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薦書:《食育:從攝取營養到重視飲食行為》
從開始了解食育到現在,看過了那麼多資料,回過頭來說要推薦關於食育的書,我們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這一本——《食育:從攝取營養到重視飲食行為》。與其說充滿了食育實踐技巧的乾貨,不如說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更多是食育觀念的改變。如果你只準備畫一點時間了解一下食育,或者如果通過一本書了解日本的食育,這本書就再合適不過了。
我們通常關注食育的動機是來自於兒童的養育,更具體的說是對於「做什麼給孩子吃比較好」的回答。但開始實際接觸食育後的人都會發現,食育可不單單是營養,而是更多的涉及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與家庭、社會、自然信息的一種傳承。我們從來不只是希望把孩子養育成一個健康的白胖小子,而是希望他是一個有血有肉、會生活、會和自然和周圍的他人相處的孩子。那麼這本書的作者,日本的一個幼兒園園長,通過述說他在園內實踐的食育,來回答了上面我們說的那些期待。
#本書結構
在作者看來,這本書有三大部分的分享:
對食育的思考
通過描述剩飯之戰、試著牛奶等細節的故事來講述一起吃飯的快樂,從觀察嬰兒吃飯等案例講述食育如何引發孩子自身的能力,不要妨礙孩子的生長。
食育的實踐
在保育園(幼兒園)怎麼建立食育環境?從調整孩子與炊事員的關係開始,營造食育空間(「待客之心」三要點),與食材的相會則可以讓孩子運用五感,了解不同的食物和文化,也產生感謝的心情。
為什麼開始重視食育
講述日本的飲食文化和分享世界的食育案例,也從人類飲食特點(栽培、做飯、共食)講享受「吃飯的快樂」才是適合人類的食育。
#本書亮點
我們挑選一些這本書裡面特別喜歡的部分和大家分享:
關於挑食
現在在兒童餵養中最常見的問題大概就是挑食了吧?那在幼兒園中,面對如此多的孩子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這本書就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挑食問題真的重要麼?我們在意挑食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如其強制把所謂有營養的東西塞進孩子的嘴裡,不如引導孩子自己去選擇攝取。
三色均衡飲食
這個我們一直在家庭食育計劃中倡導的攝入均衡的方法就來自於本書。本書中有在幼兒園中是如何使用三色法的,而我們將這個方法的原則進行歸納提煉而應用於家庭,效果也不錯喲。所以想知道三色法原本的應用場景與原理的,這本書里的這方面內容是不容錯過的。
食材感知
我們原本介紹全球食育的時候,有提到過法國很重視食材感知的內容,這本書里的這部分內容也同樣能看出日本對此也頗為重視。 食物的顏色、形狀、味道、氣味、聲音、感覺,都會影響孩子對一種食物的喜歡或厭惡,但是孩子是因為單純的一層感覺而不去嘗試,還是真實的對某種食物過敏這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食材感知強調的是多方位的去感知食物,從而產生對於食物態度更多的可能。而不是因為單純的氣味、顏色就厭惡一種食物,而不曾去嘗試。這本書里也對幼兒園的食材感知過程進行了介紹,很有趣。
#本書缺點
嗯,由於能接觸到的食育書不多,相比之下真的覺得這本很不錯,但是非要說出一些「問題」的話,可能對於想要直接能實操指導食育開展的人來說,會覺得許些「不符國情」,例如沒辦法去改變幼兒與炊事員的關係,讓孩子參與到食物生產、製作等環節中(真的沒辦法嗎?!)和沒有菜譜和所謂的營養指導乾貨。
以上,如果想開始食育,買這本書當作入門書吧,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在於具體的食育方法,而在於一種正確的食育理念。
ps:亞馬遜上有試讀和更多的內容摘要,可自行查看。
推薦閱讀:
※各種各樣的蔬菜混在一起榨汁可以嗎?
※蠅蛆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且易於吸收,如果把蠅蛆作為食物,你的反應是……?
※不丹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前吃什麼?
※有哪些一燙就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