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中藥材藥性的大統一理論,就是陰陽五行數理模型
一直以來,在中醫界有一個很大的歷史謎題,就是古代的人怎麼歸納出來的藥性,怎麼樣才能夠編寫出來經久不衰,至今實用的藥材指導教材,比如經典的《神農本草經》。
在後來的《傷寒論》是關於用藥組方的醫書,是用來指導治病的。
《黃帝內經》等經典醫書,就不必說了,總之一個字:神奇!
我們就想想當初這個藥材的性味歸經是怎麼做到的,很多搞藥學研究的人,站在科學的角度理解是不可能的。
比如:甘草,
味甘平。
主五臟六府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解毒。久服輕身延年(《御覽》引雲一名美草,一名密甘,《大觀本》,作黑字)。生川穀。
《名醫》曰:一名密甘,一名美草,一名密草,一名蕗(當作蘦)草,生河西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日除日,采根暴干,十日成。
案《說文》云:苷,甘草也,蘦,大苦也,苦,大苦苓也;《廣雅》云:美草,甘草也,《毛詩》雲隰有苓,《傳》雲,苓,大苦;《爾雅》云:蘦,大苦;郭璞云:今甘草,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黃,有節,節有枝相當,或雲蘦似地黃,此作甘,省字,蘦,苓通。
在《全國中草藥彙編》中是這樣描述甘草的,
性味甘,平。
歸經歸心、肺、脾、胃經 。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葯。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就性味而言,一脈相承於《神農本草經》的記錄,味甘性平。
根據《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中的論述: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熱勝燥,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濕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其實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甘平的性味,決定了甘草的歸經方向,肝入脾胃,這沒有問題,旺土生金,可以補肺氣也是沒有問題。
在《輔行訣》中,甘可以化苦,甘草屬於土中木,木生火,所以甘草還有補心的功效。同時,肺脾同屬太陰經,心脾經相連,等因素的綜合考慮,還有一個途徑,就是古人是通過直接觀察得到的結果,這個論斷現在聽來還是比較玄乎,我們盡量從邏輯上可以說得通的一個方面來解釋。
當然歸經還有更加複雜的系統。
整體上,要注意一個大原則,就是古人在藥性分類上,緊密的採用陰陽五行的大統一理論,作為指導的數理模型,來給藥材做定性分析的。
比如,古人已經充分的歸納了中草藥的性味形等的五行關聯,有如下的口訣參考:
大地生草木,性用各不同。
前人相傳授,意在概括中。
生毛能消風,黏泥拔毒功;
中空能利水,有刺能排膿;
莖方善發散,骨圓退火紅;
葉缺能止痛,蔓藤關節通;
色紅主攻瘀,色白清肺宮;
味苦能瀉火,味甘可補中;
酸斂澀止血,辛散咸潤融。
病魔相煩擾,葯到遁無蹤。
最是辨形色,妙用自無窮。
採藥貴時節,根薯應入冬;
莖葉宜盛夏,花在含苞中;
果實熟未老,核熟方有功。
這裡說的這些,只是歷史長河中古人的中醫院大智慧中的一粟而已。
其中的原理,充分的應用到五行的數理體系,五色,五味,採藥季節,果實的成熟度等等,彰顯古人的大智慧。
同樣的藥材,長在山坡的陽面,或者長在山坡的陰面,功效都有不同,用法都很微妙,現在的中醫學很少研究這個。
因為五臟六腑的五行陰陽也做了模型定義,這是一套完整的系統。
在藥材的大方向上,做定性分析記錄已經沒有問題了,剩下就是定量分析了,就同樣的藥效方向,力度的強弱,毒副作用的大小問題。
比如,在消除咽喉腫痛方面,崗梅根的效果遠大於板藍根,而且崗梅根的副作用也是非常小,這就涉及到定量分析的問題。
其實古人在研究藥材功效,性味歸經,所採用的數理工具,遠不止本文說到的這些,再說下去,就超出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理解的範疇了。
比如,人打坐的時候,可以感覺到藥性的經絡走向,非常明顯。
人體的功能本來很強大,強大到我們想像不到的程度,障礙我們的只是我們的觀念。
本文由隱士申子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推薦閱讀:
※中醫為什麼會落後於西醫?
※鴻茅藥酒:極其拙劣的質控指標
※中醫入門途徑
※意境優美的中藥名
※了解過敏性紫癜癥狀,中醫西醫如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