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你「說」對了嗎?

寫在前面:

一檔免費的視頻欄目「用腦做管理」,由天天心理網張紅川老師(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心理研究所副所長兼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博士)聯袂打造。

這是中國首檔基於組織神經科學(organizational neuroscience)和神經領導學(neuro leadership)面向企業經營者與管理者的談話類科學節目。

通過通俗易懂的傳播方式向企業家傳遞心理學、管理學與神經科學交叉領域的前沿科學研究成果。(歡迎觀看文章最下方欄目導視)

在職場「揣摩」上司的心理真的很重要,因為他們說話往往會有一些「弦外之音」,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弦外之音」你都能聽出來嗎?

下面是一段老闆與員工的對話,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老闆:「今天天氣真冷啊!」

員工:「那我們要不要去喝一杯?」

老闆:「有這個必要嗎?」

員工:「看您都這麼累了,我們一定要去喝一杯」。

老闆:「那好吧。」

這段對話發生在韓國的職場。要是在西方國家,當老闆說出「有這個必要嗎?」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認為他並不是真的想去喝一杯。

但是按照韓國職場的慣例,當這個上司在說「今天的天氣真冷」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在暗示:你為什麼不給我買點喝的或者吃的。而當這名上司說有「這個必要嗎」的時候,實際上已經表達了默許的態度。

所以說啊夥伴們,現在這個殘忍的世界,不懂點管理心理學真的已經不能愉快地上班了。

職場怪現象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怪現象:老闆想說的話往往不會直接說,而是採用一種暗示的、旁敲側擊的方式。員工想說的話往往也不會直接說,他怕老闆不採納、怕老闆不認可,久而久之變成了不說。就這樣,老闆與員工之間築起了一道深深的圍牆。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張紅川老師的腳步,一起擊碎這些怪現象。

老闆,有話好好說

在開始的那段對話中,為什麼老闆不直接說想讓員工請他吃飯,而是採用這樣一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呢?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專業概念叫做「權力距離」,是霍夫斯泰德對不同的社會或者不同的文明,按照一個維度進行的區分。

它表明一個社會不同層次之間的嚴酷程度,也就是說在職場裡面,上級與下級之間到底是平等的關係,還是說更多地表現出來的是一種,上級命令下級,下級服從上級的關係。

這裡邊就涉及到了一個讓人心痛的案例。

2013年7月6日,韓國韓亞航空公司的波音777客機,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降落時墜毀並起火燃燒。2人不幸遇難,10人重傷。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之一竟然與韓國獨有的職場文化有關。

韓國重視輩分、等級,下級對上級十分尊重,在溝通時必須使用敬語。機長更多地會使用命令的口吻,而副機長更多地會使用暗示的口吻。這種文化反映在駕駛艙內就顯示為:只要機長做出決定,副機長很難提出異議,在溝通方面只能一人主導。

在本次事故中,對於機長的判斷,副機長提出異議並提出取消著陸,但這是在離事故發生僅剩1.5秒的關頭。

如果這架飛機上的正副機長能夠正常溝通,也許不能百分百避免這起事故,但是至少能降低發生的概率。

血淋淋的案例告訴我們,當一位會說話的領導多麼重要。

我是員工,我想表達我自己。

有一個很有趣的實驗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這樣兩種選擇:一種是讓你談一談對某個話題的看法,另一種是讓你聽一位名人對這個話題的看法。談自己的看法可以得到一美分的酬勞,聽名人的看法可以得到五美分的酬勞。

意想不到的是,大部分的人寧可少拿錢也要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而這其中涉及到的一個專業概念叫做「自我表露」,通俗地說就是給你一個機會,讓你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心裡話。當我們在進行自我表露的時候大腦中與快樂相關的區域就會被激活。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表達自己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

但是我們之所以想說話,僅僅是因為快樂嗎?

一個例子,讓你秒懂。

現在幾乎所有的人都會發朋友圈,高興了,來一條;失戀了,來一條;升職了,來一條......但是我想問你,如果你發完之後,沒有一個人給你點贊,沒有一個人給你評論,大家都像沒看到一樣,久而久之,你還會想發朋友圈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人之所以想要把自己的話說出來,是想讓別人明白,想獲得別人的讚許和肯定,這樣我們的自我表露才變得有意義。

本期欄目讓我們一起發現人際思維在領導行為中的具體意義,讓老闆說員工能聽懂的話,讓員工敢說自己想說的話。

推薦閱讀:

你是哪一種:領導力的6種模式
如何成為高情商領導(7):思維方式的本質變化
楊柳君:你為什麼那麼容易衝動?
助推(nudge):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創客王說(22)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TAG:管理學 | 領導力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