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僅此而已

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老師天天讓背名人名言,當我背得足夠多,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名言之間是相互矛盾的。

有一次我跟妹妹吵架,父母來教育,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我說,有人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有人說對敵人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那我們到底要怎麼做?

我爸沒有說話。

我媽則不斷問我,妹妹是你的敵人嗎?

她顯然太過強勢,根本沒明白我真正想問的,我也沒再繼續說。因為我知道,如果追問下去,她肯定會生氣。沉默的背後,我還是不懂,如果名人說的話都是真理,那為什麼會出現矛盾的部分。

這個問題一直積壓在我心裡。

也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意識到,原來父母並不如老師說的那麼聰明偉大,他們也有不會和錯誤的部分。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很多問題不再問大人,而是自己尋求答案。

我爸愛買教育孩子的書,但他從來不看,都被我看完了。很多內容自己覺得好,就跟妹妹講,兩個人快樂得認同著。

現在想想挺逗的,在需要被教育的年紀,天天研究怎麼教育和引導別人。我想後來自己越來越反叛,是因為我發現父母跟書上應有的特質和做法是違背的,所以從心底對他們沒有信賴感。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我是自己教育了自己。所以我跟他們有距離,我們的價值觀完全不同,生活方式和趣味也不同。我媽經常感嘆,你到底像誰啊,感覺像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除了我的聰明,她說像她以外)。

我說,我像我自己。

在梳理曾經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在生命開始有了思考的時候,我已經表現出了探索精神。同時不難發現,我是一個頭腦型的人,凡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試圖找到事物背後的邏輯。這種人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質,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是當他想不通的時候,容易跟自己較勁。所以我要不斷讀書,不斷行走,不斷感受,不斷思考,不斷檢驗那些被說透的邏輯。

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快樂的,但有些問題一時半會兒沒法解釋,我就會非常抓狂。 有時候會感覺跌入低谷,非常絕望,甚至懷疑自己有抑鬱症。但每次在醫院做心理測試,結果都是非常健康和樂觀,我對此表示很奇怪。

我去看心理醫生,做心理諮詢——因為我本來就讀過一些心理學的經典著作——到最後,我對問題的理解和剖析遠超過了心理醫生;再最後,就是他在聽我講自己的理論。

他問我,你理解得那麼深刻,怎麼會想到來看心理醫生?

我說,我想知道有沒有更深層次的答案。

他很迷茫的表情。

坐在回去的車上,感覺特別失落。那種感覺就是,你明明知道自己被困了,想找人解救,結果人家告訴你,他也在裡面,而且比你陷得更深。

其實我知道,不是我厲害,是我沒有找到真正厲害的人。在所有的感受和思考中,我已經漸漸明白,就像那些名人名言一樣,沒有絕對的真理,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也沒有完美的世界圖式。必須老老實實承認現實問題的複雜性,認為一個概念或一次行動,就可以完全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如果不是出於無知,就是出於智力上的懶惰。

但所有的學科和理論都是如此。所以我並不對它們抱有百分百信任,因為它們在被宣揚的時候,都忽略了自己的局限。

四年前接觸到靈修,從而對心理學感興趣。其實靈修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是把心理學的某些理論拿來,結合宗教、音樂、瑜伽而形成的一種修行方式。它的意義在於,讓你平靜、放鬆下來,把所有問題都拉回到自己身上,似乎這樣就可以減少痛苦。所有靈修老師都告訴你,你對別人的情緒,其實是你小時候某部分沒被滿足的映射。

當我不斷感受和思考後,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對你,突然有一個人這樣對你,你會不會也覺得莫名其妙,產生情緒?

看到自己的問題是好的,但不要把別人的問題也認為是自己的問題,那樣可能你會不那麼痛苦,但不得不說是一種愚昧。人要真正解脫,是要有勇氣看清楚客觀事實的,不依賴於自我麻痹或虛無的信仰。

我們國家的心理諮詢行業,我不敢恭維,有一點理論知識和資格證,就胡說八道還振振有詞的,不在少數。但在心理諮詢室聽到很多故事,都很有趣,以後慢慢講。

最近中國的熱搜榜上全是出軌新聞,大家都評論得不亦樂乎,恨不得全世界男人都出軌,女人就抽他一嘴巴,然後離婚。

背叛、欺騙、躲閃,為什麼讓人痛苦?是因為它讓你否定自己。如果你不相信他,你不會嫁給他,除非你不正常。既然你那麼相信他,那麼自信地選擇了他,當他的行為告訴你,你就是個傻子,你沒有辦法接受的,未必是不相信他了,而是沒辦法再相信自己的感覺和判斷。

你的自信徹底瓦解了。

美國的一個醫生說,心理上的層面的確如此,但你要相信自己曾經的判斷,你可以否定他這個行為,但不要波及到他整個人,更不要把它聯繫到自己身上。不是因為你不好,也不是你對他的判斷是錯的,出軌這個行為要單獨看,不要把什麼都跟自己聯繫起來。

看到了吧,學心理學就有這點好處,你能準確認識到問題的本質,從而迅速跳出來。其實謝杏芳很牛,王寶強情商太低,這是心理學上不爭的事實。

我仍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們為什麼不多關注美好,而不斷去搜刮誰出軌了?比如鍾麗緹嫁給張倫碩,你看張倫碩多帥, 帥到我老感覺自己見過他,而且將來也會嫁給這樣的人。我覺得他的笑、他的眼神都特別熟悉,似乎在哪裡見過,也會在未來相遇。

也許這就是我內心深處對愛的認知。我覺得活著就應該這樣去愛,找到那個對的人,每天都開心而充滿期待。至少我選擇這樣去愛,這樣去生活。心理學會讓你發現,快樂和幸福是一種選擇,而且是可持續的。雖然每個人都在追求這樣的生活,但很多人在內心深處是不相信它的,所以你看不到,也得不到。

一個人深層的記憶決定了他的人生軌跡。這是我相信的。只是要發現深層記憶,併合理轉化和運用它,而不是被它牽著跑,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其實我的治療是很好玩的,從腦部結構、運轉,到記憶的組成,醫生都會跟你說。我感覺治療挺賺的,免費學知識,還有臨床經驗和實踐。對於記憶,我覺得越回憶越亂,彷彿什麼都很遙遠,而且非常模糊。不如不要去想,等待它慢慢平靜,漸漸浮出水面。也許越深刻的記憶,越容易沉入海底,而我只記得自己想要的是一種怎樣的愛情。

在醫院醒過來,聽到他跟醫生說,她感情很豐富,容易開心,也容易難過……要保護好她。

一不小心,我的眼淚就掉了下來。

感動,只是感動。我們之間總缺一些什麼,他像個成熟的爺爺,我像任性的小孩。他嬌慣我,包容我,不傷害我,但我們都不是非彼此不可的,這終究不是我要的愛情。跟他在一起,我很安全,很平靜,但也沒有發自內心的開心。

張倫碩說,其實幸福真的很簡單,你每天看到他就感到快樂;這就夠了;不要因為想到以後和不安全感,就放棄選擇對的人去愛。

我們的觀點是一樣的,所以我總覺得他是我要找的那種人,是非如此不可的選擇。而那個一直守護我的人,他是了解我的,知道我的弱點和優點;我們可以像親人,卻無法有愛情里的激情和快樂。

很多心理諮詢師和靈修老師都往往犯一個錯誤,就是他還是告訴你應該怎麼樣,彷彿不這樣就是錯的。而我認為生活的最好狀態,是你能收放自如,想怎樣就怎樣,你不在任何局裡,所有事你想從哪個角度去看都可以。

我活著的樂趣,是想知道世界何以如此,是找到那個非他不可的人。嗯……下一個張倫碩式的,遇到愛,勇敢愛,用心愛,守護愛的人。

豆瓣:共晴雨

公眾號:gongqingyu4160

新浪微博:@共晴雨

推薦閱讀:

怎樣預防艾滋病?
你的一生如何成為奇幻之旅
「我喜歡你,但你千萬別喜歡我」|永遠被囚禁在單相思中的性單戀者
這世上有鬼的存在嗎?
有哪些成功路上痛苦艱難的名人名言?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