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預鋰化?
今天我們講一下預鋰化,講這個之前,先給大家講一下,半電池(正極為正極材料,負極為金屬鋰片)和全電池的首效問題。
這是鈷酸鋰半電池首效,不理解全電池和半電池沒關係,你就理解成這是正極材料的首效。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半電池的首次充電容量要略高於首次放電容量,也就是說,充電時從正極脫嵌的鋰離子,並沒有100%在放電時回到正極。而首次放電容量/首次充電容量,就是這個半電池的首次效率。
磷酸鐵鋰正極半電池首效
三元正極半電池首效
從上面幾張圖可以看出,三元的首次效率是最低的,一般為85~88%;鈷酸鋰次之,一般是94~96%;磷酸鐵鋰比鈷酸鋰略高一點,為95%~97%。正極材料的首效主要是由於發生脫嵌後,正極材料結構發生變化,沒有足夠的嵌鋰位置,鋰離子無法在首次放電時全部回來。
石墨負極半電池首效
石墨電池半電池和正極不一樣的是,石墨做正極,金屬鋰片做負極,故而先放電,而石墨的首效明顯低於正極材料的首效,主要原因就是鋰離子穿過電解質,會在石墨表面形成SEI膜,消耗了大量鋰離子。而為了SEI膜獻身的鋰離子則無法回到負極。
全電池首次效率,從電池注液後,需要經過化成(僅充電)和分容這(有充放電)的工序,一般而言,化成以及分容第一步都是充電過程,二者容量加和,就是全電池首次充入容量;分容工步的第二步一般是從滿電狀態放電至空電,因此此步容量為全電池的放電容量。將二者結合起來,就得到了全電池首次效率的演算法:
全電池首次效率=分容第二步放電容量/(化成充入容量+分容第一步充入容量)
日常中一般為了減少偏差,取第二次完全放電容量為電池容量。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若電池正極使用了首次效率為88%的三元材料,而負極使用了首次效率為92%的石墨材料。對這款全電池而言,首次效率就是88%,也就是當正極首效為88%、負極首效為92%時,全電池的首效為88%,與較低的正極相等。
當然,除了電池材料影響首效,電極材料的比表面積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石墨的比表面積越大,形成的SEI膜越大,需要消耗的鋰離子更多,首效更低。此外還與電池的化成充電制度有關,充入合適的SOC,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電池的首效。
對全電池而言,化成時負極界面形成的SEI膜會消耗掉從正極脫嵌的鋰離子,並降低電池的容量。如果我們可以從正極材料外再尋找到一個鋰源,讓SEI膜的形成消耗外界鋰源的鋰離子,這樣就可以保證正極脫嵌的鋰離子不會浪費於化成過程,最終就可以提高全電池容量。這個提供外界鋰源的過程,就是預鋰化。
下面我將借用一片文章來給大家講述一下主要的預鋰化方法,而我只見過一種,就是負極噴塗鋰粉的方法。
1,負極提前化成法
我們可以讓負極單獨化成,待負極形成SEI膜後再與正極裝配,這樣就可以避免化成對正極鋰離子的損耗,並大幅提升全電池的首次效率及容量,如示意圖:
在上圖中,負極片與鋰片被浸泡在電解液中,並有外電路連接充電。這樣就可以保證化成時消耗的鋰離子來源於金屬鋰片而非正極。待負極片化成完畢後,再與正極片裝配,電芯已不需要再進行化成,從而不會由於負極形成SEI膜而損失正極的鋰離子,容量也就會明顯提高。
這種預鋰化方法的優點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模擬正常化成流程,同時保證SEI膜的形成效果與全電池相近。但是負極片的提前化成和正負極片的裝配這兩個工序,操作難度過大。
2,負極噴塗鋰粉法
由於使用負極片單獨化成補鋰難以操作,因此人們想到了直接在負極極片上噴塗鋰粉的補鋰方法。首先要製作出一種穩定的金屬鋰粉末顆粒,顆粒的內層為金屬鋰,外層為具有良好鋰離子導通率和電子導通率的保護層。預鋰化過程中,先將鋰粉分散在有機溶劑中,然後將分散體噴塗在負極片上,接著將負極片上的殘留有機溶劑乾燥,這樣就得到了完成預鋰化的負極片。後續的裝配工作與正常流程一致。
化成時,噴塗在負極上的鋰粉會消耗於SEI膜的形成,從而最大限度的保留從正極脫嵌的鋰離子,提高全電池的容量。
下圖為負極硅合金、正極鈷酸鋰全電池的效率對比圖,可以看出在負極進行了預鋰化之後,首次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
採用這種預鋰化方法的缺點是安全性較難保證,材料及設備改造成本較高。
3,負極三層電極法
由於設備及工藝的局限性,單純的為了預鋰化而進行高成本的改造並非電池廠的優先選擇,如果可以用電池廠熟悉的方式完成預鋰化,那推廣性就大幅增強了。下面所說的三層電極法,對電池廠的操作就更為簡單。三層電極法的核心在於銅箔的處理,銅箔示意圖如下:
與正常銅箔相比,三層電極法的銅箔被塗上了後期化成所需要的金屬鋰粉,為了保護鋰粉不與空氣反應,又塗上了一層保護層;負極則直接塗在保護層上。裝配後單層電極的整體示意圖如下:
當電芯完成注液後,保護層會溶解於電解液中,從而讓金屬鋰與負極接觸,化成時形成SEI膜所消耗的鋰離子由金屬鋰粉補充。充電後的電極圖示如下:這種方法對電池廠加工條件沒有苛刻要求,但是保護層在極片收放卷、輥壓、裁切等工位的穩定性是對電極材料研發的很大挑戰,金屬鋰粉化成消失後負極材料粘結性的保證也頗有難度。
4,正極富鋰材料法
在企業里工作的小夥伴們一定都曾深切的體會過:即便實驗室條件下能夠成功的東西,挪到企業的規模化生產後也很可能困難重重。設備的改造成本、材料的批量投入成本、加工環境的控制成本等都可能成為新技術無法推廣的致命傷。對於鋰電這一工藝、設備已經基本成熟的行業而言,企業優先選擇的預鋰化方案,一定會是一個不用做太多現場改動、甚至拿過來就能直接推廣的方法。而正極富鋰材料法,恰好滿足了電池廠這一方面的需求。
所謂正極富鋰法,可以簡單理解為,有這麼一種材料,在化成的時候,她的正極釋放出的鋰離子個數,是目前所用的材料所能釋放的鋰離子個數的好幾倍。當負極首效低於正極時,化成時就會有太多的鋰離子損耗於負極,造成放電後正極有效空間無法被鋰離子欠滿,形成正極嵌鋰空間的浪費。如果在正極中加入少量的高克容量富鋰化材料,這樣既可以為化成時SEI膜的形成提供更多的鋰離子,也不用擔心放電時富鋰化材料無法再次嵌鋰(因為化成時已經將富鋰材料提供的鋰離子全部消耗)。
上面所述的各種預鋰化方法,針對的都是負極首效低於正極的全電池,全電池預鋰化後,首次效率最高也只能達到正極材料半電池的水平。而對於正極首效更低的電池而言,上面的方法則基本無能為力,原因是此時全電池的首效受限於正極充電後不再有足夠的嵌鋰空間,即使外界補鋰,也無法嵌入正極,因而沒有作用。
http://weixin.qq.com/r/ji_mvuLEGL9nrabd93q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韓動力電池的競爭?
※細數磷酸鐵鋰電池的優缺點
※動力電池熱管理設計:循序漸進和不可忽略的關鍵元素
※當我們在談論續航里程的時候,阿崗實驗室在談論什麼
※鈷·鋰丨論新技術對能源金屬價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