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勇武?雅典懦弱?
記得幾年前還在上學的時候,當時的一部大片《斯巴達300勇士》確實在那年火了一把。雖然當時是個中學生窮的厲害,還是被朋友慫恿的去看看他眼中崇拜的不得了的斯巴達鐵血真漢子們。
電影本身的內容當時看起來確實很是熱血沸騰,但日後能想起除了那群半裸著身子的斯巴達猛男貌似也就是那個活脫一個番僧打扮的波斯皇帝薛西斯了。
當然電影不能當紀錄片來看,如果當真的去看會發現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了。比如薛西斯的番僧打扮估計在烈日炎炎的波斯高原一天都撐不住,而斯巴達引以為傲的重甲步兵就是靠著一身重甲對抗波斯以投射部隊為主的軍隊的,全都半裸的話,300勇士早變刺蝟了。
不過對於青年時期的我們來說還是給了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一個認知:斯巴達人雖然野蠻但卻勇猛愛國不畏強權,雅典人雖然更加文明但卻懦弱無能,那之後不知道多少年中朋友提到雅典還簡稱為其娘炮,也是有意思。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2
既然說到雅典和斯巴達那不能不提以雙方為主要領導核心的希波戰爭。
希波戰爭主要是三場大戰:馬拉松戰役、溫泉關戰役、薩拉米斯海戰。
三場戰役按知名度而言溫泉關戰役首當其衝,這也多虧了很多電影以及小說遊戲等的普及。我還記得當時很多人把溫泉關戰役當成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三百斯巴達勇士鎮守溫泉關抵擋住薛西斯的三十萬大軍,可這真的是事實嗎?
這當然不可能是事實,這裡有幾個錯誤一定要指出。首先就是人數上的差距並沒有這麼大,這裡一定要指出當時在溫泉關駐守的並不只有列奧尼達這300斯巴達士兵還有鐵該亞和曼提尼亞人一千名,雙方各佔一半;從阿卡迪亞的歐爾科美諾斯來一百二十人,從阿卡迪亞其餘地方來一千人;除去這些阿卡迪亞人之外,從科林斯來四百人,從普列歐斯來二百人,從邁錫尼來八十人。以上都是從伯羅奔尼撒來的人。從彼奧提亞來的則是鐵司佩亞人七百名,忒拜人四百名,再加上在這些人之外,又召來了歐普斯的羅科里斯人的全軍和一千名福基斯人。簡單說希臘聯軍的軍隊應該是300斯巴達士兵+5100希臘聯軍,而且這還不是所有的戰鬥力,因為當時希臘還是奴隸制度,而希臘軍隊大部分都是重步兵,每一個的士兵裝備都非常精良。
而當時士兵的裝備都是由自己去準備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那年代不是希臘有錢人你都沒錢買裝備上戰場。所以大量的士兵本身就是貴族和奴隸主,所以主人如果上戰場拚命去了奴隸能不去嗎?所以當時希臘聯軍的人數應該是:300斯巴達士兵+5100希臘聯軍+N*(至少大於一)5400的奴隸兵+一些輔助的兵種和後勤部隊。這麼計算的話至少在1萬人以上。而波斯那邊30萬軍隊里有多少是士兵有多少是後勤部隊這就沒法算了。也就是說雙方實力差距雖然大可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而且溫泉關屬於易守難攻 不利於大部隊展開。而波斯人的戰術是以輕裝投射步兵為主,只能很無奈的用添油戰術硬撼重裝的斯巴達步兵。
如果真像電影中那麼半裸,你相信我列奧尼達一天就能成這樣的刺蝟。
其次,溫泉關戰役說到底還是一場敗仗,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也會有人認為能用小兵力大量殺傷對方有生力量也是功績,可波斯真的傷亡很重嗎?
波斯當時30萬大軍確實拿溫泉關沒什麼辦法,而且傷亡也確實數倍於希臘聯軍(史書也沒記錄具體傷亡,不過能把30萬的波斯軍隊寫成300萬,即使說了也不好真信)不過波斯當時的軍隊傷亡應該並不大按後世計算最多7000人。
戰爭的大規模傷亡一般只會因為這麼幾個原因而出現:軍隊潰敗被追擊、糧食短缺和瘟疫橫行、大量的被俘後被有組織的屠殺,重武器的使用、曠日許久的拉鋸戰和自然災害。可你會發現溫泉關這幾個原因都不可能發生。
首先,作為勝利方波斯不可能有大量的潰敗和被俘,而希臘聯軍防守方的位置和其重甲步兵機動力的欠缺也不可能有追擊的能力(你見過烏龜追上兔子的嗎)。
至於糧食短缺和瘟疫也不可能發生。無論是波斯在拿下溫泉關的繼續進軍還是後期的平安撤退都證明波斯的補給應該沒有問題,如果出了問題波斯就是袁紹而希臘就是官渡之戰的曹操了,希臘一定會追殺而不是放波斯安全撤退。
而因為年代以及科技的問題,希臘也不可能有什麼大規模殺傷的重武器,史書也並未記載什麼自然災害(有自然災害不可能不說的,想想忽必烈攻日本時的神風日本吹了多少年)。
最後其實被人們經常大書特書的溫泉關戰役從開始到結束只有3天左右並非一場長時間的拉鋸戰。而且大部分時間波斯以投射部隊為主的軍隊都是以遠程武器進攻,並沒有一直近身肉搏的猛攻。(舉個例子就像草船借箭一樣)而對於幾乎沒有遠程攻擊能力的希臘人來說對方不肉搏也自然攻擊不到波斯大軍。
溫泉關戰役本質上是一場狼與烏龜的戰鬥,狼縱然吃不下烏龜,可烏龜也沒本事攻擊餓狼。
最後,在一個希臘叛徒的帶領下波斯大軍從小路繞到希臘聯軍後方攻擊希臘聯軍。在前後夾擊之下失去地形優勢和局部人數優勢的希臘聯軍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3
其實溫泉關戰役對於斯巴達的功過還是很有評判意義的。
正面上來說列奧尼達所率領的三百斯巴達勇士確實都是真正的戰士和不畏強敵的英雄。列奧尼達本人作為斯巴達王子和聯軍指揮官,在知道波斯已經繞到溫泉關後方敗局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主動疏散聯軍軍隊,留下自己的300勇士和少量聯軍殿後,爭取時間掩護其他部隊撤離,這絕對是英雄的所作所為。就像他們的墓志銘說的那樣
異鄉人,
你若到斯巴達。
請轉告那裡的公民:
我們陣亡此地,
至死尤恪守誓言。
說完正面就不得不說負面了。其實在我們眼中一直是個耿直BOY的斯巴達人也確實體現了其自私和有問題的一面。
前面我說過在掩護大部隊希臘聯軍撤退時,除了斯巴達的300名士兵列奧尼達還留下一些聯軍士兵斷後。700名由將軍迪莫費魯斯率領的賽斯比城邦戰士以及400名底比斯人留下同斯巴達人並肩作戰。
那700人的賽斯比戰士不多贅述,他們是按自己的將軍迪莫費魯斯命令留下的,事實證明強扭的瓜不甜,這700人大部分都在後來投降了薛西斯,而後大部分被處死。
問題的關鍵出在這400底比斯人身上,底比斯人可是實打實列奧尼達留下的。
作為前希臘時代的三大城邦之一(雅典、斯巴達、底比斯)三方的恩怨要比波斯這個外來入侵者還要深的多。事實上相比於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矛盾激化於希波戰爭之後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斯巴達與底比斯的之間的恩怨更早。
在之後在公元前四世紀初,底比斯人於留克特拉戰爭打敗了當時的希臘世界的霸主 - 斯巴達,從此成為希臘最強大的城邦,雙方的世仇才算結束。
單單留下底比斯人斷後,不難想像列奧尼達當時想讓底比斯人這個世仇給自己殉葬的本意(列奧尼達:「我死你們也別想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希臘文明面臨滅頂之災需要保留一切有生力量之時,還有這種機心不得不說斯巴達的做法確實讓人無法認同。
回到開頭我們在討論人數的時候,你會發現作為聯軍主力的斯巴達人只有300士兵。作為當時當時希臘最強大的兩個城邦雅典和斯巴達我們可以做一個對比。
圖中偏紫色的的是雅典而深紅色的就是斯巴達,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斯巴達比雅典的國土面積大2-3倍不止。而且一直秉承小國寡民的雅典這時的人口與已經以武力征服眾多伯羅奔尼撒半島城邦的斯巴達更是無法比擬。
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個對比這就不能不提馬拉松戰役,馬拉松戰役雅典為了對抗波斯大軍一次就排出1萬重甲步兵獨立對抗波斯,並且在馬拉松平原上大敗以混合兵種編隊的波斯大軍。
馬拉松戰役波斯軍隊保守計算也有2萬-3萬之間,而且在平原作戰作為以騎兵和輕步兵為主的波斯軍隊而言,機動性的優勢能發揮到最大。
一旦波斯騎兵繞到雅典步兵方陣的後面,雅典必定會失敗。
當時雅典主將是名將米提亞德,米提亞德首先把步兵方陣變薄從一個正方形變成一個扁平的長方形方陣,增加戰場上方陣的空間。而因為馬拉松平原上的兩側都是沼澤地,米提亞德通過方陣的變形奪取了戰場空間讓部隊兩側緊貼沼澤地,促使波斯騎兵根本無法從兩側迂迴。
而在無法迂迴的情況下,雅典重步兵方陣像坦克一樣的沖向波斯軍隊瞬間把波斯軍隊的陣型撕裂,波斯大軍潰敗而逃。
戰鬥在一個小時下就分出了勝負,波斯陣亡6400人,而雅典只陣亡192人。一戰之後波斯十多年不敢進犯希臘。
而這場戰鬥關乎全希臘人的戰鬥,雅典戰前派斐迪庇第斯(後來馬拉松戰役後跑死報信的那位)曾經向斯巴達請求過援軍,斯巴達雖然答應出兵但以祭祀為理由要10多天後才出兵。
戰場瞬息萬變哪裡等得了10多天,雅典沒有辦法才獨自應戰。
其實事實上第二次希波戰爭真正扭轉戰局的戰鬥反而是我們往常不太關注的薩拉米斯海戰。
這一戰雅典海軍只有不到300艘戰船而且都是排水量很小的船隻,而波斯海軍卻有超過1000艘大型戰船的強大海軍,雙方實力懸殊,而且此時因為溫泉關失手波斯陸軍已經攻入雅典城並將這座古城付之一炬,陸戰慘敗如果海軍再失利希臘就離滅亡不遠了。
但是,雅典人利於戰船小巧靈活的特點配合自己的「新式武器」青銅撞角,靈活穿插在笨重的波斯船陣中。以長擊短,不與波斯進行接舷戰而是用撞角破壞對方戰船。
當時所謂的海戰更像是陸戰延伸戰法還是以接舷戰為主,希臘創新的撞角戰法一舉打敗數倍於自己的波斯海軍。
而因為波斯海軍的失敗,波斯陸軍失去海上補給線,即使陸戰勝利也不得不撤軍離開希臘,希波戰爭以希臘勝利告終。
看過這麼多後你還覺得斯巴達人勇敢?雅典人懦弱嗎?
問題的答案遠沒有靠貼一個蒼白的評價那麼簡單。
推薦閱讀:
※【讀者投書】溯源阿芙洛狄忒(上)|城與邦
※古希臘科技與藝術展
※刀槍不入的古希臘重裝戰士是吹噓?邁錫尼與殷商盔甲防具大比拼
※古希臘哲學探討(一)
※「舶來」的希臘文明——淺談古希臘文明中的外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