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喝點「熱」水,我可都是為了你好哇
今早起來看到一個非常驚悚的話題。
提問:世界上有哪些類似百草枯的邪物?
一個人回答:熱水。
答主不惜以自己的姥姥姥爺舉例,告訴大家常喝熱水的危害。當然,這裡的熱水特指「過熱的水」,也就是「燙水」。
我們平時喝的水都太燙了?
喝熱水和食道癌有聯繫?
看到這裡我不禁心裡一慌慌。雖然我平時不大有喝熱水的習慣,在我身上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接滿滿一杯熱水,等到想起來喝的時候一摸,已經涼涼了。。
但是腦海里瞬間浮現出家裡不少親友剛燒開一壺熱水,倒進杯子晃兩下,再稍微吹上幾嘴,就開始噸噸噸噸喝下去的情景…
嚇得我急忙準備在家庭群里通知一下:
專家說了,喝太熱的水容易引發食道癌
為了您的生命健康
請遠離「熱」水!
等等,這顯然不符合本少女尊重事實相信科學的價值觀,萬一危言聳聽怎麼辦?相關調查論證在哪裡?
雖然我對醫學的認知水平還停留在白加黑黑白片不吃反的階段,但是查資料還是會的呀,我相信專業人士一定對此有過研究。
根據網友的留言我找到了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官方網站,並查找到了他們官方給出了致癌物清單。
IARC把所有致癌物按照致癌程度由高到低分為1 類、2A 類、2B 類、3 類、4 類。
在2A組,即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組別里,我們可以看到
「very hot beverages at above 65℃(drinking)」
「65℃以上非常熱的飲料」赫然在列!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直接飲用一杯超過65℃的飲料,是有可能致癌的!
啊哈?怎麼致癌的?
@丁香醫生:熱飲致癌源於其對食道黏膜的損害。由於人食管對溫度沒有口腔那麼敏感,所以日常吃燙食喝燙水時,因為怕燙到嘴,會趕緊吞下去,但實際上食管粘膜是會被燙傷的。
食管會自我修復被燙傷的部分。但是食管在長期反覆「損傷-修復-損傷-修復-損傷」的過程中,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會越來越多,就會引起食管粘膜的慢性創傷和炎症,最終就有可能導致食管癌的發生。@知乎用戶Samuel:因為熱水會損傷食道黏膜,損傷後需要修復,而即使在無外界致突變源的干擾下,人體本身也會不斷發生基因層面上的錯誤,多次損傷修復的過程會大大增加突變數量,從而增加癌症風險。食道粘膜沒有口腔粘膜敏感,感覺不到燙傷,但是實際上傷害是存在的。
在我們身邊可能都有這樣的老人或朋友,他們堅信熱水養生,但是由於自身感覺器官退化而不自知,養著養著就變成直飲燙水,最後日積月累導致不可逆轉的危害。
說到熱飲致癌,網上類似於這樣的言論還有很多,但我們千萬不能由此得出結論說:食道癌就是愛喝燙水導致的。癌症的攻克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難題,如果愛喝燙水就會導致食道癌,不喝燙水就不會,那前線的科研人員都不用繼續研究了,直接號召全民喝溫水治癌症不就行了。
愛喝燙水≠食道癌,食道癌≠愛喝燙水
我查閱了一些與食道癌相關的文獻,目前只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食道癌的發病有很多因素,而飲食溫度過高,確實是增加食道癌發病風險的潛在危險因素。
「吸煙、過量飲酒、蔬菜水果攝入量低和社會經濟地位低等均可增加食管鱗癌的發病風險;此外,飲食溫度高、食用腌制蔬菜等也是其潛在的危險因素。」
▼那麼問題來了,我咋知道我喝的水溫度合不合適?
已知成人正常的口腔溫度是36.5~37 .5 ℃ ,如果舌頭能感覺到溫熱,那就是40多度的合適溫度,而舌頭能承受的極端溫度是60℃左右,超過這一界限就會覺得燙嘴、燙得疼。如果喝進去感覺到很燙嘴,這時候趕快把水吐出來就好啦,盡量不要想著避免舌頭燙而儘快咽下去,食道雖然不會像舌頭那樣敏感,但是傷害仍然是存在的!
熱水如此,火鍋麻辣燙也同理,只要是溫度過高的飲食,都對健康有著一定的危害風險。
一想到我坐在火鍋桌上大快朵頤的情景,不禁陷入了沉思…算了,不吃火鍋是不可能的。但是鑒於還是夢想活到500歲,所以下次還是吹上幾嘴再吃吧
(夾慢點,等等我撒…)
經過這麼一番調差取證,也終於可以安心的轉發擴散告知家人了…
還有啊
由於現在全網反直男癌思維的行為是愈演愈烈
關心別人時說「多喝熱水」太容易遭到吐槽嫌棄
那下次不如嘗試說:少喝「熱」水算了…
橫豎是個死
不過我可都是為了你好。。。
——End——
推薦閱讀:
※只喝茶,不喝白開水這樣好嗎?
※越來越胖,和垂體瘤有關係嗎?
※分享我的拔牙經歷及注意事項
※為什麼有的老人越運動,疾病越多?
※得了乙肝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