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包裝茶
店裡常有人來買茶送人,有相當一部分人最關注是挑選包裝,至於買哪種茶反倒不很在意,常出現在包裝花的錢和茶葉差不多的情況。我也經常會被人邀請去別處品評茶葉,金屬、陶瓷、竹木 皮革,紙塑包裝的都有,有些金光閃閃,層層疊疊,在外面都見不到茶葉的樣貌,看上去就很華貴,很多價格不菲,幾千數萬。取出來時往往伴隨著主人的自豪和自信言語,比如某高官送的,某名人珍藏的,多麼年久多麼保真,如何珍惜難得。等到品鑒茶葉時,往往會失望,久而久之居然有了一個心得,就是包裝越高檔的茶越沒法喝。越是大人物越是在喝低檔茶,包裝的好壞與茶的質量不成正比。這簡直是個滑稽的事情。原因或者是明白茶的人很少,只好從包裝或價格上去識別,或者是某種習慣性的誤導,以為包裝花了這麼多心思,茶一定也很好,茶價高,包裝自然就好,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古已有之。在茶方面體現的很是淋漓盡致,其實很多茶的包裝是有講究和功效的,不能隨意變動,比如普洱茶是最忌諱重度包裝的茶類,最好的包裝就是當地產的黃竹筍殼,廣西六堡茶用草編織的的籃筐,西湖龍井用傳統的牛皮紙、還有些用箬竹葉、草、木的包裝都是起到避光、防潮、隔熱甚至對後期的發酵和茶香氣滋味形成起作用的效果,有些包裝本就是茶的一部分。它們材質原始傳統,體現出原汁原味的鄉土感,但是會寫明產地、日期、樹種、製作工藝,生產者、飲用方法、等信息,真正的好茶多是裝在這樣的包裝里。從對包裝的在意程度上看,少了許多商業氣息,多了真誠與坦蕩。還見過一些別具一格的包裝,比如打開後,包裝變成了一個竹簾、杯墊,讓人看了心存感激。能再利用起來,我以為這該是茶包裝的發展方向。
推薦閱讀:
※「天價」小罐茶背後的利益鏈:每個「大師」身後都有一家茶葉公司
※各類茶,到底喝什麼?
※白茶要這樣沖泡,更好喝!
※如何選擇「好用」的茶杯?
※泡茶注水,該「高沖」還是「低就」?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