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過不戀」的社會學思考(雜感2)
基因對個體自身的發展究竟有多大影響?
之前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基因對人體的影響並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小、而環境的影響與日俱增,與之相反,基因對人體的作用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大。
這個身體尚且不在我們的掌握範圍內,更不用說身外種種決定命運的人生事件了。回想人生一路走來的生命歷程,從出身開始,我們就被嵌入某種社會結構之中,在什麼地方出生,在什麼地方上學,甚至長大成人之後,決定在哪裡生活,看似源於個人意志,其實追溯下來都可以發現追根溯源背後的社會性原因。
社會學把這些統稱為「社會結構」。社會結構決定了我們個人處於社會的哪個位置,決定了我們結交到什麼樣的朋友,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會成為什麼樣,甚至決定了我們會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社會學告訴我們的一個事實是,只要你生存在這個社會上,你就不能不正視你在社會中處於哪個位置,不能忽略你與所處的這個社會上的人們的關係,最終,你所思考的你以為的那些理想、夢想,你已經分不清哪些是你生而帶來的,哪些是社會建構給你的。於是,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不斷建構自己和這個社會的聯結,就成為了我們終其一生的必修課。
但是人們並不都是在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必須在歷經世事之後,才感受到個人的力量是多麼渺小,這個時候的我們,或許會沮喪、會失意,會感受到年少的銳氣被挫敗,然後學著像「油膩的中年人」一樣感慨社會的不公。但其實社會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經是這個樣兒,社會才不會在意你是誰,社會有其運行的一套規則。
這種觀點在社會學上被稱作「社會實體論」。它告訴了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的以為的「我以為」很多時候不是「我以為」,而是社會賦予的「我以為」。但是就個人而言,如果能一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或許能活得更加洒脫一些——所「迎」的未來和所「戀」的過往,並沒有什麼特別,並不在個人可以掌握的範圍內,因為就連所「雜」的「當下」很多時候也並不是自己的。
推薦閱讀:
※孤獨的觀測者和專業主義
※理性對事,感性對人
※當我聽華晨宇的唱歌時,我在想些什麼
※中國人該如何回答問題
※穿不成對的襪子,是為了世界和平
TAG: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