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節儉是人的一種生存智慧——《道德經》人生三寶之三

□ 湖 山

儉是「慈」的另一種表現,以善待人稱之為慈,以慈待物稱為儉。只有慈愛萬物的人,才能夠做到儉用萬物。「儉」就是節儉、儉約、不浪費。老子認為萬物都來自於「道」,人應當節儉使用萬物,不可以浪費,浪費就是背道,背道就是違背了人類生存的自然規律。

一、「儉」是人類生存的基本原則

  老子把「儉」作為人生存的基本原則,為什麼要遵從這樣一條原則呢?因為萬物都是有限的,各種資源就這麼多,用一點就少一點,要讓有限的資源用得更久,就必須厲行節約,細水才能長流。前面出生的人不能太自私,要為子孫後代的生存著想。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許多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以能源為例,能源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資源,長期以來人們大量地開採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已經開始出現了能源危機。據估計,世界化石能源可維持的時間是:石油46年,天然氣65年,煤炭169年。地球花了46億年積累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人類只用了幾百年,就差不多開採殆盡了。

  現在人類一方面在尋找替代能源,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減少資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又在加緊爭奪能源,世界上許多衝突和戰爭,都是為了爭奪能源。美國發動的兩次伊拉克戰爭,就是為了控制石油資源。只有遵循儉用萬物的原則,人類社會才能夠可持續發展。

二、物盡其用就是「廣」

  老子說:「儉故能廣」,只有節儉,萬物的效用才可以發揮到最大。南京有一項金箔打造工藝,一克黃金錘打成18K的金箔,面積有1平方米大小,厚度只有0.1微米。金箔打的越薄,面積就越寬,這就是「儉故能廣」的基本道理。

  「儉故能廣」就是「物盡其用」,沒有一點兒浪費。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佔有量很低的國家,長期以來走的是一條高投入、高能耗、低產出的路子。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看見一家的鍋爐房每天都要倒掉很多煤渣,一些工人師傅就去撿煤渣,一個人一天能撿一袋子,這一袋子拿回家可以燒一天,有的人家甚至常年不用買煤,就用撿來的煤渣燒飯做菜。工廠浪費的能源,被工人們再利用了。

不僅是能源,現在世界上其它的許多礦產資源,也同樣面臨著枯竭。人們經過不斷的反思,意識到傳統的生產方式是不可持續的,於是就產生了循環經濟的理念。循環經濟就是一種物盡其用的經濟發展模式,它以資源使用的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為原則,從經濟活動的源頭就注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製造的產品和包裝容器能夠得到反覆的使用,盡量延長產品的使用期,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後,能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

  根據物質不滅定律,「垃圾只不過是放錯地方的資源」,21世紀中後期,再生資源將成為我們資源需求的主要來源。美國環保局確認,用從廢家電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採礦、運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可減少97%的礦廢物,減少86%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減少40%的用水量,節約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廢鋼材與新鋼材的性能基本相同。

  我去過江西的德興銅礦,這是亞洲最大的銅礦,每年倒掉的銅礦尾沙堆成一座山。銅礦附近有一個行政村,利用廢棄的銅礦尾沙為原料,辦起了加工廠,從尾沙中提煉貴金屬。資源回收再利用,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而且使這個村一躍成為上饒市最富的行政村。

三、儉能致富,富而好施才能廣

  「儉故能廣」的另一層意思是,人只有節儉才能廣盛發達。節儉是人的一種生存智慧,也是人事業成功,發家致富的吉祥之寶。韓非子說:「智士儉用其財,則家富。」聰明的人知道節儉財用,能節儉財用就不會匱乏,就可以積累財富,這樣家庭就會富裕。

現在有許多「月光族」,養成了肆意揮霍浪費的壞習慣,掙多少化多少,不夠化就啃老。這種人既不可能致富,也不可能成就事業,更談不上幫助別人。

香港影視業大亨邵逸夫先生,一生崇尚節儉。一位揚州的修腳師陸琴,多次到香港邵逸夫家中為他修腳,她對邵老最深刻的印象是節儉。陸琴說,但凡別人送給邵逸夫的禮物,所有的包裝盒、包裝袋,邵逸夫都不會扔掉,留著下次使用。還有寫過的紙,邵先生都不會隨手扔掉,而是用裁紙刀將空白的地方裁剪下來,用作便籤條。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哪怕剩下來兩隻包子,邵逸夫都會要求打包帶走。

  然而,邵逸夫先生捐贈慈善事業卻非常慷慨,從1989年起,一直到他逝世。邵逸夫的慈善損款超過了50億元港幣,他捐建的教育、醫療、文化項目,遍及全國各地,達到了6013個。慈善邵逸夫基金教育贈款,是海內外愛國人士通過中國教育部實施的持續時間最長、贈款金額最大、建設項目最多的教育贈款項目。

節儉是大多數富人共同的特點,也是他們之所以成為富人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養成了精打細算的習慣,有錢拿去投資、做慈善,而不是亂花。把錢用得最為恰當、最為有效,這才是真正的「儉」,也是真正的「廣」。


推薦閱讀:

從傳統文化看千年讖語:「破財」到底能不能「消災」
"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要無為而治
有且僅有新墨家思想能與普世文明進行對話|墨若
新墨家封閉保守貶斥他家的文化觀跟全球化時代不符|《人民日報》海外版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