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有歷史嗎?(四)
從春秋戰國到盛唐,以文房用品為核心,通過對各個歷史關鍵時間點的政治、經濟、文化簡要梳理,我們嘗試理出了一條文玩從無到有的可能性歷史。小小的文玩,映射的不單單是他自己,而是時代的特點。
決定一個事物發展的過程如何,絕對不能僅從一個角度出發,有時候看似無關聯的兩件事,在歷史的發展中會奇蹟般的匯合於某個點。比如紙為什麼能和文玩關聯起來?大眾與文玩怎麼關聯起來?科舉為什麼能和文玩有關係?經濟發展如何影響文玩?這些都是看似沒有關係的,可是經過時間的洗禮,我們突然發現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梳理出幾點關鍵因素:
第一,文玩的基礎是文字、繪畫這些基本藝術的衍生產物。而文字和繪畫是人類智慧的最原始表現以及延伸。
第二,不管是文字、繪畫還是文玩,都依託於藝術的深度。
第三,在技術無法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造紙術、印刷術等),藝術的載體難以傳承和廣泛推廣,所以技術體系也決定了藝術的發展。就像歐洲油畫的發展,完全依賴於油彩的可保存性一樣,這一點我們以後有時間還可以進一步展開。
第四,藝術的發展並不能孤芳自賞,需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雖然群眾未必真正理解,但是群眾是承載藝術的「水」,否則將寸步難行。要充分的群眾化,必須便宜、必須有政府的支持。這一點就是科舉制度和經濟基礎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五,神話般的藝術家,能讓簡單的藝術,幻化為群眾所推崇的藝術品。如王羲之、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那麼進入到宋,還有什麼是影響文玩的關鍵因素呢?
宋朝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相對於唐朝,國土面積大大的縮減,從1200多萬平方公里,縮水到了300萬左右。
第二,從多民族融合的國家,轉為了幾乎只有漢民族。而宋周圍,出現了西夏、吐蕃、大理、遼、金、蒙古等其他民族國家。
第三,從宋朝開始,國家的行政管理逐步從尚武轉換為尚文。
第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娛樂業開始大面積平民化。這是文玩最為基礎的一個發展因素。
下面我們從這四點看看,到底影響了什麼。
宋朝的面積縮水了很多,但是宋朝的人口卻沒有縮水。從人口平均在8000萬到1.2億之間,而唐朝最高的時候也只有6000萬左右。在面積縮水4倍的情況下,人口卻增加了接近1倍,這說明宋朝的人口密度,至少比唐朝增加了8倍左右。單位面積人口數量的增加,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大大的增加了。
再從民族的單一性來看,宋朝國土縮減到了陝西、四川、貴州及以東地區,河北大部分以南地區。
這個區域,幾乎是以漢族及漢文化為主。這使得宋朝,相對於唐朝,更具有單一民族特色。文化傳輸相對平滑,容易形成較為統一的文化特質。
再從政府角度來看,由於唐末藩鎮割據,以及五代十國割據局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宋代開始對藩鎮勢力進行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儒家思想推崇國家文治的方式。在大大削弱武治和相對不重視軍事的情況下,重心轉為以文化、經濟發展為主。所以造就了人口的增加和各種生產力的提高。
尤其是宋朝對文化藝術的推崇,甚至於皇帝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這也就代表著這個時期,全民文化都在得到推崇。
從皇帝具有的藝術水平,可以折射出當時的國風是極度地崇尚藝術修養和藝術創造。
皇帝有如此情操,人民群眾也不甘寂寞。在宋朝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基礎娛樂場所,名字叫做「瓦舍」。
瓦舍在我看來,其實就像是個劇場。每個瓦舍都有一個或多個舞台,稱為「勾欄」。據記載,最大的瓦舍包含十幾個舞台,分別表演各種不同的內容,有說書、有戲劇、有「相聲」(當然這只是個比喻,是類似相聲的地方)。我想應該還有唱歌,由於那個時期沒有錄音機,也就無從知道宋朝人是怎麼唱歌的。但是從宋詞的發展來看,「詞」本身就是被唱出來的,所以很可能宋朝時期每首詞,都有曲子對應。當然,我不是歷史學家,在這裡也只是推測一下,至於是否存在這種形式。還需要找歷史學家去探個究竟。
在我看來,這種瓦舍文化,很類似於現在我們所建設的購物區。一個購物區裡面既可以購物,又可以吃飯,還有很多電影院啊,相聲館啊等表演場所。進來之後,衣食住行一應俱全。比如北京五棵松就開了好幾個這種購物休閑區,中關村也有類似形式。瓦舍,估計就是宋朝時期的這種平民消費休閑的主要場所。
從上面的情況來看,宋朝時期,人民已經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只有吃飯不成問題的情況下,才會發展出這麼多形式的娛樂設施。
有人會問,這些東西跟文玩什麼關係?難道他們也是推動文玩的主要因素?
在這裡,提出一個觀點,就是在娛樂場所發展之前,文房用品,幾乎只為藝術而生,是文人追求高精尖的藝術的主要載體,而並不是拿來玩的,也不是拿來炫耀的。那個時期(唐及唐以前),文房用品雖然在不斷發展,但是文人追崇的是他們所創造出來的詩歌、書法、書畫等。
而到了宋代,文人的天下,娛樂的產生,使得很多時候,人們有了更多的閑暇時光。讓我們設想一個畫面,平民階層的文人們,三五成群,兩兩結伴,來到瓦舍,欣賞著說書的、唱歌的、演戲的,喝著茶,吃著瓜子。閑暇時手上是否缺了點東西?
是的,手有點空,如果這時拿把扇子,帶個好的掛墜,玉牌,甚至於來一串佛珠,是否就更適合了?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這個時期,原本以用為主的文房用品就具備了玩的基礎。讓我們來看看,宋代出土的文物,從中找點蛛絲馬跡。
從這些器具的精美程度來看,宋代已經具備了很高的文化藝術底蘊。據說摺扇是宋代由朝鮮傳入中國,但遺憾的是未能找到流傳下來的摺扇。主要原因是摺扇材質比較難長時間保存。但從摺扇歷史來看,傳入中國後,宋代就開始流行摺扇,也就可以想像在這一時期,文人雅客,帶著這些小物件相互炫耀,相互吹捧,聽著歌唱著曲兒,吟誦個詩詞的那種場面了。
到了這個時期,文玩通過千年的「進化」,正式可以稱得上是「文玩」了。在我看來,文玩最關鍵的一個要素,就是一個字——閑。不要用貶義的想法來理解這個閑字,這個閑不是遊手好閒的閑,而是悠閑自得的閑。只有人能閑的下來,才有機會去思考人生,才有機會去品味生活,才有機會去玩出花樣。
也只有生活無憂的人,才有資本閑。閑下來,才能想出奇思妙想,才能讓意志自由的翱翔。
舉例來說,宋朝時期,其實同一時代的歐洲還處於中世紀的黑暗中,沒有統一的權威,各城邦之間還打打殺殺,就難以出現真正的藝術和發展。在中世紀之後,大約中國的元代和明代,開始文藝復興,這時的國家是相對穩定的。由貴族所產生的世襲,讓很多人閑下來了。達芬奇,其實就是給閑下來的貴族畫畫的。牛頓,也屬於比較沒有生活壓力的,在他回老家一個月的閑暇時光里,一個蘋果就讓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如果這些人都是整天忙於生活,沒有閑暇時光,他們能成為千古名人嗎?我想很難,所以閑,是人的社會層次提升的一個關鍵環節。
當然,你不能藉此就遊手好閒了。真正有成就的人,是在閑暇的時間,思考了,動手了才創造出了新的世界。
宋代文化、娛樂的提升,藝術水平的提升,也來自於有了更多的閑人,這些人,在深厚的文化底蘊熏陶下,在自由的社會環境中,才創造了清明上河圖、宋詞、夢溪筆談等等等等。
在這些大師級的閑人帶領下,普通大眾的藝術追求也在提升,文玩也就有了他肥沃的生存土壤。
當然,我們還不能完全展示那個時代的文玩。但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條件分析,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繁華的時代。這一點從《清明上河圖》上便可看到。
那麼文玩,除了這點消遣,又比不上那些高端藝術品,有什麼他存在的價值呢?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明清是如何將文玩演變成生命的延續。
推薦閱讀:
※沉水的木頭就是沉香嗎,如何辨別黃花梨、沉香,還有是否經過人工處理呢?
※黃花梨如何鑒定?
※市場上若遇到這種玉米文玩,可千萬要當心!
※小葉紫檀是什麼?
※美國「睡美人」綠松石真的有那麼完美嗎?
TAG:文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