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和湯圓,除了名字不同,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
俗話:「沒出正月都是年。」作為華夏最重要的節日,正月十五的上元佳節便是這農曆春節的尾聲,而上元節吃元宵則是這段尾聲的標誌性符號。
相傳,元宵起源於宋朝。是從浙江省寧波市興起的一種小吃,內用芝麻、糖、豬油,外用糯米粉製成圓嘟嘟的圓子,在熱鍋中沸煮時起起浮浮,由此人們稱它為「浮圓子」,因形制新奇、口感佳,繼而盛行於民間。
明朝陳建的《皇明通紀》:「以糟米粉包糖如彈,水煮熟為點心,一名糖圓。」
大明王朝曾以南京、北京為國都,而吃元宵的習俗,也是南北皆有。元宵形如圓月,故也稱圓宵,南方則慣稱湯圓。
殊不知,不僅南北叫法有別,實則只有形制類似而已,製法與吃法卻是有頗多差異。
內行人知道要「包湯圓、搖元宵。」
北方秉承孔聖人不時不食的習慣,真要到正月初七才開始準備,正月初八順星節時,市面才有元宵售賣。
北方的元宵餡子主要是甜口兒的山楂、棗泥、豆沙、芝麻、五仁數種。製作時,先將餡子的原料按一定配比摻和好,拍成一厘米厚的長方形堅實的塊,稍加冷凍定型後,切成方丁就是元宵的餡芯。而後將大量的糯米粉放入大笸籮中,再將餡芯放入大笊籬中稍蘸清水後投入糯米粉中來回搖晃,米粉如氤氳的雲氣,不斷升騰。其間潲水兩三次,搖勻成直徑四厘米的小雪球即可。講究些店家會在元宵上點出紅點、卍字、梅花等用來區別。
南方的湯圓的餡子則更加豐富,除卻各色甜口兒風味外,還有以肉糜為餡的葷咸色。做法則是將精磨的糯米粉與溫水調和均勻,分成劑子後再經擀皮、包餡、搓圓,如包包子般製成圓潤的糰子即可。
元宵的特點是富有筋性,入口完滿凝厚。由於是乾粉皮兒,煮出來的湯頭比較混濁,有著似薄杏仁茶般口感。
湯圓的特點則是皮子柔滑細潤,餡芯細膩精醇。湯色清透爽利,除了清湯凈烹外,還可以在湯中加入蛋花、醪糟、枸杞等添姿增色。
元宵比較嬌氣,不宜儲存。溫度過高會變色變質,溫度太低冷凍後又容易碎裂,所以自家極少自製,多是由餑餑鋪、糕點鋪在鋪子門前臨時設攤,現搖現賣。
湯圓卻是堅強許多,於南方的小吃店或專銷元宵的店鋪常年供應,甚至在超市中也能輕易購得。是百姓喜聞樂見的早點、宵夜小吃。老字號如寧波的缸鴨狗、上海的喬家柵、成都的賴湯圓皆各有特色,人氣不絕。
雖說南橘北枳,但歷史上也曾有過一段短暫的「統一」。民國五年,短壽的「洪憲」帝王袁世凱,曾因「元宵」因同「袁消」犯了帝王家的忌諱,竟是下了一道手令,讓人們改口把「元宵」改稱「湯圓」。短暫的袁氏天下並沒有扭轉「元宵」帶來的袁家消亡,而他的這一道手令也成了老北平的笑談。
「元」字有「開始」的意思,無論天南地北,同家人一起團團圓圓的吃下這份圓滿,新一年的勞作也該啟動了。
何不親自下廚來為家人製作這份團圓的味道呢?想必沒有什麼比一碗飽含祝福的手作湯圓更適合作為新年伊始的彩頭了。中糧我買彙集了各路鮮美的食材,而且有著嚴格的「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全程可追溯。除了國內,我們還在海外搭建了橋頭堡。通過直采縮短供應鏈環節,還自建了配送體系,擁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瀋陽六大倉配中心,可以配送300多個城市。
中糧我買——致力於為中國家庭提供優質食品!
推薦閱讀:
※保質期內的酸奶一定不會變質嗎?
※熱乾麵自己怎麼做?
※國內有哪些不宰遊客的城市值得一去?
※炸芝士怎麼炸?
※吃小龍蝦的正確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