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斷層——我們是否會老無所依?
最近被提到最多的就是中國人口將面臨斷崖式的下跌: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上年減少32萬;
2016年全年出生的人口為1786萬,比上年多生了131萬人;
而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年人口1723萬人,繼續掉頭向下。
二孩政策於2014年在全國各地陸續實施,至今來看二孩政策的鋪開並不如計生委在每天上宣稱的那樣,「最高的生育年份將超過2000萬」。
按照世界人口組織的推算,綜合考慮醫療進步,生活水平等多種因素,到2050年將有近10億老年人口。
人口數量下降為什麼會是危機?
國民經濟增長率實際上隱含著人口增量的因素在裡面,即經濟增長+人口增長。由於新增長的人口帶來的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的影響,GDP也會呈現正相關性的上漲。
然而更重要的是,人口的延續性對關乎國民福祉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產生深遠的影響。簡單的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本質上是一種旁氏結構,通過新加入者的資金支付給早前加入者,從而讓這個遊戲能夠繼續玩下去。
養老金代替率——即指職工退休時的全部養老收入與退休前本人實際工資水平之間的比率。簡單的說,如果你退休前工資是10000元,按照養老金代替率50%來算,你每個月將會得到5000元的退休工資。此外在15年之前,養老金雙軌制尚未破除的時候,公務員的養老金的代替率高達80%-90%,並在公務員在職的期間無需繳納養老保險,由企業單位所上繳的養老保險裡面統籌規劃。
曾經如日中天的日本,同樣在90年代GDP排名第二,在經歷了將近20年的人口低增長,日本現在的人口現狀:日本總務省17年公布的人口估算數據報告顯示,截至7月15日,日本全國90歲以上人口數量達206萬,比去年增加了14萬。這也是日本90歲以上人口數量首次突破200萬大關。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數量達3514萬,佔總人口的27.17%,人數和比例均創新高。經濟更是有90年代最高的7.1%一直跌到0%附近,曾經在2010年時一度下破到-5%。
人口大量減少顯然是個危機,但是人口真的屬於紅利嗎?
在歐洲面臨著更加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於是歐洲諸國紛紛從土耳其、敘利亞等中東地區引入移民,結果後果結果有目共睹,治安急速惡化,並且並沒有增加有效的勞動力人口,相反不少移民加入領救濟的行列,成為政府的巨大負擔。
在美國黑墨拉丁人口,擁有較高的生育率,然而在這些人口的居住地,其犯罪率遠高於其他地區,美國每年需要花費大量的財政支出在食品券、醫療、治安等方面,而所謂中產背負著沉重的稅務負擔。
從本質上講,真正能夠帶來紅利的,尤其是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內,是受教育人口,準確的說,是滿足社會發展的人口。在建國初期,伴隨著掃盲,知青上山下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一系列的政策號召,分別對應著提高識字率,減少文盲,為我國大量培養工業化人才,才慢慢奠定工業化的基石。
而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口反而會成為負擔,例如,前段時間北京的大清理。順便再公布一些令人擔憂的數據,2017年農村年輕人中國不到50%人擁有高中學歷,而文盲率首次出現反彈。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意味保證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繼承者。而教育本身作為公共資源,而學校則是與公路,高鐵同等重要的基礎設施。
真正創造價值的是人,能夠輸出勞動價值的人。
我們是否會老無所依?
首先,我們看看各地最低工資標準,簡單的說,你出去打工工資最低不能低於當地表中所發布的工資標準,最低工資標準的作用,僅僅讓你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餓不死,能過得下去。
此外,還有一個平均工資,簡單的說,等於勞動人口在當地工作能夠達到的工資水平,平均工資幾乎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還有剩餘,幾乎夠得上當地的小康生活水平。
如果我們把養老金替代率引入,用於估算退休之後的工資水平,我們取10%、15%、30%以及45%,分別對應極度悲觀、悲觀、中性以及樂觀(和現在持平),以一個生活再深圳的打工者為例,在最悲觀的情況下,需要平均工資為21300元,在能夠在退休時滿足基本溫飽。
養老金替代率各退休金標準下,現所需達到的工資標準(元)213083150.121300831500.151420055433.333330.3710027716.666670.454733.33333318477.77778
而達到這一標準的人,在全中國可以排到將近全國1%。
當然事情沒有那麼悲觀,養老統籌畢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配合來實現。
目前,養老金情況如下(2017年6月):
基本養老金目前累計結餘4.4萬億元,未來5年達到5萬億元,按照60%委託運營,5年後有望達到3萬億元;企業年金目前規模1萬億元,近5年年均增速20%,5年後規模有望接近2萬億元;職業年金每年繳費規模預計1500—2000億元,5年後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元;全國社保基金目前規模近2萬億元,增長率約10%,5年後有望達到3萬億元;個人稅延養老保險政策推出後每年增量約2000億元,落地後市場規模有望近1萬億元。
在政策層面也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比如:
養老金入市,養老金最高可以將其30%的資金投入中國的股市、基金以及其他債權類產品,我們假設中國經濟再來一場十年騰飛,對比08年前的10年,股市從最低998點到6000多點,大概6倍,並且養老金抓住了這波機會,最多可以新增1.8倍養老金規模(極度樂觀的估計),實際情況達到這種程度比較困難。
截止今年1月份,A股情況如下:
今年中國GDP將近80萬億,股票總市值現在56萬億左右,證券化是70%。到了2025年或者2026年,中國GDP可能接近150萬億,如果中國證券化的水平提高到150%,意味著大概在8-10年左右的時候,中國股票總市值將達到220萬億以上。因此我們說股權大時代第一個標誌,就是我們可以預測未來8-10年的時間內,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盤子通過證券化率的提升,中國整個股權總市值將持續增長。
此外,A股市場上市公司強制分紅措施可以使養老金參與一定國民經濟發展的紅利;以及比較重磅的國企股權劃轉「輸血」社保,隨著一路一帶等計劃的推出,各個中字頭為主的大型國企央企,將產能已基建、港口、高鐵等形式輸出,而形成的資本迴流將會有最高10%的比例,補充進社保。
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由國務院委託社保基金會負責集中持有,單獨核算,接受考核和監督。條件成熟時,經批准,社保基金會可組建養老金管理公司,獨立運營劃轉的中央企業國有股權。
劃轉的地方企業國有股權,由各省級人民政府設立國有獨資公司集中持有、管理和運營。也可將劃轉的國有股權委託本省(區、市)具有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功能的公司專戶管理。
央企的運營情況如下:
中新社報道,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2.5萬億元,同比增長16.8%,已經連續五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累計實現利潤總額7218億元,同比增長15.8%,凈利潤5353.2億元,同比增長18.6%。102家中央企業中,有99家企業盈利,48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10%,29家企業效益增幅超過了20%。
如果按照年均10% 的增長率,10年間將有近8000億劃入社保。
那我們應該感到樂觀么?
2011年後,勞動力人口逐步下降,2015年降至9.11億人,特別是2030年後,勞動年齡人口會出現大幅下降過程,平均以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這個信號意味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快要結束。人社部曾預測,到2050年,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30年的8.3億降到7億左右。
人社部發布了《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城鎮職工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逐年下降,從2011年的3.16下降至2016年的2.80。同時預測,到2050年,養老保險撫養比將由目前的2.8下降到1.3,也就是說,平均1.3個參保人就要供養一個老人。
由上,從2015年開始,養老金繳納人群以每年最低11%的速度逐年下降,而養老人口則以每年最高20% 的速度逐年增加,在不考慮入項資金(社保基金投資收益,央企國企股權收益的情況下),養老金代替率在2050年的時候,將會毫無懸念的低於20%。在將入項資金考慮在內,並且經濟向好的情況下,養老金代替率可以維持在20%以上,甚至有觸及30%的潛力。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養老無疑是嚴峻的,「養老不能靠政府」還是句大實話,不管你是否接受。如果說近20年最好的投資標的是房子,那麼後20年最能依靠的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首發於公眾號:人生黑客
關注公眾號,不定時贈送資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