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理財的第一步

經過這段時間的理財學習,我深刻地發現,國人的財商真的不高,被工作束縛,被金錢束縛。與此同時,我真的發現,學經濟的人,用好理財的工具,輕輕鬆鬆就可以讓自己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方法也不難的。

又想起我曾經看過的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裡面有一句話,很輕鬆地形容了理財的本質:理財就是計劃。即便我現在做著風險比較「高」的投機,但不要緊,我有計劃,我會用計劃來平抑風險帶來的損失,享受風險背後的超額收益。

如果你跟我之前一樣,在財商方法所學不多,怎麼辦?那就是邁入第一步,接受風險。

很多老股民都說過一句話,你先拿十萬元出來虧,虧完了你就知道股市是怎麼回事了。這句話有點誇張,但不無道理。誇張在於學費不一定要十萬那麼多,但你得付出點學費,讓自己對金融市場的風險有一個認識。你只有知道,自己會怎樣虧,你才知道,自己會怎樣賺錢。

就像很多人很想進入股市,但總會先站在市場外,學習一大堆用不上的理論。

第一步,最重要的,還是進入市場,以你自己認為對的方式,拿一點點資金,感受一下風險,當然也可以順帶感受一下市場的速度。

速度也就是你資產增值的快感,而風險,就是你資產回撤,或者大幅損失的潛在可能。進入這個市場,對後者的感知遠遠重要於前者的認識。

來吧,進入市場,先知道痛,你才可以獲得甜。

一點題外話:

我最近在玩的投機,類似於賭博,也就是根據技術指標押寶次新股。儘管最近運氣不太好,輸贏各半,微賺,低於預期。但是,為什麼輸贏各半,風險不小,我還敢玩下去,還堅持「賭」下去,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更多理財小知識,請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李說專欄!

推薦閱讀:

實體經濟下行,玖富金融憑什麼為用戶狂賺13億?
出現了第一個「四連腰斬」
股價是怎麼形成的
破關在即,靜待權重表現;市場活躍,賺錢效應不缺
告別一事無成!2016年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TAG:理財 | 金融 | 財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