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班|支撐孩子前進的,是孩子的興趣還是父母的堅持?
引子
小時候,我們都背過據說是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陸陸續續讀過不少名人故事,描述他們是怎麼由興趣作為推動劑,成就出一個個曠世壯舉。
所以長久以來,「興趣」一詞好像具有無上威力,而我們也大都有過興趣來了,擋也擋不住,廢寢忘食,刻苦鑽研,手錶拋進鍋里當雞蛋煎的經歷。
但慢慢地,我們好像發現,單憑興趣,好像也並不能解開那些千古不變的育兒難題:
為什麼剛開始信誓旦旦興趣滿滿,現在唯恐避之不及?
為什麼別人家孩子啥啥都愛,我家孩子啥啥都不喜歡?
這個不喜歡,那個沒興趣,幹啥都沒長性怎麼辦?
就是因為我們動輒就拿興趣說事兒,興趣就像擋箭牌一樣,屏蔽了真正的問題所在。
所以,希望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能有一個新的認識,做什麼才是對孩子興趣最好的支持;而當興趣不再時,又可能是父母哪點沒做到位?
1
興趣並不決定人能否做好一件事
心理學界有很多人想解釋人做事的動機,其中最有名的是兩位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L. Deci與Richard Ryan。現在這兩位老爺爺依然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心理系任教,繼續研究著人的動機。兩位學術大咖早在1970年就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這套理論從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總結出人如果持續有動機做一件事情,必須同時滿足三大心理訴求:
自主感autonomy
勝任感competence
需要感relatedness
而這就給家長一個重要的啟示:想要讓孩子積極、持續地做一件事情,需要的不只是他的興趣,而是三樣東西。
這三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興趣便會自然而然地產生,越有興趣,人越有更強的驅動力去做得更好。
1.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識
我們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一個人做事的動機取決於這件事是否是你自己決定要去做的,比如一個沉睡了多年的高三學渣突然幡然醒悟,開始頭懸樑錐刺股最終輕鬆跨入985,比如一個孩子對穿著裙子跳舞這件事痴迷不已,纏著你也給她報芭蕾班。
而這其實只滿足了促成動機的第一個方面,即自主感(autonomy)」,簡單說,就是有自己當老大,自己做決定的感覺。人很早就會有這種感覺了,比如8個月左右的孩子,我們會給他準備手指餅乾,讓他有自己喂自己吃東西的感覺,而現在的年輕爸媽在這一點上做得實在比我們的父輩強不少,我們遇事喜歡徵求孩子的意見,並鼓勵他們做自己。
一切貌似風平浪靜,不過用不了太長時間,父母們便開始面臨一個新問題。你充分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尊重了他的興趣,上了兩節小提琴課,但很快,有一天他突然哭鬧著說不想學了,這時你怎麼辦呢?
繼續尊重孩子的意願嗎?恐怕這時家長們的心態就沒這麼瀟洒了吧,更有「前瞻性」的父母可能開始憂慮,他說不學就不學,他說想學就學,那上學了怎麼辦?要是對數理化不感興趣,怎麼也學不好,還就不學了?
可見,光得到「自主感」並不一定能保證孩子有持續做事情的動機。這時就要談到第二種心理訴求——「勝任感」 (competence)。
2.讓他覺得自己真的很棒
這種感覺通常有兩種獲取的途徑,一種是從內獲取,孩子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厲害,有能力;還有一種從外部獲取,像是別人點贊或者得獎。
比如一個孩子陪媽媽去超市購物,口算出營業員阿姨應該找媽媽多少錢,而被誇數學好的時候,他自己就會覺得數學特牛,從而獲得「勝任感」。
現在我們重新來看剛才拉琴的例子。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一定是被表揚聲包圍的,自己也是信心十足的。可拉著拉著,新鮮勁兒過去了,緊跟著的反而是枯燥的練習和背譜子,手型不對、拉錯音更是常有的事。孩子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做好,出現了畏難情緒。
其實這時孩子需要的是「勝任感」,可父母往往在揪著「自主感」不放,急於與他爭辯。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當初可是你自己想要拉的,怎麼可以現在就打退堂鼓?學東西不堅持哪兒行?」但他們不知道,基本上,這話對孩子起不了作用。
那父母該怎麼從「勝任感」上找突破呢?比如,你可以讓孩子當你的小老師,教你小提琴,讓他從你身上找到優越感,從而獲取「勝任感」。同時你還可以接納孩子沮喪的情緒,試著幫助他平衡「勝任感」。比如說,「寶寶,你是不是覺得現在拉小提琴有點難了,不像以前那樣很有成就感了?那這樣,以後練習曲子,我們搞個混搭。不要老練那些新曲子,也拉拉簡單的,你練得熟的,或者你喜歡的曲子,找找自信。自信被加滿的時候再去拉那些有點難度的曲子。」不光鼓勵他「加油」,更要教他方法去解決問題,才能幫他重新找回「勝任感」。
光有前兩點,能不能就讓一個人全心全意地積極投入了呢?還不夠,人是社會動物,所以特別需要「需要感」(relatedness),而這也是常常被我們忽視的。
3.人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
就拿我自己舉例子吧,比如我每周寫專欄,需要查海量的論文,有大量的思考,這是我喜歡乾的事,因此我的「自主感」得到了滿足。同時我是一個特別自戀又自信的人,我相信我有能力寫出有質量的文章,而且常爸也不會給我出諸如「如何擺平婆媳大戰」「養孩子,就是一場風淡雲輕的旅行」這類我不擅長的難題,這樣我的「勝任感」也得到了滿足。
可是問題來了,假如我信心滿滿地寫完一篇文章,可沒有人喜歡讀,每一篇的閱讀量都很低的話,我就會開始懷疑我做的事情是否有意義。縱使我使出了洪荒之力,也感覺不到周圍人需要我,這時我的「需求感」就會嚴重不足,繼而失去寫文章的動力。
所以,當孩子告訴你他討厭拉琴的時候,你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我是否認真地當過他的聽眾?有過由衷的讚美?還是他拉他的琴,我嗑著瓜子玩手機?
2
光談興趣不好使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似乎一個人做事的動機和他本來的興趣沒什麼關係。確實是這樣,在自我決定理論中,學者認為「興趣」只是一個切入點和催化劑,或者說是一個人成為某個領域大師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
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對某一領域有興趣,也不一定就能成為該領域傑出的人,而想要在一個領域做到卓越,這個人必須要有強烈的熱愛才行,這種最高境界的驅動力叫做「Intrinsic Regulation(純內在驅動力)」,而這種驅動力的來源就是我們剛才說的:自主感,勝任感以及需要感。
所以,當孩子說對什麼有興趣的時候,我們要從三個方面去鼓勵;
同理,當他要選擇放棄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考慮的,不是想當然認為「他沒興趣了」,而是看看他的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
比如你是不是忘記了傾聽使他沒有了「需求感」?
是不是沒有讓他獨立練習讓他丟失了「自主感」?
是不是只顧著抱怨沒有與他一起解決問題幫助他重獲「勝任感」?
這樣的反思才是有質量的。
曾經看過一句話說的很好,「真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不要把什麼都歸結到「興趣」二字上,多想想,作為父母,我們真正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
參考文獻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Ryan, R. M., & Deci, E. L. (2009). Promoting self-determined school engagement.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t school, 171-195.
Reeve, J. (1996). Motivating others: Nurturing inner motivational resources. Allyn & Bacon.
文章信息
編輯:qiaoyabing
作者:小馬君
文章來源:「常青藤爸爸(微信ID:ivydad_ivydad)」公號,「蒙正心理(微信ID:mengzhengxinli)」獲授權轉載。
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你覺得一個人的運氣和什麼息息相關?
※處在悲觀消極狀態的我,想通過獨自旅行來改善,有用嗎?
※總是懷疑自己得腸癌怎麼辦,該不該去做腸鏡?現在很慌,真心求助!
※三招幹掉逃避心理
※緩解焦躁情緒有哪些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