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硬核向)以八旗陣亡將領為依據點評明末英豪(2)

首先說聲抱歉,由於工作後的時間原因(其實主要是我懶以及戰錘/鋼4/群星更新太頻繁),所以說好的第二篇拖了這麼久才出來,不過這段時間也做了一定程度的修訂和增補工作,總名錄增加為324人。

前言:

1、由於本文點評的是明末英烈,而孫可望、洪承疇、吳三桂,姜鑲,金聲桓雖然也對抗清做出了一定(甚至是相當大)的貢獻,但實在談不上「英烈」二字,因此本次暫且不錄,日後會單開一章闡述。吳三桂麾下的馬寶、吳國貴、王屏藩,鄭經手下的劉國軒等三藩之變時期的將領同理。

2、有一點頗令人無奈,明弘光時期以後的勝仗屈指可數,而且基本被上一篇文章的兩位雙子星包攬,因此對戰鬥的點評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除了一個無可爭議的例外)有也只能說是對「重要」戰役的點評乃至戰略形勢的點評,而非「經典戰役」的點評。

3、再強調一遍,本文僅提供一個相對「確實」的評價角度,並不能完全以此為依據評判歷史人物,有相當多人物與綠營、反正前偽軍的戰鬥結果都少見於史籍,如大明宣國公焦璉,是舊明軍隊中少見的勇武大將,卻因為交手對象主要為李成棟和孔有德部,因此對八旗的戰果不彰。

下面進入正題

1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

戰果統計

義軍指的是雖然打著大明旗號,但是並不接受大明中央政府或者強力軍頭(如姜鑲勢力)的直接管轄,軍隊的組織和管理基本靠自理,但配合明軍作戰的廣大勢力。換言之,其絕大部分成員可謂是普通群眾的「人民」。

相比於正規軍,他們訓練鬆散、裝備低劣,然而其戰果相比大明各路官軍卻是熠熠生輝,足以讓史道鄰汗顏,何騰蛟蒙羞。各路義軍共擊斃八旗有據可查的將校50名,其中滿八旗31名,蒙八旗3名,漢八旗16名,擊斃散秩大臣1人,都統1人,護軍參領、參領4人,3品及三品以上的高官共擊斃10名。

經典戰役

這場戰役只有一個名字,叫「敵後抗戰」或曰「人民戰爭」,很多戰鬥甚至都讓我無法詳細歸類,但是不論是叫得上名字的「江陰」,還是叫不出名字的戰鬥,都當得起「氣壯山河」四個字。

江陰之戰,此時大明文臣武將降清者多如過江之鯽,投降軍隊的總數竟超過滿清南下初始軍隊的兩倍,江陰人民在一介典吏的帶領下,竟然抵抗清軍數萬大軍重重包圍三個月之久,造成的傷亡甚至可能超過之前清軍南下傷亡的總和,為魯監國和隆武政權吸引了相當的火力。以致清方自己都感慨,若是江南座座城池都如同江陰,自己也得不了天下了。

在山東,榆林軍踏著梁山好漢曾經的足跡活躍在青州南北,兩度逼迫滿清在東昌府和曹縣出動大軍圍剿以保障運河交通線的安全,更是活捉並處死了可與秦膾齊名、以漢人身份率先提出「剃髮易服」的大漢奸孫之獬。

在山西,姜鑲起事後,民眾紛紛響應,不到一月全省除了駐紮了重兵的太原等要塞外,幾乎全部被義軍收復,並迅速蔓延到河南、陝北。多爾袞原以為起義的核心不過是姜鑲一部兵馬,只要派重兵隔斷姜鑲駐守的大同,其他義軍自然很快作鳥獸散。沒想到包圍姜鑲的同時,外圍的義軍卻愈演愈烈,而他們對前來鎮壓的清軍抵抗之劇烈也遠遠超乎多爾袞的想像。不得已滿清只得在山西逐步加碼,除英親王阿濟格、敬謹親王尼堪領軍圍困大同外,端重親王博洛、承澤親王碩塞、多羅親王滿達海、多羅郡王瓦克達被陸續派往山西,而以上任何一位都是之前獨自領軍的方面大員。而為了避免起義從陝北波及到整個關中,多爾袞甚至不惜縱虎出籠,重新起用被半冷藏的吳三桂,以分擔兵力上的捉襟見肘。多爾袞本人親自赤膊上陣,兩度親臨山西前線,甚至督促滿軍強行投入損耗極大的攻城戰。花費了一年時間,才勉強將各路義軍鎮壓下去,而代價則是軍隊戰鬥力極大的損耗,此戰後滿清方面在入關後第一次出現了需要嚴肅懲處軍官臨陣脫逃行為來約束紀律的行為。

在關中,在甘肅,在英霍山,在四明山,在安吉,甚至在天津,滿清入關的前六年,民眾反抗的烽火幾乎無處不在,真可謂是「青山處處埋英骨,男兒何須裹屍還」。

貢獻點評

事實上,即使這個榜單也僅僅點出了義軍的一部分貢獻,他們和各路綠營軍的戰鬥,和各路反正前軍頭的抗爭,都已經成了事迹留存史冊已屬不易,數字考訂幾乎不可能的狀態。

以明弘光朝在內各路小朝廷層出不窮的昏庸、腐敗和內鬥,本身是絕不可能在滿清的赫赫兵鋒下存活的,官軍與綠營漢奸軍尚能有所拉鋸,可「真正滿洲」一旦出馬,甚至是極少量軍隊出動,數萬明軍就紛紛作鳥獸散,而滿清入關後也確實只有極少數將校是被正統的大明官軍所殺。

與之相對的,至少在入關前6年,正是各路義軍的層出不窮,才使得滿清除了動用綠營維持秩序外,不得不屢次將八旗軍隊調往統治腹地進行治安鎮壓,這才是明廷屢屢得以逃出生天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親明封建文人自己吹噓的被自己「感化」的李成棟、金聲桓、姜鑲之類的軍頭「反正歸來」。事實上,以李成棟為代表的有奶就是娘類型的軍閥頭子,之所以投身抗清事業,固然有被複明志士的愛國情懷所感動兼與滿清統治階層分贓不勻的結果,但我認為更主要的原因,是民眾的反抗讓清廷的統治風起雲湧、很不穩固,使軍閥們在判斷局勢後認為滿清並無天命、人心尚在大明,才決心反正歸明。

即使各路軍頭反正歸明,但依然十分依賴義軍的配合而不是相反,以姜鑲為例,之所以能在大同支撐大半年以上,固然有所屬軍隊為舊明宣府精銳,大同為軍事要塞城池牢固的原因,但外圍義軍在大同周邊屢屢活動,甚至數次派出大軍為姜鑲解圍使得滿清軍隊顧此失彼有很大關係。

可以說,滿清入關前6年各路民眾組成的反抗義軍才是八旗主力的主要交手對象,甚至是比大順、大西余部更令滿清忌憚的存在,從八旗陣亡名錄上也可以看出,順治六年以前八旗將校共陣亡120人,其中47人為義軍消滅,無論從任何方面,大明的義軍們才是那個階段抗清戰爭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大順軍敗退後,北方民眾再未誕生出自己的領導核心,起義的領導權往往在發展一段時間後被舊明鄉紳勢力奪取或者被各類軍頭遙控。而滿清則採納以侯方域為代表的各路鄉紳的意見,充分放任忠於自己的舊明地主勢力發展團練武力「剿匪」,同時推行保甲法管制人口。上層的軟弱動搖(還是以山西為例,滿清在攻破大同後,瘋狂的屠殺嚇壞了部分原本支持起義的鄉紳,於是他們紛紛綁了本地的義軍領袖向清軍乞降),下層的空間被擠壓,也使得民眾的力量爆發而不持久,終於在長久的屠刀下不能支撐向滿清屈服了。然而抗爭並非毫無意義,明廷雖然腐朽不堪,但是義軍們爭取的時間讓大西和鄭明殘餘勢力在分別總結了左傾激進主義和右傾投降主義的教訓後,逐步成長起來,成為抗清運動新的領導核心和中堅力量。

2 劉文秀

戰果統計

作為大明的南康王、蜀王,劉文秀共擊殺八旗將領17員,其中滿八旗2員,蒙八旗2員,漢八旗13員,雖然真正滿洲的擊殺並不多,但是對吳三桂部的殺傷,他應該是最大的,光三品以上的高官就消滅了12個。這是他獨特的履歷造成的。事實上,他對吳三桂部的殺傷應該遠超圖表所列,否則難以解釋表中吳三桂部為何全是輕車都尉以上級別的傷亡。但是由於吳三桂部後來反清失敗,除了順治實錄中有幸記錄的此次對吳三桂陣亡部將的大肆封賞,吳三桂為虎作倀期間部下的大部分傷亡記錄均散失無考,晉王磨盤山之戰中吳部的傷亡同理。

重要戰役:保寧之戰

從勝仗的角度,其實更應該拿敘州之戰來說,但是由於保寧之戰的爭議更多,因此我決定還是談一談我眼中的保寧之戰。一直以來,由於後世王屏藩成功在保寧擊退了清軍,還順勢奪取了漢中,有這個成功的參照,劉文秀在保寧城下的作為一直被史家黑的不成樣子。顧城先生也延續了這種觀點,並對劉文秀在敘州之戰勝利後該有的舉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暫棄保寧於不顧,專註經營成都。

但我斗膽提出一些不同意見,顧老畢竟是史家,不是軍事家,我斗膽以鍵盤軍事家的身份看看這個問題。第一、王屏藩和劉文秀背後的物質基礎是不一樣的,王屏藩部背後是完整的四川省的支持,吳三桂也對川陝戰場寄予厚望,多次抽調軍隊支援王屏藩,甚至為此拖延了大軍進攻江西與耿精忠會合的腳步,而劉文秀背後的資源是有限的,孫可望在1652年的部署依然是以湖廣戰場為最優先;第二、從戰前的局勢上,劉文秀其實比王屏藩還有利的多,請注意在敘州戰場被俘後被殺的白含貞,在當時吳三桂部內的地位極高,乃是獨領一軍的統帥(吳三桂部降清後也仿造八旗體制建立王府親軍,編製上下設兩旗,白含貞正是其中一旗的都統),而表中標記為保寧之戰陣亡的將領很多其實是戰死在敘州(是由於清方自己記敘不分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不下決心「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從心態上,劉文秀當時其實更需要勝利,王屏藩攻打漢中時,正是吳軍全盛之時,自然有和莫洛慢慢對峙下去以托待變的餘裕,而劉文秀其時還並不知道李定國在衡陽取得了勝利,而之前滿清的無敵神話已經快延續了二十年,漢人太需要一場徹底的勝利了,所以他更迫切地希望求勝;第四,保寧的地形也更有利有殲滅戰,保寧四面環山,只有一條道路與漢中相通,而出了保寧往南,地形起伏不大,很快就能殺到重慶,是一個典型的攻擊重於防禦的據點。從地形上看,這甚至是明方唯一一次能消滅滿清一個重兵集團的機會,湖廣戰場雖然可能重創清軍,但是想包圍清軍除非清軍將領都是傻子。倘若此時放走了吳三桂主力,他們以漢中為後盾,從保寧出發騷擾川西平原,蜀中依然不得安寧。

綜合起來,假如你是劉文秀,你在保寧戰前得到的情報是:我軍後勤難以持久,利於速決而不是持久,我軍之前在敘州和重慶都給了敵軍以重創,甚至有可能已經被我軍消滅了三分之一,敵軍困守難以逃離的孤城,而整個漢人都需要一場大勝,請問你會如何抉擇呢?至少我認為,從戰略上,我會和劉文秀一樣,選擇賭一把。

但是,在戰術上,劉文秀的實際指揮讓保寧戰役成了一場災難。大軍背河進攻在高處的保寧城,關鍵地段交由戰鬥力較差的原明軍保護,撤退時慌亂中把過橋的繩子砍斷了,結果留在對面的大軍與指揮系統分割後徹底崩潰。結果就是副將王復臣陣亡,6萬明軍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二,在重慶接應的白文選只收集到2萬殘軍。但這一仗,也讓吳三桂深深忌憚,之前雖然歷經松錦、一片石、鎮壓陝北等大戰,但唯獨對劉文秀部評價為此生未遇如此之勁敵,而在孫李內訌之前,吳三桂也確實未再大舉進攻過四川。

人物點評

事實上,通過對保寧之戰的分析,劉文秀的優缺點就已經十分明顯了,他在戰略上的眼光十分獨到甚至是老辣,但是自身的戰術操作跟不上自己的戰略規劃。後來的常德之戰,其實也是保寧的翻版,水陸並進的構想很好,然並卵,戰術上水陸兩軍因為速度而脫節,結果又把大將盧名臣送出去了(當然,這也和他保寧後心態就不好有關)...晉王則是和他相反,戰略規劃其實不強甚至可以說非常一般(守衛雲南時的部署相當有問題),但是在戰術上,他想做什麼能不能實現是一回事,但一定能讓軍隊完成他預先的部署,而且意志非常的堅強,衡陽先敗後勝,磨盤山在一片崩潰中的絕境反擊,在雲南緬甸始終不改初心。

事實上,劉文秀的地位對他並不是十分合適,他更適合大戰役的參謀指揮,而非具體的戰場指揮官。收攏孫可望舊部,去世前看出李定國守不住雲南,提前為朝廷規劃入蜀方略都證明了他的戰略眼光。大西最黃金的組合應該是楊畏知負責對接朝廷,孫可望專註於後勤和生產,劉文秀負責戰略規劃,李定國負責落實,當然這在大西實際的政治架構中是完全不可行的,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3 李自成

戰果統計

大順皇帝李自成,在登上皇帝位後,共消滅八旗17名將佐,其中滿八旗12員,蒙八旗4員,漢八旗1員,高級副都統一員。說實話,我說句得罪順粉的話,這個表現,(雖然沒算李過的戰役)其實對不上大順集團的體量,而李自成在一片石之前和之後的很多決策,是需要為此負責的。

重要戰役:山西之戰(前、後)

從對滿清的打擊來看,明明一片石之戰最大,為啥要說山西,因為大順在一片石和後續的潼關出現的所有軍事上的惡果,幾乎都是因為對山西的處置失當造成的。

第一、大順在崇禎十七年對山西的掃蕩中,面對原以為會有惡戰的明軍宣大集團的投降沖昏了頭腦,不僅沒有按原計劃掃蕩山西後觀望時局而是直取京城,而且對原明宣大集團未做有效的改編。有人說是擔心宣大集團的反叛,拜託,大順你們是去造反的啊,你聽說過TG怕傅作義造反於是為了安撫傅作義更改自己大的戰略規劃嗎?宣大集團該殺的殺,該換的換,姜鑲架空成一個光桿吉祥物才是那段時間大順最急切要做的事,而不是急著上京。

第二,大順在兵敗撤出京師後,面對山西暫時的地方反叛困難,李自成選擇主力收縮回關中,山西沒有留劉宗敏級別的大將率領重兵鎮守,結果晉北防線被反叛的宣大集團輕易打穿進而導致整個山西防線崩潰,也使大順的關中、襄陽兩大兵團更加呼應不靈。可事實上,從後來姜鑲之變的情況看,山西如果經略得當,足夠大順和滿清周旋一年以上,足夠做大的戰略調整。

正是這種天下看似近在眼前,但集團內部依然有所欠缺時表露出的急躁和操切,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冷酷地葬送了順軍看似觸手可得的勝利。

人物點評

我覺得吧,闖王這個人物既不要因為他的階級色彩把他污衊成全身都壞的流膿的壞蛋,連對順軍抱有極大惡意的明史都承認他生活簡樸能與部下共甘苦同患難並不是一無是處;但也不能因為他的階級色彩,就認為他是毫無錯誤的完人。

大順的最終失敗,根本原因固然是得不到舊明最腐朽墮落的地主階層的效忠,以致一片石一戰敗,就迅速丟失除關中、襄陽外幾乎所有地盤的控制權,這些勢力快速投入滿清手中,再配合明「恰到好處」的「聯韃滅寇」戰略,力量此消彼長下最終被絞殺。

但是李自成本人在崇禎十七年不能抗拒「速勝」的誘惑,一片石後又不能理性地分析當前的情況,並作出合理的決策,無疑大大加快了大順勢力喪失明末舞台主導權的進程。而他在湖廣輕赴險境導致的意外身亡,也使得喪失了領導核心大順集團並沒能在抗清事業中發揮出應有的力量。

剩下的 還有 李過、李來亨、陳六御、張獻忠。想了想還是單開一個章吧。

相關閱讀:(偽硬核向)以八旗陣亡將領為依據點評明末英豪(1)


推薦閱讀:

深夜痛悟:多少只「加班狗」,是在「迎檢」?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今日下水,軍委副主席出席下水儀式並致辭?
中國為什麼不建造更多的核潛艇?
近代步兵武器淺析—三八式步槍
如果朝鮮半島再次爆發戰爭,中國志願軍還會介入嗎?

TAG:明朝 | 軍事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