒釋道三家的理論做出突破,雖然他的言論「陽明心學」,得到了後世的認可,但是我個人認為他仍然沒有打破朱熹體系的籠罩,但他卻是在嘗試方面做的最成功的一個人,包括後世的人們。
陽明心學,以佛家思想為基、儒家思想為形、道家思想為意,精氣神合一,最終形成知行合一的理論核心。
這更像是一種拼湊,就像是現在的人們搞的那些「套裝」「組合」之類的一樣,將橡皮和鉛筆連到一塊兒,就是創新嗎?打折促銷、買一送一就是創新嗎?不,這只是在鑽人們思想的空子而已。
第七節 總述
儒家的思想是什麼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學》開篇就提了出來,以修身養性為本,下學正心、誠意和格物致知,上求齊家、治國、平天下和明明德於天下。明明德於天下我們可以理解為教化、教育或者是明澈天地至理。
而中間所要藉助的外力依照現實情況而定,朱熹選擇了適合封建社會的程朱理學,那我們這個時代呢?
推薦閱讀:
※讀書|人的知覺能力是先天就有的嗎?
※自控力很差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要如何克服?
※為什麼有些人會有社交恐懼症?
※曾經是「念念不忘」,得到後就成了「不過如此」| 你有沒有一件「未竟之事」?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