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創作的一般性方法

  小說,是人類現實和夢想交織的產物。是區別於現實空間,獨立存在於想像空間,以「文字」符號組合在一起演繹故事情節,提供給讀者產生形象化思維和感官刺激的媒介物。

 作者通過小說表現自己的夢想,讀者通過小說觀看作者的夢想。

  作者所謂創作出來的作品,形成以文字組合的符號化的形象思維媒介物——小說,在寫作過程中,由於融入了作者個體獨特的經歷和觀察體驗到的環境,與不同生活經歷的讀者日常熟知的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同一部小說會給不同的讀者造成不同的理解和感官上的差異。

 一、簡單就是美

  「一切美的東西都由簡單構成。」

  小說創作的人,不管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開始寫作,「最大的讀者群體」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作品應儘可能的使不同的讀者都能夠很容易地理解。

  在具體的寫作上,你的作品所面對的讀者群體中,那些文字水平和理解水平最低的人才是你要精心去考慮的,作品的文字太生僻、寫作方法上過於追求晦澀難懂的修辭技巧,就會使你失去很大一部分讀者。

  畢竟,不管怎樣拔高作者的和作品的地位,任何小說作品的實質,實際上就是文字化的白日夢。你的白日夢如果想要讓很多人都能明白,讓很多人都能喜歡,你就不能過於注重寫作技巧,而要回歸到故事情節。小說是靠情節吸引讀者的,而非技巧。功於繁瑣的技巧會使讀者沒有耐心看下去,有趣的情節會吸引讀者不忍釋卷一直從頭讀到尾。很多名著的作者也是這樣做的,以平實簡練的語言構造故事情節,如大家所熟知的海明威的作品《老人與海》、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飄》、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妮娜》等,這些作品用詞的難度都不大,也少見複雜隱晦的修辭技巧,非英語語言背景生活經歷的中國高中生也易於讀懂。

  化繁為簡,小故事說明大道理,在現代小說中的運用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如美國作家E·B·懷特的《夏洛的網》,法國作家聖·德克旭貝里的《小王子》,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和川端康成的《雪國》與《伊豆的舞女》都是以簡潔流暢的結構、自然樸素的語言成就經典。

  追求簡單,不僅僅在小說創作中被許多作者所採用。而且,西方在經濟管理理論研究、MBA的案例教學等方面也廣泛的應用簡單化法則。

  美國管理專家斯蒂芬·倫丁、哈里·保羅和約翰·克里斯坦森合著,寫了一本經管小說,這就是關於效率和激發工作熱情的《魚》,小說把枯燥的管理學原理通過虛構的"世界著名的西雅圖派克街魚市場"的故事表述出來,這本書甚至超越了管理學的範疇,而變成一個人人都可讀懂,並從中受益匪淺的生活哲理指南。

  對於一般大眾讀物的作者,如果我們按圖索驥追尋那些所謂的大作家、理論家、文科教授拼湊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寫作過程,就會墜入被他們設定的陷阱迷惑於技巧,而背離小說主要的功能:即向讀者提供故事情節。

  一方面,那些人叮著幾部作品或幾個作家不厭其繁賣弄所謂的藝術分析、撥弄語言特色、扣出寫作技巧誘導新的想要成就作家生涯的作者不斷地掉落其間。

  另一方面,理論和經驗本身內在的邏輯和潛藏的影響力會使作者習慣於按經驗模式思考問題,很難再擺脫理論的桎梏。

  基於以上原因,受過系統化文科理論學習的作者是很難寫出感人出新的作品的,在先天上已被人為造成了創新能力的缺失,其寫出來的作品無非是模仿前人的影子,但達不到前人的高度,讀者讀到這些作品就會感到極倒胃口。北大和復旦將設或已設所謂的作家班 「培養諾貝爾獎作家」,這不僅僅是可笑、滑稽、甚至有點近乎無恥了,戲耍大家的分辨能力。哪位諾獎作家是通過作家班定製出來的呢?

  小說既然是情節最重要,那麼怎樣構造故事情節呢?

 二、構造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的構造實際上並不是很難的事情,也非文學大師所獨享的技能。6歲的小朋友就能很好的敘事和表達感情,並根據親生對周遭環境和事物的體驗編造故事,生動地通過語言講述出來。如果有心的人幫助一下,使其形成文字,再做一點點修飾加工和提煉,就是一篇很好的小說了。

  現在,讓我們來對小說的最基本構成做個一般性的分析。

  任何小說,不論情節演繹得多麼複雜,其最基本的元素無非是這幾項:場景、角色和動作。

  場景就是故事發生、發展和演變的背景,是故事中人物活動依賴的環境,任何小說都是在某一設定的場景中展開故事情節的。

  下面對一些場景大致分類

  • 一、以現實環境為背景演繹故事情節,形成寫實風格的社會現實小說、歷史小說、報告文學、人物故事、勵志等一類作品。

  •  二、以非現實環境為背景,形成虛構風格的奇幻小說、童話故事等。

  • 三、以現實和非現實環境交叉背景,形成魔幻小說、驚悚(恐怖、懸疑)類小說、言情小說(青少年讀物)、科幻小說、武俠小說等。

  •   以上對場景的分類可以看出,構造小說的場景並不是很複雜的,從邏輯框架上看無非:現實場景、非現實場景、交叉場景三類。作者在場景的選擇上,交叉場景可以構造更複雜和更吸引人的故事,這從圖書銷售的一般表現上也證明了這個道理。

  1、從場景引發故事情節

  一般來說,作者構造故事情節的切入點可以從場景開始展開想像,也可以從角色展開。

  作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周遭的變化,隨時隨地地從現實發生的某一個現象、或獨特的事件中選材,開始演繹故事情節。也可以把報紙、電視、廣播、書籍中的一段信息等提煉出來,並把它加以重新塑造、修飾並豐滿成為故事演繹的場景。並同時推測這個場景中的角色,使角色也逐漸顯形。

  場景和角色是密切相關的,不同的場景必須安排與之相適配的角色,這會形成大眾讀者易於理解的故事情節。如果場景和角色相衝突,也可以形成小說,但這會是一種荒誕、怪異風格的小說,這方面是先峰派小說作者追求技巧和實驗的場所,也是炫技派小說作者喜歡乾的事。但是,大眾讀者一般看不懂這類的小說,也不會去追捧。畢竟,故事情節是最重要的。

  2、從角色引發故事情節

  從角色引發故事情節也不是太難的事。

  角色,可以從現實中提煉出來,也可以虛構出來。如果感覺虛構比較困難,那就從周圍熟悉的人群中找出你所感興趣的某個人物抽象一下,然後加以塑造。

  故事情節離不開角色,一個完整的故事,其中的角色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類:一、貫穿整個故事線的主要角色。二、伴隨階段性故事情節展開和完成的次要角色。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輔助情節發生演變的道具角色。

  確定主要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要把最大的精力放在主要角色的構建上,這也是一個小說成功的關鍵所在,主要角色構建好了以後,次要角色會很容易的隨著情節的展開而自然出現在作者的頭腦中。我們可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構建角色:

 一、角色的內在特質

  我們可以從角色的性別、性格、身高、好惡、知識背景等幾方面來設想。在這幾個方面綜合考慮和設計,附著在角色上,其特徵就會顯影,如果是人物,也就很容易的站立起來了。

  二、角色的生存環境

  可以從家庭、學校、工作、社會活動等方面設想。任何角色都存在於特定的空間和環境中,可以把角色放置在不同的環境中考察,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特定的角色在不同的環境中會自然展示它內在的特質,表現出不同的表情、動作和行為,戲劇化的效果就出現了。

  把角色放置在環境中,還可以進一步從中發現問題,使得角色在先期構建上的缺陷有了修改或調整的可能。這樣,可以把角色構建得更完美一些。

 三、衝突對象

  所有小說的故事情節都是主要角色圍繞者衝突對象而漸次展開的,衝突對象也是主要角色的反襯,衝突對象和主要角色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通過衝突對象的構建,反過來也可以修改和調整主要角色的設計,使主要角色的特徵更加突顯而豐滿。

  通過從以上三個方面對角色進行推導,在這個過程中就自然產生了故事情節的雛形。下一步再把角色放置在特定場景中,作者在頭腦中就會看到角色自發產生的動作,隨之而來的故事情節的演繹很容易地就發生了。

  3、從事件引發故事情節

  從事件引發故事情節相對較容易。因為事件本身就包括了角色和場景,這些故事情節的基本元素都有了,作者只要適當的做一些角色和場景上的調整、修飾或置換,或使事件脫離當前發生的場地,在完全不同的場景中展開,再從事件反向推導形成的動因和正向推導其結果的演變,故事情節就呈現了。

 動作問題

  動作是展現故事情節最生動的部分,也是最能吸引讀者的。

  動作是附著在角色上的運動屬性,故事情節離不開動作。動作大致也可以分三種類型:

 1、 角色動作

  動作是表現角色內在性格、情緒、舉止和思想的最基本的方法,讀者是通過小說中不同的角色和附著在他們身上專有的動作來感知情節變化的。由於動作和角色關聯密切,作者對動作的把握和處理能力,也是小說能否吸引讀者的關鍵。讀者閱讀小說時,最直接的途徑是通過角色外現的動作來感知和判斷內在的情緒和心理活動。因此,作者對動作的處理一方面關係到角色塑造的成功與否,另一方面也直接關係到這本小說的生命:被忽視或者被推崇。

  2、 場景動作

  場景的變化也是一種動作,作者一般覺察和認知不到這樣的實質。小說中天氣的變

  化、季節的更替、明暗色調的描繪以及道具的設置和更換等都是動作的範疇,場景動作最基本、最一般的作用是用來襯托角色的心理變化和情緒展現。

   場景動作在某些類型的小說中還可以用來直接和角色相互作用,營造出奇特的效果,這種寫作手法在恐怖懸疑類小說中使用得較多。

  3、 視角動作

  視角動作是一種抽象和潛藏的動作,作者或讀者如果沒經過專門的知識了解是很難察覺到這種現象的。

  讀者對任何小說的閱讀都會發現,那些場景、角色和動作的組合是通過連續或間斷的情節展開和延續,形成完整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片段的閱讀都是以一個特定的視角為原點去觀察,好似有一架隱形的攝像機不斷地隨著作者構造的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變換著攝影的角度。

  從攝像角度的原點來考察,有以下三種角度的視角動作:

1、讀者閱讀時的旁觀者視角,2、小說中角色的視角,3、進入到角色頭腦內部觀測內心活動的視角

  以上三種類型的視角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不間斷地進行位移、軌跡運動、跳躍、不同角色間視角的轉換運動。

  以上從小說構成的最底層的基本元素進行分析,並從邏輯上闡明這些元素之間的關係和明確一些概念,對想要以寫作為職業或以興趣愛好從事此項工作的人來說,相信會破除對小說創作的神秘感,並希望對作者能更加容易、更加迅速的成長起來有一定的幫助。

  三、主題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主題決定著小說的類型和故事情節演變發展的方向,是一部小說的總的目標定位。主題的選取是否適當對作者來說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不能盲目、不可不慎重。畢竟,寫一部小說也是很耗費精力和時間的,小說也最終是要拿出來給大家欣賞的,而不是寫完後自己把它作為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因此,就要考慮到這部小說是寫給誰看的,不能盲目僅憑著主觀的感覺認為:這樣就好、這樣寫別人會喜歡的、我認為肯定會有出版社要、這個題材非常特別等等,都是作者自我主觀的判斷,很多時候並不契合當前或未來某一個時段讀者的需求。

  一般來說,任何主題的評判和取用都是要考慮時限這個制約因素的,加上現代社會發展變化很快,生活節奏也快,當前的流行持續時長也很不好把握。這些綜合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主題的定位對出版社的策劃編輯來說也是很頭痛的事情。

  對於作者來看,如何才能確定合適的主題呢?

  大多數情況下,作者確定主題往往和他們生活、工作或學習的環境有關,選擇的範圍比較狹窄,很少挖掘到有新意的東西。作者應該設法跳出生活的局限,儘可能地拓寬視角和知識面,培養自己的各種興趣愛好,並時常保持對生活接觸到的各個方面發生的各種現象的好奇心,也要對流行時尚有敏銳的感覺。

  通過對各種流行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大眾流行的呈現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各種不同的流行也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種流行也會表現出相互學習、相互吸收的特點,一個方面的流行很有可能其中的元素是另一個方面流行獨特現象的提取。

  由於不同層面的流行會出現交叉和包含關係、也會相互吸收和引用其獨特有表現力的元素,再通過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因此,作者尋找合適的選題從下面這些方面的流行中提煉出來就有了可能,如:服裝、化妝品、音樂、電影、食品、建築、風景等。

  書名的重要性

  主題確定了,還要考慮給書稿起一個能吸引人的書名。書名是一部作品獨特之處的焦點和集中表現,書名的適當與否也關係到作品的推廣。一部好的作品用一個沒有特點的名字就如同一個美女被關在一個破屋子裡,給讀者的賞識製造了障礙。名字就像漂亮的衣服,美女還需要衣服來裝飾才能使魅力和美貌突現。

四、節奏問題

  現在很多文藝理論研究者時常會提到小說或其他藝術形式中的節奏,節奏這個名詞起源於音樂樂理。從一些公布的理論中並未發現對小說節奏這個現象做進一步的概念闡明,而只是從表面現象的感知中對作品做感性的推測或敘說。

  小說的節奏也並不神秘,但確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在節奏上把握不好,會使故事情節演繹得非常繁瑣和疲軟,讀者也很難被吸引和有興趣閱讀下去。

  小說的節奏實際上就是為故事情節而設定的段落或章節篇幅的幅度,是以字元數為單位完成的情節片段來衡量的:緊湊或鬆散。

  我們可以設定一個情節片斷,並給出兩個參數:5000字和2000字。作者完成這個情節就會發現,相對來看5000字的故事演繹就會非常鬆散,2000字就很緊湊,從節奏上考察2000字內完成的故事情節節奏控制較為緊湊。

  布局:一部小說是以若干個情節片段組合而成的,這些情節片段的緊湊或鬆散按線性排列下去形成完整的故事情節。作者把這些情節片段設定在一個個連續的限定的不同字幅數範圍以內組合起來就是布局。情節片段與片段之間的關係就是所謂的節奏。

 五、小說和電影的異同

  小說和電影在功能上看可以說是沒有區別的,它們的作用都是向公眾提供故事情節。只不過在表現形式上產生區分:一個是文字字元,而另一個是視覺化的影像材料,它們都能使公眾在大腦中形成形象思維。故事情節承載於不同的介質,通過電影播放展示或通過文字記錄提供給讀者閱讀都能直接影響到觀眾的情緒。故事情節是其內容,電影或圖書介質為載體。讀者閱讀故事情節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文字更抽象,而電影直觀一些。

   由於小說和電影對於讀者來說在功能上表現出的一致性,從中觀看故事情節為主要目的。那麼作者在創作小說時,完全可以通過觀看電影,從中學習到電影的表現手法直接用於寫作過程中。這些圖象化直接呈現的故事情節也包含了處理方法和技巧,作者以此為學習材料,會感覺到能更清晰地理解、更容易地掌握,也比看哪些枯燥的理論書要來得快一些。這是快速進入作家之門的小訣竅,把電影拿來當做練習寫作的工具。

 六、形象思維

  小說創作,從心理學的層面進行考察,就會發現這只是一種白日夢現象。人的白日夢形成和形象思維能力主要是由右腦活動處於主導地位的生理現象。從性別上看,女性的右腦和男性相比相對要發達一些。這實際上就是說:女性是天然的小說家。

  白日夢:在非睡眠的狀態下產生的,高度自我的超越現實的打破時空界限的一種幻想活動,是一種大多數人都體驗過的心理現象。

  根據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腦中用於管理做白日夢的區域與老年痴呆病發區域相同。這顯示出常做白日夢容易使人逐漸喪失語言、記憶和思考能力,進而患上老年痴呆症。

  也可以這樣說:長期以小說為職業的年齡逐漸增大的老年作家喪失正常的思考能力、瘓上老年痴呆症的幾率會比一般人群要大一些。

  因為小說創作和想像思維能力是密切相關的,那麼培養和促進這種能力就會使你很快地進入小說思維活動狀態。

  人的思維活動可分為左腦主導的抽象思維活動和右腦主導的形象思維,抽象思維以語言、符號、邏輯為方法,形象思維以圖象、情景、表象為方法。語言轉化為符號形成邏輯關係的體系,學習者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經歷一定的階段就可以逐步掌握語言技巧。

  形象思維是人天然具有的能力,但在現代教學體系的以提升左腦能力為目標的方法模式控制下,伴隨年齡的增長,逐漸抑制了右腦的這種功能,但還是有很多研究人員發明了一些方法方法改進這種現狀。

  我們把某個對象拿來進行思維,比較抽象和形象思維的差別,從而找到改進的方法,如下:在桌上放置一隻蘋果。

  抽象思維:1、名詞「蘋果」,2、酸度3、甜度,4、產地。

  形象思維:1、放在桌上的這隻蘋果看起來很好吃喔,2、在淡黃的、由樹的年輪天然形成的圖案裝飾的台桌上,2、這張桌子靠近東邊的那面牆上,3、陽光斜斜地布灑進透亮的窗戶,5、使那隻蘋果變得鮮活起來,6、好像似一個調皮的小女孩頑皮地對你做著鬼臉,7、我的心忽然被刺痛的感覺,8、把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灰濛濛的早上,9、。。。。。。

  從以上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差異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特點:

 策劃編輯怎樣確定有價值的選題

  故事線分類:

  一般小說、意識流小說

  先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小說的文章

可以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小說神助手或搜索微信搜索:TYCZXBHM

或是掃描二維碼

weixin.qq.com/r/ZkwCGuT (二維碼自動識別)

也可以關注qq公眾號:時光抽屜

二維碼:

qm.qq.com/cgi-bin/qm/q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狂沙刀 上
拿好你的黑色小本本——上帝是如何養成的?
寫長篇小說,如何把握創作的核心?
《天使豬原創短篇小說集》 第一集 控制線
幾篇類型小說開頭,供初學者參考(一)

TAG:創作 | 小說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