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朗讀之道——朗讀的意義

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正在熱播,觀眾對此表現出極大熱情。

但這個節目主要是成年人在讀,讀的大部分是情感豐富、細膩的散文詩歌,並且觀眾只是看和聽,未能參與其中。

朗讀只限於成年人嗎?如果說到「書聲朗朗」,你會想到一個閱歷豐富的大人,還是天真質樸的少年?

朗讀,直白地說,就是爽朗地讀。

為什麼要提「少年朗讀」?

正如電影有兒童電影那樣,朗讀不是成年人的專利。

成年朗讀有成年人的閱歷風采,少年朗讀有少年的素樸天籟。

朗讀不是閱讀、讀書的附庸,

朗讀的關鍵在於「朗」字,

少年讀得爽朗如晴空萬里,

胸懷與自信就能開闊、洋溢。

既然要胸懷開闊、自信洋溢,

朗讀的材料就很重要。

讓少年讀徐志摩情詩?還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少年朗讀的目的不同,材料不同,方法也不同。

有一點重要的是,

少年朗讀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參與,

能夠成為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樑,

是家庭教育的有趣、有效的文藝形式。

第一篇 少年朗讀的意義

傳統經典《毛詩序》當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可見,朗讀,正是我們文化中「嗟嘆」、「詠歌」心志的一種表達形式。

《莊子?齊物論》又說:「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老子》說呢:「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我想,少年、赤子之志,也足以令我們成年人敬佩和讚賞——

成年「朗讀者」,以音色、閱歷、情感、氣質再加上顏值而動人。然而,如果就聲音來說,世間能稱之為「天籟」的,除了天地的寂靜之聲,就要數是嬰童、少年的稚子之音了。少年沒有閱歷,卻以簡潔勝之;少年缺乏情感,卻以率真勝之;少年也無所謂美顏,卻以自然勝之。如果由少年來朗讀,既不能講閱歷、情感,又無所謂氣質、顏值,那麼它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講的少年朗讀,和「講故事」又有不同,我經常觀察到:少年的朗讀,或者失於平白無趣、或者失於刻意激昂。有感於此,我想梳理一下少年朗讀的相關問題很有必要。

以下分四個方面來說:

第一,少年朗讀,可以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架設橋樑。

很多朋友可能看過一部法國電影,叫《放牛班的春天》。電影里的音樂老師用合唱的形式,讓一群所謂的「問題少年」恢復了自信與樂觀。朗讀與合唱可以說異曲同工。

合唱,更強調音樂性,注重多聲部間旋律的和諧;而朗讀,可以更簡明地抒發志氣,因為沒有音樂的加入,所以,也更忠實於人聲的純粹表達,而這種表達,是直通心靈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成年的朗讀,用技巧和感情,而少年的朗讀只須要順應質樸的童心。父母的指導和陪伴,可以讓教、學相長,使得在一起朗讀的時間裡發現和體會到育兒、教子的真諦。

朗讀是陪孩子打開心扉,爽朗、明亮地發出氣息和心聲。從這個角度來看,父母是孩子的夥伴和知音。

第二,少年朗讀,可以以聲養氣、以文正心,達成爽朗、平衡之趣。

什麼是「以聲養氣」?朗讀的意義,不僅僅為了學知識而已。它和琴棋書畫甚至傳統武術一樣,是氣的運用。在開始朗讀之先,先要有神態,然後中氣順暢,才能夠吞吐自然——神完而氣足。就像《黃帝內經》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通過朗讀,體會氣息和聲音的協調、平衡,對少年的身心發展有潛移默化、積極的暗示作用。

什麼是「以文正心」?晚晴的曾國藩認為:「行氣為文章第一義」。像岳飛的《滿江紅》詞與駱賓王的《詠鵝》詩,對少年來說,看起來朗讀的難易程度不同,其實是文氣有別。傳誦千古的篇章,都是胸懷的抒發,少年朗讀名篇,可以培植心中的自信、勇氣和靜氣。但是這種培植不是刻意的灌輸,少年是在無形中自然發聲、欣賞自己,因而獲得了專註、恬靜、自信、快樂、也更不失活力。

朗讀、朗讀,尤其是少年的朗讀,要讀得爽朗如晴空萬里,讓孩子用自己的聲音從內而外地吞吐正能量的氣息,培育了正氣,少年的身心就更趨向平衡。從這一層來說,少年朗讀有「心理學」意義,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是超越心理學的。以朗讀正心,父母無須刻意灌輸知識和教育,讓少年在平衡的朗讀中自我完善,更符合於「不言之教」、「無為之益」等中國經典思想。

第三,少年朗讀,可以玩味經典、知書明理。

名篇如名勝,可以增廣少年的見識。然而天下的名勝未必可以每一處都去遊覽和品味,明其道、從其德,所謂「一葉知秋」,掌握其規律,或許才能不迷路於書山。

很多朋友提倡少年閱讀,也許更多關注閱讀量,而忽視孩子們能消化多少?我們成年人都在提倡「慢生活」、「閑讀書」,或許反而 在催促或者鼓舞少年們做「快閱讀」、「快學習」。好比遊覽名勝,太快了,會流於觀光留念的形式,也就少有山水之間的興緻和恬愉之樂了。而朗讀,更多地關注到人和他的心聲——那就是:少年的「天籟之音」。

第四,因朗讀而通文法,並且把讀到的篇章里的正能量和道理,化用到生活之中。

少年朗讀應「讀」和「用」相結合,避免「看過了就忘」。當然,這需要父母、家長的指導和輔助。

另外,朗讀對作文有益。章法、音律,歷來都是中國詩文的審美要素。成年人以為「人生如戲」,這戲文就是「文」。天地、人間,或許也是一篇「大文章」。而少年朗讀詩文篇章,熟讀、玩味之後,下筆、張口都可以有神。

更多探討,歡迎來微信公眾號:育龍書房

推薦閱讀:

一方面想讓孩子「自然成長」,一方面又很怕孩子放任自己,考不上好的大學,如何解決這個矛盾?
孩子為什麼不孝順的7個原因,字字戳心!現在轉變還來得及!
小時候被父母打,當時怎麼想,長大了怎麼想?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