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慢慢讀唐詩之飲馬長城窟:李二與楊二

李二,指李世民;楊二,指楊廣。這兩位都排行第二,按隋唐時代的風俗,是可以簡稱為李二楊二的(晚唐皇甫冉就曾寫過一首《問李二司直所居雲山》)。

《全唐詩》開篇,是李世民詩,第二首即為《飲馬長城窟行》: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jiǒng)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pèi)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zhēng)。

絕漠干戈戢(jí),車徒振原隰(xí)。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台凱歌入。

譯文:塞外風聲悲愴而又急切,交河上已經結冰。茫茫大漠上沙丘綿延起伏,便如大海上的重重波濤,千里陰山,盡在大雪之中。

將士們戍守在那遠遠的、高高的烽火台上,(遠遠望去,只見那)層巒疊嶂,節節高起。(行進的軍隊,)旌旗在風中悠悠飄揚,將士們飽飲戰馬,越過長城邊塞(準備作戰)。

寒冷的沙灘上,馬蹄印跡連綿不絕,而北風勁吹,吹斷了邊塞上傳來的樂聲。胡地沙塵掃過彷彿冷玉砌成的邊塞,羌笛聲應和著那行軍的銅鉦,如有韻律。

在茫無人跡的大漠之中行軍,將士們都將兵器收藏了起來,只有戰車隆隆,駛過(交河畔)低濕的原野。(此時)都尉們自龍堆返回,將軍們自馬邑凱旋歸來。

(接到捷報,主帥的)旗幟揚起,(命令軍隊停止前進),(大軍行進時揚起的)塵霧停歇靜止下來,在石碑上鐫刻勝利的戰果,功名永立。邊荒之境只要有(我)一名將士戍守,朝堂上便可靜待凱歌告捷。

此詩作於貞觀二十年(646年)九月駐蹕靈州之時。論者多以為,此詩描繪的是李世民率軍平定宋金剛之亂時所見的沙場悲壯景象與戰爭進程:「(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眾趣龍門關,履冰而渡之」,濡筆馬上而作。

李世民之前,以《飲馬長城窟》之名為詩者,漢詩有二:其一為漢樂府民歌,寫遠行之人與家中等待之人的相互思念;其二為陳琳詩,寫邊塞戍卒和閨中思婦遙相對答,大致都可以歸納入哀怨樸素風格的婉約派。

顯然,李世民的這首詩,雖是同樣的詩題,但個中情感及風格,卻與此大不相同。

因此論者以為,其淵源更應追溯到楊廣的《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聶永華:「從構意結篇、氣度格局而言,李世民此詩顯然是仿習隋煬帝楊廣的同題之作。」):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

豈台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

詎敢憚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秉武節,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摐(通「撞」)金止行陣,鳴鼓興士卒。

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緣岩驛馬上,乘空烽火發。借問長城侯,單于入朝謁。

濁氣靜天山,晨光照高闕。釋兵仍振旅,要荒事萬舉。

飲至告言旋,功歸清廟前。

譯文:肅殺秋風初起,大軍遠涉萬里,去往何處?要往那大漠邊荒之地修築長城(以此為據點遠征塞外、平定天下)。

這並不是我有此智慧,而是聖明祖輩們立下的國策。這樣的長遠國策,可以使億萬百姓從此安居樂業。

因此我不敢懼怕勞苦焦慮而高枕安卧於京都之中,於是親自率軍出征。

(行軍途中,只見)山嶺河流交錯,時隱時現,原野茫茫,走了許久也不見盡頭,彷彿曠遠無邊。軍隊聽著鳴金停下行進,聽著鼓聲整隊出發。

無數的戰車與戰馬賓士而過,遠遠只見萬千旌旗飄動,前往長城下飲馬歇息,繼續前行。塞外秋色昏暗,秋雲陰沉,重霧遮掩了月色。

遞送軍情的驛馬在山崖上賓士,報告戰況的烽火有如在半空中燃起。詢問守邊小吏(長城侯,即在關隘道路上迎送賓客、偵察敵情的小吏),小吏稟告說這是單于(懾于軍威)前來謁見。

天山戰火已熄,晨光靜照高闕戍。雖然不需征戰,軍隊仍要枕戈待旦,只因邊塞初定、諸事皆待籌備。

待到凱旋而歸,告祭宗廟後,再行設宴慶功,慰勞將士,賞賜功臣。

有人認為此詩作於公元609年(大業五年)隋煬帝楊廣西巡張掖之時。也有人認為,此詩是公元612年(大業八年)隋煬帝楊廣率軍百萬,親征遼東時所作,此次用兵,於當年八月無功而還。

李世民與楊廣的家世個性才華經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楊廣和李世民的父親李淵還是姨表兄弟(李淵的外祖父獨孤信有三個女兒作了皇后,分別是北周明敬皇后,李淵生母元貞皇后,這兩位是追封的,還有一位是隋文帝的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楊廣的生母)。故而有論者說,對李世民而言,楊廣就如同一個鏡像,反對立他為太子的人,最有力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和楊廣早年的諸多相似之處;登基之後,李世民對自己暴烈脾氣的強行按捺,其中也有不願讓反對者言中、重蹈楊廣覆輒的原因。

二人的政治聲名,相去甚遠;在文學史上的聲名,也大不相同,不過高低位置,恰好相反。論者雖評價李世民此詩於當時盛行的宮體詩之外「洞開了新的氣象」(周唐),堪稱「唐初大雅」(蔣仲舒),但也認為,楊廣之作「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艷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兩相比較之下,論者以為:「楊廣之作共30句,雖沿用樂府舊題卻融入了早年征戰生活的實際體驗,寫得蒼勁宏亮,意脈靈動,氣宇軒昂。李世民則凝縮為12句,以密集的傳統語彙聯綴成篇,『類書化』傾向十分明顯,詩意雍蔽滯塞。因此,與楊廣之作相較,李世民對傳統語彙意象的襲用,缺乏在敏銳藝術感受基礎上的融會與創新,藝術上顯得粗糙,缺乏和諧統一的風格。」(聶永華)

李詩與楊詩,的確差異甚大。

《全唐詩》中收錄李詩一卷,共計二十首,讀來大略皆如見大明宮之巍峨壯麗、工整嚴穆。或因李世民習于軍旅生活,故詩文亦嚴整如軍陣,具有一種肅肅然的堂皇宏闊?

具體到這首《飲馬長城窟行》,軍旅生活給李世民的影響,尤其鮮明。

「交河冰已結」、「塞沙連騎跡」等語,是親身體驗親身經歷才能夠抓住的細節(李世民另有一首《詠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遠。落雁帶書驚,啼猿驚枝轉。」其中前兩句尤見細節之真實)。如果缺少這樣的經歷,即使是李白,邊塞詩中也難以見到這樣真實與準確的細節描寫,而更多是想像與回憶中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遠望景象。楊廣詩中,同樣缺少這樣的細節描寫,軍陣氣象壯觀,但也更多是居高臨下的遠眺,這是帝王而非統帥的視野。

至於「紀石功名立」一語,李世民更是直接將己身代入,勒石燕然山,這大約是每位北征將帥共同的理想。

李詩是身經百戰的統帥之作,隨著李世民這位警惕又自信的軍事統帥的視線,我們看到的是戰場的天時地勢、敵我雙方的動靜與留下的痕迹,以及戰勝之後的昂然四顧、凱歌而還。

楊廣詩存世44首,其中最著名者,其一為《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其二即是這首《飲馬長城窟行》。

楊廣詩集中,兩種風格的詩作都不在少數,論者稱「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單就詩文而言,的確可稱「混一南北」。

這兩首詩的意境,大不相同,大致說來,一首寫江南之春光明媚,一首寫塞北之行軍壯觀。然而細究起來,又都有一種氣韻流動、壯闊宏遠之美。

《春江花月夜》自不待言:江平如鏡,花開似錦,生機盎然,似靜實動;流波與潮水來來去去,星光與月色生生滅滅,似無止境,似有深意。

而讀《飲馬長城窟行》,則如見鏡頭飛速推移,一氣呵成,將千軍萬馬的萬里行程,貫穿全篇的帝王視野,濃縮在短短一詩之中:

秋風蕭瑟,萬里遠行。

遠行將去往長城,那是前聖所樹的萬世之策,是億兆生民的安居保障。

沿途山川與原野在視線中起伏飛逝——在此必須將「山川互出沒,原野窮超忽」一句,粗筆加黑。這是我們今天坐在高鐵上眺望窗外時司空見慣的景象,大軍行進,自然無法達到這樣的高速,但詩人的想像,可以彌補速度的不足,於是視野之中,山川原野,逝去如飛。

長城在望,馬嘶旗動,奔騰如潮水。千乘万旗的奔騰,是何等壯觀洶湧的景象!如在眼前,極目空闊,雄師偉業,盪人心魄。

夜宿關山,軍營靜寂,卻有烽火騰空而起,告知遠來朝謁的單于將至。

中間無數細節以「事萬舉」一筆帶過,轉眼又已奏凱歌於廟前。

這是詩人與帝王的意氣風發、排空馭電。

李詩則是百戰統帥的嚴整感言。

附:找了一張《英雄》的劇照,大概可以對照著想像一下「千乘万旗動」的景象。

0,"?_?ls


推薦閱讀:

《唐詩三百首》學習筆記(9)
當你覺得世事艱難的時候,就去找一群雞。
慢慢讀唐詩之詩如其人(2):武則天
繹如學詩——孟浩然《宿建德江》
繹如學詩——孟浩然《春曉》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