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頑固性顳葉癲癇患者重燃生活熱情

經過全面的病情評估和精心的術前準備後,張光明主任對小郭實施了右側標準前顳葉切除術,手術獲得成功。術後癲癇發作癥狀消失,半年已無癲癇發作。目前,小郭已能正常工作和社交,生活的希望重新點燃。

患者出院前與張光明主任(前排右二)醫療團隊合影

「非常感謝航空總醫院專家讓我重新回歸正常人的生活,我終於可以娶媳婦了!」近日,28歲的郭先生來院複查時,面帶微笑、略顯羞澀地向記者透露了自己的心跡。

小郭說,雖然他還很年輕,但已是一位癲癇疾病「老患者」。原來,他在12年前不明原因出現了抽搐,得了癲癇病。12年來,小郭曾先後服用十多種抗癲癇藥物,但效果均不佳。家人帶著他一直輾轉全國各地遍尋「名醫名院」治療。他還接受過「埋線」、「小針刀」等所謂特效「微創治療」,也毫無效果,反而病情越來越加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郭的癲癇發作頻率已發展到同時服用3種抗癲癇藥物仍每天發作的程度。與此同時,小郭的記憶力、反應能力也逐年下降,有時在外活動,還碰上過癲癇突然發作出現的意外傷害,情形非常危險!隨著年齡的增大,小郭內心的自卑感變得越來越強烈,以致無法正常與人溝通交往。多年頑疾的折磨,小郭和家人都苦不堪言,小郭甚至多次產生輕生的念頭。

去年底,小郭經其他癲癇患者介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到航空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六科(癲癇病特色科室)就診。由於該科住院床位緊張,小郭等待一周後才辦理好住院手續。入院後,經過一系列檢查,小郭被診斷為顳葉癲癇。癲癇病治療專家、科室學科帶頭人張光明主任親自察看小郭后,認為小郭顳葉癲癇診斷明確,發作起源為右側顳葉,但由於癲癇病史很長,左側顳葉也有一定程度的累及,如再得不到有效治療,將來很可能發展成雙側顳葉癲癇,於是決定進行手術治療。

今年初,經過全面的病情評估和精心的術前準備後,張光明主任對小郭實施了右側標準前顳葉切除術,手術獲得成功。術後小郭的癲癇發作癥狀消失,一周左右便出院回家。術後半年已無癲癇發作,來院複查顯示雙側顳葉放電都消失,腦電圖基本恢復正常。目前,小郭已能正常工作和社交,生活的希望重新點燃……

張光明主任介紹說,顳葉癲癇一般是指顳葉內側癲癇,起源於顳葉內側結構,是局限性癲癇的代表,也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癲癇綜合征,有特徵性臨床和腦電圖表現。「藥物治療效果普遍不佳,病情一旦達到頑固性癲癇的標準,需儘早接受手術,治癒率一般可達80%以上。」張主任特彆強調了儘早手術的重要性。他還表示,「該病如果病程時間過長,很可能發展成顳葉癲癇附加症或者雙側顳葉癲癇,增加手術難度,降低手術治癒率,導致患者記憶力、反應下降等腦功能損害,此外,長期服藥也可能導致肝、腎功能、造血系統等全身性受損。」

張光明主任有近20年的癲癇治療經驗,談到這類病人未及時手術治療的後果,他非常遺憾地表示,通常患者病史超過十年很可能發展成雙側顳葉癲癇,許多病人和家屬由於不願接受手術,常常因反覆嘗試各種小醫院所謂包治百病的「微創」手術,包括「納米」、「神經肽」、「離子導路」、「基因晶元」等手段而貽誤病情。

「妙手扶桑梓,神術除頑疾。」是小郭送給張光明主任錦旗上的話。其實,小郭只是張光明主任手術成功治癒的眾多癲癇病患者中的一個。作為神經外科博士,張光明是王忠誠神經外科傑出青年醫師獎獲得者,他曾留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蒙特利爾神經病學研究所(MNI),掌握了國際上最先進的癲癇治療理念和技術。他在國內率先研製出成套立體定向腦電圖(SEEG)設備和軟體,相關技術處於國內領先的地位。多年深厚的積累,張光明主任在癲癇的基礎臨床領域已擁有較深的造詣。目前,他已累計完成各型頑固性癲癇手術1500餘例,絕大多數得到了治癒。雖然目前國內對手術治療難治型癲癇還有不同看法,但張光明主任表示:「盡最大能力救治癲癇患者是我們醫療團隊永不放棄的追求,雖然工作有辛勞、無奈甚至委屈,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感到非常幸福,特別是病人微笑出院、恢復健康的那一刻。小郭這樣病人的治癒,讓我們感到了醫生的最大價值。」

(白龍 田琨)

專家簡介:

張光明 副主任醫師 研究生導師

清華大學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

神經外六科(癲癇病神經外科病區)副主任,執行主任,中國神經外科醫師最高榮譽獎——

王忠誠神經外科傑出青年醫師獎獲得者,致力於癲癇疾病的研究與診治,現已完成各類型頑固性癲癇手術超過1600例,在癲癇的基礎和臨床領域有著較高的造詣。

專業特長:診斷和治療各種類型癲癇,尤其擅長頑固性癲癇的術前評估和手術治療。

出診時間:

星期一(上午) 星期三(下午)


推薦閱讀:

少白頭是屬於什麼範圍的疾病癥狀?病因是什麼?該如何治療?
漸凍症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哪些人群易患糖尿病?糖尿病如何預防和治療?
發現胃癌後,要不要手術治療?
漸凍症是什麼?如何治療?

TAG:癲癇病 | 治療 | 治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