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思維來化解矛盾
作為一個學法律的,看到這個題目,怎麼也得說幾句吧!哪怕是為了說而說。
既然說是法治思維,那麼也就意味著還有其它化解矛盾的方式,比如人治。化解思維的矛盾不同,代表著政治制度的不同。適應潮流的模式才能得人心,才能長久。在中國的歷史上,我們經歷過禪讓制、分封制、封建制等,但它們本質上還是人治的,強調權威對國家的統治,我們稱它們為「天子」,「皇帝」,「王」等。
但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這些制度和稱呼早已經成為歷史的符號,只是存在於歷史課本和影視劇中。當下,我們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一種民主共和制,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與之匹配的經濟制度,是市場經濟制度,與之相容的思維方式,則是法治思維。
法治思維,在深層次上涉及到我們如何看待權力以及權利。權力,它是屬「公」,是為治理國家而產生的。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放到家庭這個小的概念上來理解。在你的家裡,誰說了算,你可能會說你們家比較民主,大家都是商量著行事,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而且在不同的問題上並不一直都是同一個人說了算。但即便你們多麼的民主,討論的多麼充分,最終總會拿出一個意見,而並不是每一個人對這個意見的產生佔有同樣的比重。那個佔主導地位的人其實就是有「權力」的,只是我們不覺得這是所謂的「權力」。法治社會,依然會有權力,不然偌大的國家該怎麼運行。卻別不在於權力,而在於權力的運行方式,權力來源又是什麼。在真正的法治社會,權力應當來源於法律,並依法行使。
這個要求對我們國家而言很高,但也不可否認我們的國家現在是一個講民主、講法治的國家。你當然可以舉出很多的例子來反對我的結論,但請相信,那些其實只是個例。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易得性偏差」,就是我們越是容易接觸到哪些東西,我們就會認為這些東西就是你看到那樣,有很多。在網上,你會看到很多女司機出車禍的視屏,你就會認為女司機是馬路殺手,但是你忘了,論司機,還是男性多啊;看新聞聯播,感覺國外經常發生爆炸事件,覺得國外很不安全,因為新聞聯播每天都是報道這些事情,除了這些別的你接觸不到,就會覺得國外真的如新聞聯播報道的那樣;有些人認為,老婆總是別人的好,因為熟悉了之後,發現對方有很多缺點,反而那些陌生人更有好感。
第二個就是「權利」,它屬「私」,是你個人的權利。作為一個行走的人,你應該明白自己享有哪些權利。比如我們憲法規定的,言論、出版、結社等權利。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民法對權利的保障。比如,我們可以隨意支配我們的水杯,其它所有人不能干涉,這叫物權。當有人損壞我們的水杯時,我們有權基於《物權法》的規定對其享有物權請求權,要求他承擔賠償責任。你天生有才,20就寫了一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書,那麼你對它享有著作權。有出版社未經你允許擅自出版發行,它就侵犯了你的著作權,你可要求其銷毀侵權複製品、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這是知識產權請求權。除此之外,我們還想有債權、身份權、人格權等等。法律賦予不僅僅賦予你權利,還要保障你的權利。如果你能時刻意識到這個問題,那麼可以算上是一個有法律意識的人。法治思維,你可以簡單理解為,當你在與他人發生矛盾或者產生糾紛時,你能想到訴諸法律。不是在別人欠錢不還時,去堵他家門口(雖然有時候,這樣的方式可能更有效);不是別人打傷了你的腿,你又找人打折他的胳膊;更不是殺人抵命的簡單直接等等。出了問題,第一時間能夠想到法律,這是法治思維的一個表現。
你可能覺得這無關痛癢,其實這裡的區別很大。
選擇法律,意味著你相信法律,哪怕你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亦或者你只是你最後做出的無奈選擇,但它的意義絕不止於此。當你準備好訴狀去法院起訴的時候,你其實也就選擇了法律(至少在表面是如此),選擇了國家的「公力救濟」,而不是自己一個人想辦法的「私立救濟」。這背後反應的問題其實是你所在的這個國家,還是能夠看到希望的。因為它為弱勢的群體提供了最後的保護手段,而你最終也選擇了它。都說,司法是社會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前提是這道防線你要用上,否者它什麼也不算。怎麼用?就是選擇它,走進法院。
不選擇,那可能意味著你對法律一無所知,你對國家的推行法治的決定存有懷疑,依然相信現在的中國依然是一個人治的社會,社會上其實沒有公平正義可言,還是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生存法則。可以想像,如果在你窮盡了所有的方法,依然不能解決問題時,還是不願意給法律一次機會的話,那你在這個國家的生活會有很積極地去奮鬥嗎?畢竟,在你的眼裡,這還是一個關係社會,有什麼都不如有一個好爹。
以上這些其實是用法治思維化解糾紛的第一步,因為如果咱們都不相信法律,那麼又何談用法治思維來化解糾紛。如果做到了這一步,其實後面的問題就會好談很多,懂法的人跟相信法律的人的溝通,我想,應該會是比較順暢的。所以,普法很重要。
其實,還有一個不得不談的問題,即便是法治思維,那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這個問題,就現在的我而言,還做出到在這裡學點什麼。
用最為庸俗的形式結尾,做一個呼籲,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法律,哪怕僅僅是用來做談資。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法治思維?
推薦閱讀:
※【思維模型】查理·芒格113個思維模型之1-5
※SAP那些事-職業篇-10-顧問最重要的思維方式
※高效率讀書方法
※杜克大學老師畫了14幅漫畫,詮釋了每一個真正受過教育的人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
※濃縮型思維vs發散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