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六藝 丨 嘻哈青年手藝人養成記——做全日本顏值最高的漏勺子

在京都吃火鍋料理時,我們總能看到餐桌配有的金屬絲網器具(Kyo-Kanaami) ,方便用來撈豆腐和其他煮物。

但是你會為了做一頓豆腐料理,特地去買一把勺子嗎?我想,普通人都不會做這樣的事。有人卻為了讓你們做好一頓豆腐料理,特地做了一把把精美的勺子,他就是金網辻的掌舵人辻徹先生。

金屬絲網的製作需時長、過程又嚴謹,現在京都堅持手工編織金屬絲網器具的老店只剩下四間,金網辻(Kanaami Tsuji)便是當中工藝最精湛的一間,這間老字號鋪子成立於1688年,曾列入日本非物質文化遺產,被稱為京都六藝之一。

辻徹先生承襲了祖傳的編織技法,運用銅等金屬,以手工編織出一件件的網子,運用在各種器皿上。

金屬具有極強的形態可塑性和延展性。人們在不運用熔煉、鑄造等常用金屬技藝的情況下,結合編製工藝創造了金屬編製製品。金屬絲網便由此衍生而出。

手藝人采銅抽成絲,依靠堆、壘、編、織、掐、填、攢、焊這八大工藝完成一件作品。

?編製豆腐笊籬是由一塊中心有釘子的木板作為工具製作的,金屬有規律的纏繞著釘子,再彎曲扭轉中使其成網狀向外延伸。

為了使笊籬在豆腐上印出美麗的紋路,網眼大小、形狀、彎曲角度完全由手藝人自由決定。

手作金屬絲網一天的產量有限,撈豆腐的金網匠人一天可以做15 到20 支,顧客訂購之後大約要等上一個月左右。

金屬絲網製作的這門手藝,在做的過程中會逐漸變得有趣。從學習各道工序的過程中逐漸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匠人,這大概需要花費30年的時間,從熱愛hipop的少年變成職人的辻徹目前還處在與父親的修習的階段,製作技藝日漸精湛。

△金網辻的掌舵人辻徹先生

「我們所製做的東西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重要主角,但當客人在實際日常生活上使用時,就產生了它的意義,因為配角也要有配角的品格。」

對於辻徹而言,生活里的每個細節有值得被精緻。金網辻金屬織物的肌理圖形呈現出大量的鏤空,半透明的效果讓人感到視覺輕盈與觸覺溫暖。

金屬絲網本來是專門為料理店專用而造,辻徹卻認為隨時代的轉變製作符合現代年輕人生活方式的生活用品才是他的使命,他想讓這些用具成為對年輕人而言自然而然的存在。

他將傳統的製作經驗與現代設計結合,譬如與日本當紅設計團隊Nendo合作的編籃和燈具,融入進時代的元素,使得傳統器具更適應現代生活。

細心欣賞金屬絲網,圖案完美工整,在燈光的影射下,絲網的影子分外優美。辻徹說他的創作理念是「配角的風格」,希望用金絲網構築的陰影,去體現京都的傳統技藝、美學和趣味。

? 用金網製作的燈具,在開和關的時候,能在牆上看到美麗的投影。

「手作之物能讓人感到溫暖,是因其飽含著製作者的心意,並擁有機械所無法表現的素樸之味」。

金網辻的每一樣作品都相當細緻有質感,讓人愛不釋手。在「機器為上」當代,得以遊離在泡沫經濟大潮之外。

最初年輕人看到辻徹的用具都會說太貴,但是隨著人生的變化大家會逐漸了解到其真正價值。沒有人天生就懂得一切,再有名的設計師最初也是一無所知,如果從最初關上了門,那將不會有人能入門理解。讓用具自身去傳達自己的意圖是需要花費時間與精力的。

圖片:源於網路

編輯:cape

推薦閱讀:

無論是愛馬仕,還是藍瓶子,都抵擋不住這種叫「京都」的病
漫步京都,尋訪小而美的和菓子鋪與抹茶鋪
【來】新手 | 一張圖帶你從零開始了解京都
京都賞園記-枯山水 造園師沒長大,就愛玩沙沙(三)
平等院 | 末日凈土與鳳凰堂

TAG:手藝 | 京都 | HipHop嘻哈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