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低調富豪林依輪的收藏之路!
「80後」對於林依輪應該都不陌生,1993年他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愛情鳥》,23歲的時候就紅遍全國。最近他紅遍朋友圈,卻是從他送大兒子林子豪去參加綜藝節目《變形計》開始的,而導致刷屏的卻是這位低調富豪家中收藏的大量名畫。
在談到自己成功的投資經驗時,林依輪總結了兩點:一是早年投資房地產,另一個就是投資藝術品。他的收藏以當代藝術為主。在對的時間買了對的當代藝術,林依輪的投資收藏滾起了雪球。
像他一樣的,如今新一代的收藏家,不少是系統接受西方藝術教育的,對當代西方藝術及中國新繪畫有著較大的熱情。他們不像老一輩收藏家只是把眼光放在中國傳統繪畫和古玩傢具上面,豐富的知識結構和透明的市場線索,都引導他們建立起與過去市場秩序完全不同的收藏體系,當代藝術正好滿足了他們中西交融的審美需求,這也成為了今天「70後」、「80後」藝術家熱的基礎。
從之前曝光的一系列家居照片來看,林依輪500平方米的豪華別墅掛滿了名畫,其中又以當代藝術為主,而且都是藝術家的代表作。
但是對於這些名畫的價值估算,網上很多數字「猜」得並不準確。查詢歷年來全世界的拍賣紀錄,您就會發現這些名畫的真實價值:
比如門廳掛著的周春芽著名作品《綠狗》,這是他2007年的時候在香港蘇富比拍賣到的,當時的拍賣成交價是240.75萬港元。同系列的另一幅《綠狗》,2012年的時候在上海榮寶齋拍出了747.50萬元。
從地下室的酒房通往家庭影音室的過道牆上,掛著季大純早期的作品《二十,三十,四十》,這也是他2007年的時候在香港蘇富比拍下來的,當時的拍賣成交價格是72.75萬港元。
還有客廳沙發上掛著的周鐵海作品,是他2007年在紐約蘇富比拍下來的,當時的拍賣成交價是6.1萬美元。無價的還有飯廳牆上的《全家福》,是潘德海根據林依輪一家四口的合影創作的;書房裡掛的是藝術家劉野給林依輪太太西華畫的肖像,那是林依輪送給太太的生日禮物。
據說從1999年開始,林依輪就開始涉足藝術品收藏,2002年購買了第一件當代藝術,就是潘德海的代表系列《胖子》。雖然無圖無真相,不知道這幅入門作品給他帶來的財富增值有多大,但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2002年的時候潘德海的知名度並不高,作品價格多在10萬元以下,而到2014年,他個人創拍賣紀錄最高價的作品《掰開的包穀後山(三聯)布面油畫》已經賣到了920萬元。
什麼樣的當代藝術值得收藏?林依輪認為:「我們收藏的作品最好是藝術家的標誌性創作。比如岳敏君的大笑、方力鈞的光頭、曾梵志的亂草,同時也需要故事性更明確的作品。」
這些年林依輪開始入手一些新人的作品,「我很喜歡這種跟年輕藝術家一起成長的感覺,你可以去看他(她)的未來。」比如之前他在畫廊買到的一套梁遠葦小幅油畫,14張一共十幾萬元,等於每幅才一萬多。「這個女藝術家的筆法非常細膩,你能看到她把她從生活中悟出的東西,運用到作品裡。畫的內容是陳舊的,但體現出來的又是很新鮮的感覺。四五年前就有人開出五倍的價格要買這套作品,但我一點都不想賣。」
「買藝術品與其說是投資,更多的還是消費,你不能為了漲價去買。對一個好的收藏家來說,其實市場價跟他也沒什麼關係。收藏的價格不在於買賣,而在於眼光。這是要學習的,我自己的辦法就是多看書,多看展覽,不恥下問,遇到懂的人就去問他,有了知識你才知道如何著手。但最重要的還是看你喜不喜歡,有沒有緣分,你也不能買一個東西別人都說好,但你放到家裡覺得堵得慌。」
很多人對林依輪的藝術收藏感興趣,還因為網路上流傳的他靠廚藝結交藝術家的故事。
江湖流傳畫家尹朝陽輕易「不出關」,非常難請,但是林依輪能請到,就用一碗鹵大腸。而曾梵志為了能吃一口他做的藕湯,給他打了好幾個電話,甚至不惜送上自己的畫作「賄賂」,順便還送了他一把古琴。
其實無論是靠廚藝還是靠文字、靠人脈,讓自己成為藝術圈的一分子,時刻跟藝術圈、跟藝術家保持著聯繫,就是收藏藝術品的必要條件。
林依輪就認為:「藝術家之所以不是一個簡單的畫匠,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想法注入作品中,向觀者闡述出一個個故事。有些作品很直白,有些作品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這時就需要多跟藝術家交流,了解作品的深意。」
普通藏家剛開始可能無法一下子介入藝術圈、結識藝術家,但是藝晟文化可以幫助您,藝晟文化讓您在練習眼力的同時,給您搭建了一個可以和藝術家互動的平台,更多優質書畫,請您關注藝晟文化商城。
推薦閱讀:
※新華社重要報導:俄羅斯最具人氣刀具品牌A&R出現在中國!
※紫砂泥料之什麼是段泥
※古董藝術品出手,從來都沒有容易之說(上篇)
※如果大家穿越回古代,把這些「天價文物」全部買下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