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看了不少,但什麼都記不住,怎麼辦?

(本文作者謝小迪,這是個關於寫作的號,歡迎關注)

最近在追一檔知識類綜藝節目《你說的都對》。這裡邊的人都是大神,知識面廣的驚人,感覺沒有啥他們不知道的,蔡康永每說一個話題,這幾個大神就能轉到相關的知識點,用輕鬆幽默的方式講出來。看這節目,你會感覺自己的知識儲備跟他們相比,差的是十萬八千里。

在第一期楊奇函引用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冷門到你壓根不相信有會研究這個。對此蔡康永都說:"你閱讀範圍廣泛到無聊的地步"。

節目採訪楊奇函學霸經歷,曾經中考和高考作文滿分,語文永遠提前一個小時答完卷子,小學四年級時讀文言文不需要任何翻譯,跟人打架後寫了兩千字的文言文檢討書,本科到研究生期間,基本每年保證讀一百多本書,讀經濟,管理,哲學各種經典書籍,偶爾讀讀個別的心靈雞湯。

他說:"出來混的,拼個知識面。"

怎麼樣才算拼知識面?靠閱讀量嗎?不是,在我看來,拼知識面是指:行走的圖書館。無論別人說什麼話題,你就像一個百科全書,總能說出一些觀點,論據,這才是我認為的拼知識面。

02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斷地追求快,恨不得這個世界上能發明"速成丸"吃下它,立馬能說會道,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沒寫作之前,我閱讀速度也很快,"一天讀一本"沒啥問題,那個時候我還傻乎乎的用知乎上一句名言安慰自己:"你以前吃過的食物變成了你現在的骨骼和肌肉,讀書也是如此"。安慰自己,反正讀過了,多多少少都會長在身體上。

結果開始寫作,想要例子沒例子,想要引經據典,想了半天腦子一片空白。我多次抓著頭皮,哀嚎著:"比書到用時方恨少更可怕的是書到用時記不住啊"。

我開始意識到:單純追求閱讀速度快,除了說出去好聽一點,其他的沒有什麼用處。真正的閱讀是要提高對書中內容的吸收率,要把書中的精髓所在長在身上,隨時可以用到。所以,我開始放慢讀書速度,認真記筆記,儘可能的吸取書中好的內容,為自己積累素材。

03

那麼讀完一本書,到底該怎麼做呢?如何不擇手段的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儲備呢?

我自己的方法是:多動腦,多寫,多複習。

1. 多動腦:抱著懷疑的態度讀書

蔡康永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說:」寫書的人,他們不一定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但是他們一定是願意思考的人,不然不會花時間去寫書。」

閱讀的過程是一個打辯論的過程,你在跟作者過招,看看作者的觀點是否嚴謹,是否打動你了,如果沒有打動,你要想想為什麼沒打動你?是作者的觀點太過極端還是論據不能說服你?

當你把閱讀的過程當成打辯論,你就不會帶著崇拜的心態去閱讀每一本書,覺得作者寫的內容都是對的,跟著做就成。你反而會帶著懷疑的態度,去看作者寫的文章,邏輯嚴不嚴謹,觀點是否有道理。

如果你只是順著作者的思路和方向閱讀,被動地接受作者的觀點和想法,很容易出現讀了半天等於沒讀的囧境。

正確的做法是:一邊讀一邊反問自己:這個觀點你贊同嗎?為什麼不贊同?哪裡出現問題了?找到證據反駁他,

這樣讀書,你不僅有成就感而且還有收穫感。

2. 多寫:會讀書的人都喜歡記筆記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的記憶力,覺得自己年輕,看完一本書,腦子裡就記住了,記筆記多此一舉。結果,一個星期後宛如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還有一些人稍微再勤奮一點,用高科技記筆記,比如直接拍照,看到好的地方拍下來,拍完後收藏到文件夾里,然後就沒然後了。

真正會讀書的人,他們都喜歡記筆記。錢鍾書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你以為他是天生的?不是,人家看完一本書記,記了好多頁的筆記,外文筆記就有211本,中文筆記有1.5萬頁。

我自己記筆記是用最笨的辦法,用筆抄在本子上。

無論是電子書還是紙質書,讀完2-3遍後,會把裡邊劃線的部分,抄在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寫上關鍵詞,製作成簡易版卡片。比如這段話描寫閱讀方法的。我會寫:閱讀,技巧,比喻手法。

看綜藝節目,像上面提到的《你說的都對》,還有《奇葩說》這樣的節目,第一遍隨心所欲的笑,第二遍看到好的句子,新穎的觀點,停一下抄一下。

平時出門,我的包里會帶一本小本子和一隻筆,遇到好的廣告文案,會抄下來,好的排版會拍下來。

雖然這樣做花費的時間跟精力會很多,但是記得牢,回報大。之所以不喜歡用電腦打,是因為回家以後我懶得打開電腦,出門也未必帶著電腦,手寫怎麼舒服怎麼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總是羨慕別人下筆如有神,卻從來沒有想過下筆如神的背後,是源源不斷的積累。

3. 多複習:回顧書的精髓,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看完一本書一定要複習,不然怎麼檢驗你是否看懂這本書了呢?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一,這本書主線是什麼?

第二,這本書的邏輯是怎樣的?

第三,這本書的框架是什麼?哪幾個章節是重點?

如果是小說,可以問自己:

第一,這本小說講了什麼故事?

第二,小說的人物角色有誰?什麼關係?最後結局是什麼?

第三,這部小說,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我會把這幾個問題,寫在書的第一頁。因為我自己的經驗是:一旦理清楚這本書的思路,自然知道該怎麼寫這本書書評?應該要搜集哪方面的素材了。

除此之外還會直接實踐,拿到工作中嘗試一下,或者跟別人講書中的內容。因為我發現,知識要想記得牢,為自己所用,大概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親自實踐,看完書中某個方法,或者想法,自己立馬執行有反饋。

第二種:跟朋友分享:也就是當故事一樣講給別人聽,從朋友那裡得到反饋。

第三種:寫作時用起來。同一個主題的,積累的素材用起來,也能留下很深的印象。

04

以前,我會追求閱讀量,但是,現在我更在乎閱讀質量。一年100本,200本,這些數字聽起來很牛逼,很讓人羨慕,我也承認有些人真的能做到,但是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

當我拿起筆開始寫作的時候,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從何下手時,我騙不了自己。我可以裝逼跟別人說,我的閱讀量很大,一年看幾百本,可是心裏面知道:讀了這麼多等於白讀,關鍵時刻,拿不出手,肚子里沒墨。

對待一本書,你要把自己想像成醫生,用你的筆和大腦解剖書的內容,然後增長自己的內功。

現在我們不斷強調套路,覺得套路在手,一切無敵。可是套路久了,別人也能看出貓膩,到頭來,還是拼內力。

騷年,不管你美還是丑,都要讀書,更要用心,用腦,用筆讀書。


推薦閱讀:

一個人的死亡
一枚白兔與主人的故事(虐戀)
寫小說不是理想,而是最適合我的工作
普利策小說獎得主是如何講故事的?| 人間寫作課
狂武戰帝是一部怎樣的小說?

TAG: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