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論
<br>.正文<br>{margin:0.0pt;<br>margin-top:0.0pt;<br>margin-bottom:0.0pt;<br>margin-left:0.0pt;<br>margin-right:0.0pt;<br>text-indent:0.0pt;<br>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br>font-size:10.0pt;<br>color:Black;<br>font-weight:normal;<br>}<br>H1<br>{margin:0.0pt;<br>margin-top:12.0pt;<br>margin-bottom:3.0pt;<br>margin-left:0.0pt;<br>margin-right:0.0pt;<br>text-indent:0.0pt;<br>font-family:"Arial";<br>font-size:18.0pt;<br>color:Black;<br>font-weight:bold;<br>}<br>H2<br>{margin:0.0pt;<br>margin-top:12.0pt;<br>margin-bottom:3.0pt;<br>margin-left:0.0pt;<br>margin-right:0.0pt;<br>text-indent:0.0pt;<br>font-family:"Arial";<br>font-size:16.0pt;<br>color:Black;<br>font-weight:bold;<br>}<br>H3<br>{margin:0.0pt;<br>margin-top:12.0pt;<br>margin-bottom:3.0pt;<br>margin-left:0.0pt;<br>margin-right:0.0pt;<br>text-indent:0.0pt;<br>font-family:"Arial";<br>font-size:14.0pt;<br>color:Black;<br>font-weight:bold;<br>}<br><br>
要在一篇不超過二千字的短文中分析幸福這個有限的價值題,是不可能完整無缺的。
幸福包括三類,1,來自外面的幸福,即人有什麼。2,來自靈魂的幸福,即人是什麼。3,來自肉體的幸福,即他人的評價。要把這三類幸福寫全,也得不出生命的最終追求:即長生不老!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說,」幸福論」這個詞乃是一種委婉的用語,並不完整。其原因部分是因為我們不可能窮盡這個問題,部分是由於我們不得不重複別人所說的話。正如伏爾泰說的,一旦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我們就將遠離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正如我們發現的那樣,是愚蠢而邪惡的。
可以說,正是這些瀰漫人生的愚蠢和邪惡給了我們幸福的感覺。從幸福的反面來談幸福,可能給了我們一種新的論述方法:即否定人生可能符合這種生存的覌念,或者說,愚蠢和邪惡是不可戰勝的幸福。
我們姑且把戰勝愚蠢稱為智慧。
人生智慧的獲取和運用就可以定為幸福了。
如何獲得智慧呢?
首先就要善於學習。學習的渠道有兩條,拜師和讀書。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這應該是拜師的最好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認為,這些經驗已經講盡了學習的智慧,但是,運用則因人而異,千差萬別。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則千差萬別。雖然智慧相同,人們學習和運用的能力的差別是自然造成的。所以,愚蠢和邪惡才總有市場而不可戰勝。
幸福的人相對不幸福的人而言,不是物資的多少,而是戰勝愚蠢的多少。
從這個意義上講,幸福是戰勝愚蠢的一種感覺!
毛澤東說,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前題是,必須獲勝而不是為斗而斗的階級仇恨。
魯迅總結了一套阿Q精神勝利法。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幸福論,即認為外在的幸福遠不如內心的福祉。
無可置疑,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在於人的內在素質。這是由人的一切情感、慾望以及各種思想所引起的內心滿足的直接源泉,而環境對人生的影響則是間接的。所以,同樣的外部事件對不同的人其影響也就不同。甚至在許多外在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人們仍然生活在自己獨有的小天地里。
人最直接理解地是自己的覌念、感覺以及意志,外部世界只能夠在與生活有關的那些方面對人們產生影響,人們是按照自己所看到的方式於其中的世界來塑造生活的。
也就是說,幸福不是生活方式,而是精神的力量。
幸福與力量成反比:力量小的人幸福感反而多。反之,力量大的人幸福感反而少。這就是」知足者常樂」的道理。
阿Q相信生死有輪迴的道理,雖然他沒有留下後人,其精神傳遞不息,也就應和了」人生與生存相符合」的哲學系統。
精神的不朽,留給了人類一份幸福資源。
總之,人生不幸福。歷史才幸福---無論什麼樣的史記,都是人生的智慧。智慧的光輝照亮了幸福的覌念。
讀書是體驗幸福的精神享受。我寫幸福論,就是為世間留下一份幸福的感受。
推薦閱讀:
※朱身勇:婚姻幸福的秘密1
※做好女孩有什麼意義?
※你所理解的幸福是怎樣的?你會選擇怎樣表達你的幸福?
※一個自私的人是不是會更幸福?
※幸福是一種文化
TAG: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