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狂熱的實踐派機器人工程師谷逍馳

「九零後相對於這個社會比較年輕,大家的注意力常常過於聚焦在『年輕』上面,而忽略了他們做的事情本身。比如我做的這個東西,其實不管從技術上還是實用性上看都很有意思——我相信手部力反饋對虛擬現實未來的交互是有很深遠的意義的。」

作者|歐拉拉

編輯|甲小姐

網址|Xtecher

微信公眾號ID|Xtecher

谷逍馳對於過於強調他年齡這件事已經有些反感,他認為他的產品本該比「94年生」這個標籤獲得更多的關注度。

對機器莫名的喜愛從幼兒園時就已開始顯現,而身為工程師的父母對於兒子的這個興趣亦全力支持——從小學到高中,從谷逍馳手中誕生的「機器人」不下五十個。

「我就是喜歡機器人,更喜歡做機器人,這是早就確定的事情。」

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個理想,谷逍馳用盡各種辦法,試著去做一個「全面發展」的機器人製造者:

他曾經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提著兩個大箱子走遍美國著名高校機器人實驗室,一個箱子塞滿衣服和生活用品,另一個里是鉗子、矬子、螺絲刀、電烙鐵和電子元件。

在深入了解技術和商業的關係後,他曾堅信的「技術第一」價值觀受到嚴重衝擊,便開始主動學習金融相關知識,並決心把商業落地作為產品的前提。

而現在,他從劍橋大學機械控制工程專業本碩連讀中休學,窩在深圳華強北的一間非獨立辦公室里研發產品,時不時跑到附近的製造工廠小住,學習怎樣和生產商成為朋友,讓他們提高效率,交付最好的元件。

這次創業,對於谷逍馳來講是一個無法按下暫停鍵的小插曲,但遠遠裝不下他做了22年的機器人夢。

「下一個時代」的交互產品

這個看起來很科幻的手套叫作Dexmo,是Dexta Robotics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谷逍馳是這家公司的CEO兼「總包工頭」。

如圖所示,Dexmo是一副可穿戴手部外骨骼,它可以幫用戶在虛擬現實的交互中「感覺」到虛擬物體的體積、形狀、硬度以及力的反饋,以進一步增加沉浸感,將用戶帶入更深層次的虛擬現實中。

Dexmo捏鴨子

「我們現在做的這款產品是下一個時代的交互產品,不僅能把現實的數據帶入虛擬中,同時也可以把虛擬的數據帶入現實中。」

谷逍馳的這番描述也印證了他對公司的介紹——Dexta Robotics是一家致力於發明下一代VR/MR交互設備的公司。

跟目前市場上別的手部交互產品相比,Dexmo的特點不僅限於它現有的功能,而在於它的潛能——Dexmo不僅僅是虛擬現實延伸出的一個配件,通過它,能夠讓虛擬現實的可能性無限的拓展,讓更多人再用這個設備去創造出全新的內容。

何以見得?

谷逍馳告訴Xtecher,「力反饋」其實是個很大的範疇,實現方式及維度大相徑庭。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力反饋設備都是「靜態單點力反饋」——類似「Sensable Phantom」以及「Novint Falcon」這類設備,一般來說是靜態放置於桌面上的,模擬的是三維空間內的一個點的力反饋,而不是整隻手的,設備並不便攜,而且其空間是相對狹小且不可移動的。

但在真實世界中,力反饋傳遞的方式有很多,固定於桌面的單點力反饋模擬是遠遠不夠的。谷逍馳認為,人的雙手是與世間萬物交互的媒介,能夠模擬手的觸感,便等於擁有了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任何虛擬物體的物理形體的能力——這是Dexmo的目標和使命。

而在目前的虛擬現實體驗中,想要實現模擬手的觸感難度太大,大家往往退而求次。例如,槍戰遊戲為了重現真實感,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是直接拿一把特製的實體槍,可以與遊戲通訊並帶有空間追蹤。然而隨著遊戲複雜程度的上升(例如一些RPG遊戲,需要玩家拿起鎚子,剪刀,槍,劍,弓等等不同物品),為每一件物品單獨開發一套硬體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大家都在尋求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案。

這時,Dexmo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配合Dexmo這款通用硬體,開發者可以通過軟體來實現某些特殊外形物件的模擬。長遠來看,這種方式開發成本低,同時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遊戲的真實感。

如視頻中所看到,通過手套和頭顯,體驗者可以和Demo中的物體實現力反饋觸感交互——並且,不同的物體還根據其本身屬性有不同硬度和形狀。

Dexta Robotics通過軟硬體的結合實現全新力反饋交互方式,並將產品價格降低至可量產的價位,使其脫離「實驗室產品」的行列。

谷逍馳告訴Xtecher,Dexmo從立項至今已經2年多了,經過幾十代原型的迭代,從來沒有改變過航向。他們在大多數人都不知道VR是什麼的時候就開始解決手部力反饋的一個個技術問題,獲取了大量的經驗。

Dexmo幾代產品圖

「這個產品的難點在要讓整個系統各個子模塊無縫銜接,有序的協調工作。Dexmo所涉及到的開發領域橫跨機械結構的創新、控制方式的創新、軟體邏輯的創新等等,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產品定義是很難走到我們今天這一步的。」正是在這條路上不變的堅持與持續地進步,Dexmo在力反饋領域突破了「微創新」走向「全新」,並且難以被複制。

「這個設備的歷史意義是非常大的,它讓更多的人去感受到虛擬和現實之間的互動,也讓虛擬現實的應用場景擴展得更大更廣,為此我非常開心。」這是谷逍馳對這個產品最為驕傲之處。

當然,他的驕傲和思考絕不僅僅停留在產品本身。

VR怎麼落地?

產品之外是什麼?是市場。

在喊了兩年口號後,資本市場和翹首等待的用戶都對虛擬現實的大規模普及失去了耐心,2016年,虛擬現實市場迅速轉冷,大多數宣稱虛擬現實落地性的公司和產品都越來越不被看好。

事實上,如何大規模地進入市場,是谷逍馳目前思考得最多的問題之一。

在Dexta Robotics的官網橫幅上,輪播著四幅圖:Medical、Traning、Education、Gaming——這正是Dexmo落地的四大發展方向。

谷逍馳告訴Xtecher,在這四個大方向中,目前和他溝通最頻繁的是醫療團隊。醫療器械,作為一個市場廣闊的領域,產品通常設備龐大、精密度高、單價昂貴,其屬性直接導致了銷售面窄、流程複雜。

目前,美國醫械的銷售方式主要為召開大型會議,邀請醫生親自前往體驗設備,這樣低頻次高複雜度的銷售模式效率非常低下,如果可以通過Dexmo來模擬設備進行操作,只需要在任何有虛擬現實設備的地方就能進行。目前,已經有美國醫療器械公司向他申請Dexmo樣機,進行進一步軟體開發。

訓練方面,大眾汽車也對Dexta Robotics 的產品表示了興趣希望能夠將Dexmo用在對員工的虛擬拆裝訓練中。相比於原來通過實車訓練,利用虛擬現實能夠大幅度減少成本,優化整體拆裝效率;遊戲方面,去年底召開的VR Play會議中,在試用了Dexmo之後,小米VR的負責人馬傑思、所思科技的羅子雄等眾多業內人士都表示對它有極大的興趣,願意進一步探討遊戲內容生產的合作;教育方面,也已有生產人體模型的解刨、天文教育的內容平台在著手製作內容。

除此之外,一直以來,美國NASA休斯頓航天站負責製造衛星機械臂的部門,以及負責火星車控制系統設計的JPL部門也對Dexta Robotics的發展保持關注,曾多次和Dexta Robotics探討過使用Dexmo遠程控制機械臂的可能性。雖然尚未形成具體合作方案簽訂合同,但NASA和美國軍方一直都在對這個項目進行持續性跟進。

Dexmo的開發者版本預計在2017年年初進行發布,目前中國幾大VR內容生產平台都會針對它進行進一步內容開發。谷逍馳告訴Xtecher,以前國際頂級的VR交互設備幾乎都是外國人做的,中國內容生產商想拿到一手設備相對困難,但這一次,他會優先授權給中國公司。

那麼,究竟是什麼成就了谷逍馳?

從一個狂熱的機器人天才少年,出落為一個對於商業落地性有深度思考的企業管理者,這個年輕的男孩經歷了什麼?

高中DIY了30多個機器人

「可能是幼兒園開始就特別喜歡機器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還好谷逍馳的父母都是機械工程師,對於兒子的這樣的興趣給予了充分支持。

上小學時,別的同學都在上各種文化補習班時,谷逍馳常常泡在飛機模型、遙控汽車的製作室里。「我很感謝我的父母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去逼孩子做一些事情,這幫助我建立一個更完整的認知體系。」

雖然從小「不務正業」,但成績依然不錯,可因為搖號沒有得到考試資格而錯失南京外國語學校,初中三年谷逍馳都在「填鴨式」的勤奮學習中度過,「簡直就是噩夢。」

三年後,他如願考上南外進入國際部學習英國A-level課程。「就好像長大後就有資格挑食一樣,過得非常開心!」谷逍馳這樣形容他的高中生活——開始自己選課的他,幾乎全選了理科。

谷逍馳每天在學校把課程和作業早早完成,回到家就把自己關進工作室里搗鼓。一旦有新的想法,就在網路上去尋找相關資料和製作方法,再跑到學校附近的「南京華強北」淘各種電子元件。

谷逍馳受邀在TED發表演講

對於高中時就囊括了各種機器人比賽的獎項,谷逍馳的態度是——這都不是事兒!當時的他早已不滿足於老師帶著學生製作有指定功能的機器人,他認為這樣「沒有自己的境界」。

「其實那時候對於做機器人沒有什麼很明確的目標,就是想做些好玩的東西,因為對這個世界很感興趣。」在這樣單純的興趣和「手閑得慌」的驅使下,谷逍馳在高中階段一共做了大約三十多個機器人,包括各種機械手、機器頭、機械車、人形機器等不同形態。

谷逍馳高中時期的機械手作品

憑藉著這些作品和優異的學習成績,谷逍馳在高二結束時拿到了英國劍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但他做出了一個令很多人不解的決定。

流浪美國:「非常不正常,非常開心」

谷逍馳沒有去劍橋,而是跑去了美國。這讓學校的很多同學和老師很是困惑。

但實際上,谷逍馳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因為,在看了專業課表後,他發現他所申報的工程專業雖然囊括機械,電子,控制,土木,航空工程等,但計算機科學方面的課程相對較少,而英國又不能選課;同時英國的課程相對理論,對比美國缺少一些實踐機會。他決定先去美國看看,嘗試接觸下計算機科學的基礎課程,以及體驗下美國高校的實踐課程。

在美國讀了半年書後,谷逍馳覺得自己把想學的知識學得差不多了,直接辦了退學,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流浪之旅」。

他拖著兩個大號行李箱在美國「亂跑」:去到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卡內基梅隆、喬治亞理工、普度等等幾乎所有頂尖理工科大學裡的機器人實驗室。兩個箱子——一個塞滿他的衣服和生活用品,一個里是鉗子、矬子、螺絲刀、電烙鐵和電子元件。

一開始,谷逍馳不認識任何名校實驗室的人,當時LinkedIn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他只好找來這些實驗室教授的郵箱,給他們「盲發」自薦郵件。「寫很長很長的email,再把我之前做的東西給他們看,問他們我能不能去看一下學習一下。」

就這樣,谷逍馳去到一個又一個實驗室,又通過實驗室里的學生介紹認識他們的同學,在美國這樣跑了大半年時間。

回憶那段日子,谷逍馳的感覺是「非常不正常,非常開心」。有時,去到一些地方他一個人都不認識,全靠朋友的郵件介紹,遇上沒定成酒店就抱有僥倖心理去看看實驗室有沒有床,或者看能不能睡別人的沙發。

「我性格本來就比較外向,他們人也很好,還是比較順利,同時很大程度上鍛煉了我與人溝通的能力。」谷逍馳覺得這對他後來在創業中與人共事的溝通方式有很大的作用。

為什麼一定要大費周章去這些實驗室探個究竟呢?

谷逍馳告訴Xtecher,他認為當時的他,無論是專業上還是商業化落地上,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太不全面,迫切想要學習,儘管方式有些「簡單粗暴」,但他認為這一趟「很值」。

價值觀轉變

雖然加深對世界認識的方式比較奇特,但谷逍馳認為比真正學習到東西更重要的,是保持持續不斷的充足求知慾。除了在實驗室中學很多跟機器人相關的專業知識之外,他認為自己那個階段最大的收穫在於價值觀的轉變。

「我曾經的信仰一定是技術第一,如果你技術不如我,你就是垃圾。」這是很多技術流的慣用思維方——而谷逍馳在流浪美國的一年後,對這種想法產生了極大的轉變。

他告訴Xtecher觀點轉變的兩個理由:

其一,走訪了美國這麼多頂級高校實驗室,觀摩了幾個頂級機器人大賽後,一方面谷逍馳認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酷的事業,凝聚了人類的偉大智慧,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一輩子僅僅在實驗室里做研究,是很難做大,並推動行業發展的。他看到在整個學術體系當中,研究方向、經費和資源都直接受到上層的限制,人們沒有辦法真正自由地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東西。只有取得了經濟上的主動權,才能重新分配資源,集中力量推動技術向著自己的感興趣的方向發展。

其二,以著名的「大狗」機器人聞名的Boston Dynamics在2013年被Google收購,且發展並不甚理想。其公司創始人Marc Raibert是谷逍馳的偶像之一,他所提出的理念非常超前,引領了一個機器人控制的新時代,對未來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卻依然無法掌握公司的命運。2016年3月,因短期內無法實現商業落地,Google宣布出售Boston Dynamics。就在前兩天,Boston Dynamics推出全新兩輪二輪人形機器人Handle——這個產品被看外媒解讀為是為了找到好的下家和對商業性的一次妥協。

諸如此類的一系列事情,對谷逍馳原本的價值觀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曾經只關心技術的深度,是一件極端且狹隘的觀念。

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喜歡的位置並自由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如何將技術變成落地的大規模商業化產品?

谷逍馳帶著這些問題繼續行走在各大實驗室中。同時,他開始了另外一個維度的嘗試。

在美國「流浪」期間,他在網上看到一家叫作UFactory的中國機械臂研發公司,他主動聯繫到他們希望可以加入他們並且在美國幫他們做產品的市場推廣。

順利加入後,UFactory團隊從中國寄了一台機械臂給身在美國的谷逍馳,無論走到哪裡,他都隨身帶著這個機械臂,通過和不同的人不斷交流討論去思考它的商業落地途徑。

不僅如此,他還聯繫當時YouTube上的小網紅,寄樣機給他們做測評;在線下,他還在普度、伯克利等地方擺過地攤、組織一些小型活動推廣產品,以此獲得了大量潛在消費者的有效反饋。

這款產品在2014年的2月份正式發布。之後,UFactory拿到李開復投資的五百萬美金。谷逍馳加入的時候UFactory才5個人,雖然谷逍馳在拿到融資前就已經退出,但他認為通過這個項目所學到的技術落地商業化思維,是他後來自己創業中的一筆巨大財富。

等不及畢業的創業

結束美國的「流浪之旅」,谷逍馳又一次申請並再次被劍橋大學錄取,他重新回到劍橋正式開始他的學業。身邊的人都以為他終於折騰夠了,至少會在上學期間消停一段時間,可「從劍橋休學、回國創業」這個決定,又一次讓眾人大跌眼鏡。

為什麼這麼著急?

可他心裡的答案或許是:他已經等待了太久。

從高中開始,谷逍馳就對機械手很感興趣,也做了不少跟手相關的作品。他認為手是人身上最靈巧的部位之一,手部結構也足夠複雜,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領域,他一直致力於這個方向的探索和研究。

虛擬現實在前兩年突然火爆,這使得谷逍馳已經研究多時的力反饋手套面前呈現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面對技術落地和大規模商業化的誘惑,他似乎等不及完成本碩連讀再出山。

「有一種天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感覺,要是我不做也會有別人做,但是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

學校方面,谷逍馳的老師希望他完成學業後再出去創業。「教授跟我說等我畢業了總有新東西可以做。但我認為「有東西做」和「做對的東西」是兩個概念,我必須去嘗試一下。」

谷逍馳說服了父母,從劍橋大學機械控制工程專業本碩連讀中休學,回到中國開始創業。

目前,Dexta Robotics成員一共七人,CTO張逸飛是他的高中同學,是谷逍馳口中的軟體小天才。除此以外,谷逍馳在劍橋的一位教授也是他們的成員之一。當問到為什麼這位教授願意加入時,谷逍馳回答說,「他曾經也創過業,很容易理解我們的商業邏輯,並看好它所創造的價值」

近兩年來,谷逍馳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深圳,身兼機械設計開發工程師、生產製造聯繫以及質量檢測多職。有時候為了提高一些機械元件的生產效率,谷逍馳會跑到工廠去和製造商「做朋友」,「要是真的住到一個廠里看著工人工作,會發現很多可以優化的流程,一點點梳理下來,效率會大大提高。」

說到融資,谷逍馳的回答是,「我現在不太想談融資這個問題。」至今為止,Dexta Robotics還沒有進行任何的融資,但已有多家投資機構聯繫過他,其中有大名鼎鼎的 Peter Thiel 聯合創辦的Founders Fund,以及Qualcomm Venture, Lightspeed Venture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

谷逍馳告訴Xtecher,很多人都憑藉虛擬現實非正常狀態的火爆來融資,甚至很多合作夥伴都催他趁著市場火熱趕緊「騙」一些錢。而他認為,在市場上拿錢可能相對容易,但難的是要做到對投資人和合作夥伴負責,給予他們應有的回報。但很多創業公司正因為在融資這件事上不夠謹慎,拿錢的時候不想著賺錢,最終死在沒有方向的盲目擴張上。

「拿不拿錢不是決定因素,拿錢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想沒想明白。」因此,Dexta Robotics將會一邊持續投入研發力量進行前沿交互技術的深入開發,同時探索各種不同的商業模式。

創業心路

回顧創業路,谷逍馳說:坑太多了,但絕不後悔。但正是因為成功爬出這一個個坑的經歷,為Dexta Robotics築起了堅實的技術壁壘。

對於「創業無門檻」這個議題,他持否定態度,「現在任何人都可以創業,很多年輕人就是畢業後不好好找工作拉幫結派在出租屋裡幹個什麼就是創業了。」對於不能真正創造價值的創業,谷逍馳認為很有可能只是在逃避工作逃避現實而已。

著眼目前國內虛擬現實的創業環境,谷逍馳的評價偏向負面。在他看來,很多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沒有創造性的,有一些頭顯公司甚至是直接把國外的方案照搬回來降低成本生產。

也正是因為這種類型的公司在兩年時間內鬨抬了資本和消費者對虛擬現實的期望,當大家遲遲看不到產出自然會對這個領域喪失掉信心。「這些糊弄消費者的公司本質上對市場的影響非常惡劣,嚴重影響了行業發展。」谷逍馳顯得有些生氣,但這也進一步堅定了他要做出有頂尖核心技術的產品的決心。

除了對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有很高的要求外,谷逍馳承諾,等到Dexmo真正成熟面向消費者時,一定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價格——能夠讓儘可能更多人體驗到虛擬現實的交互方式也是他們做這款產品的初衷。

去年虛擬現實行業驟冷,而谷逍馳卻休學全身心投入,會不會對這個市場的時機有些失落呢?Xtecher在VR Play的大會間隙問了他這個問題。

他的回答很有趣:「今天下午在這個會上我要發言,我等了一個多小時都不叫我,結果去上個洗手間就在台上叫我名字了。這事誰能說得清呢?」

「很多事情都有方法論,但找尋一個公司在當下世界中的價值這件事,我認為是沒有方法論的。」這個少年相信他自己。


推薦閱讀:

兔叨叨——專為兒童設計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陪孩子聊天、伴孩子成長
5G網路下的日本人形機器人在MWC上亮了,讓世界觀眾看呆
浙大發四足機器人,機器人能取代人嗎?
機器人操作系統(ROS)史話篇連載8(車庫裡繁花盛葉)
工業機器人防護服

TAG:機器人 | 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