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那麼多套路,為什麼還是寫不出好文案

當我們提起寫文案這件事,我們都在想什麼?

需求?痛點?文筆好?……

可惜大部分營銷人,心裡想著這些,筆下卻寫出這樣的文案來: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類文案,都有一個共同點:表達的是廣告主的願望,而非用戶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讓一部分人先住起來:這是廣告主期待的。而對用戶來說,先住與後住,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

同樣:

(圖片來源於網路)

為自己尋找格調車生活:在用戶的認知中,一個車的格調,顯然不是依賴一個腳墊來搞定的,可能是真皮座椅,可能是內飾、掛件。而腳墊在這裡面承擔的分量太輕了。可是廣告主想要這麼說,是因為這個定製腳墊,是他們的產品——每個廣告主都堅信自己的產品是用戶改變生活的契機。

還有這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還是低的爽:什麼低?褲子低么?廣告主默認用戶會忽視一切影響因素,看完他所有的文案,並且理解他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文案(或者配圖)。

這些文案,都表達了自己的主觀願望,並且一廂情願的認為,用戶也是這樣想的。

就好像諄諄教誨你天冷了要穿秋褲的媽媽一樣:

「我認為穿秋褲是好的,所以我希望你能穿上秋褲,並且我認為你也認可我的想法。你之所以沒有在降溫的第一時間穿上秋褲,只因為我沒有提醒你而已。」

於是廣告主們打出廣告,苦口婆心的告訴用戶:

「你冷,來,把這條秋褲穿上。」

因此,我給這些一廂情願的文案起了個名字,叫:

「你媽喊你穿秋褲」文案。

例如某品牌中秋期間推出的大閘蟹地鐵文案:

客廳不大

車也很小

大閘蟹總要買大一點吧

這個文案很有趣,首先,如果你覺得你的客廳小,車也小,可能這讓你懊惱……那麼你會怎麼做呢?化悲憤為食慾,買大閘蟹來泄憤嗎?

這個營銷人顯然研究過一些簡單的心理防禦機制。他試圖通過這段文案喚起用戶的「抵消機制」來:得不到某件東西,總要得到另一件,來讓自己好過一點。

可惜的是,當我們得不到某樣東西時,用以補償的,一定是某樣心理價值接近的事物。例如失戀的女孩子,如果利用暴食來補償自己,往往不會吃一頓就心情舒暢了。

所以,當我們的房子小,車也小時,買大的大閘蟹,並不足以讓我們內心得到平靜。

文案試圖調動起來某種不滿足的情緒,然後用戶發現,這個產品解決不了這個情緒!這就尷尬了……

有一種類似的說話方式,例如:

「長得不好看,脾氣也不好,成績總要好一點吧?不然你怎麼混?」

為什麼長的不好,脾氣不好,成績就要好呢?換句話說,長相、性格,和成績並沒有絕對的負關聯。這不合邏輯的言語,顯然是出於媽媽的願景,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同樣的,「客廳不大,車也很小」,為什麼「大閘蟹就要買大一點」呢?這是營銷人的願望,而不是用戶的願望啊!

現實中你媽喊你穿秋褲型的文案非常多。例如這個:

體驗不到某種風情,可能是用戶真實情況。但是我們試著回答兩個問題:

去瑞士餐廳吃飯,和買一張實木框架床,哪個更能滿足用戶想要體驗北歐風情這個情緒呢?

用戶真的很迫切的想要體驗北歐風情嗎?

我們看第1個問題,如果用戶真的很想體驗北歐風情的話,可能更傾向於選擇去瑞士餐廳吃飯;

再看看第2個,實際上「體驗北歐風情」這件事,用戶也沒有嚮往到要換張床的地步……

好尷尬……

這就好像媽媽們說:

「就算你不能像隔壁小王那麼能幹,三年抱兩……好歹你先結個婚!」

這兩句邏輯完全一樣!

「體驗不到北歐風情」,是默認用戶想要體驗北歐風情;

而「就算你不能像小王那麼能幹,三年抱兩」,是默認兒子也認可生孩子是「能幹」的事;

「至少擁有北歐風格的優雅」,不僅默認用戶想要體驗卻體驗不到北歐風情,還以為至少用戶想擁有北歐風格;

而「好歹你先結個婚」,不僅默認了能生孩子特能幹,還認為兒子也會認可自己認為」結婚才是頭等大事「的理念。

你看!營銷人跟催婚家長有何區別?

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文案呢?

營銷人從床的屬性出發,推導出用戶的需求是需要一張北歐風格實木床(這完全是廢話,如果用戶最後買了這張床,他一定需要這張床),然後又從需求出發,推導出用戶的痛點是體驗不到北歐的風情(這就已經開始天馬行空了……),最後,按照他的思路,需求=痛點=用戶看了會行動,就有了這段文案:

「體驗不到北歐風情,至少擁有北歐風格的優雅」

這還不是最尷尬的……說到底,你憑什麼讓用戶相信,你的床就可以給他們北歐風格的優雅呢?

到處挖坑卻填不上,說的就是這種文案了。

為何會寫出「你媽喊你穿秋褲」文案?

「穿秋褲」文案如此橫行,正是因為許多營銷人對寫文案這件事有誤會。

營銷人習慣從產品的「表象屬性」,來推導用戶的「需求」,並且很自信的認為,「我想的必然是你想的」,認為自己找到的需求,必然足以打動用戶產生行動。文案難免透出一股濃濃的「我是為你好啊!」的味道來,可能還帶著一絲「你不懂,我懂」的意思,高高在上,活像一個怕你冷的老媽。

然而,營銷人往往忽視了,在你找到的那麼那麼多的需求中,只有一部分需求可以激發用戶行動,這部分需求,我們稱之為:

「用戶動機」

文案,是個載體,把用戶的行動目的,和產品或品牌的某個屬性聯接起來,讓用戶產生:「購買產品就可以達成某個迫切願望」的感覺。而這個感覺,就是會促使用戶行動的動機。

如果文案不能把用戶的目的,和產品或品牌屬性聯結起來,那麼這個文案就無法打動用戶的動機,是不合格的文案。

比如剛剛那張北歐實木框架床的文案:

我們說了,體驗北歐風情,或者擁有北歐風格的優雅,顯然不是用戶的某個迫切達成的願望。那麼用戶看了無感,為何要買這張床呢?

如果我們反過來想想「用戶為何會購買一張床?」我們會發現,用戶可能會因為現在的床壞了而購買一張床,或者換新房要購買一張床。而通常我們會購買哪一張床,取決於我過往使用床的經驗。

例如我曾經用曲美的實木床,而這張床給我的印象很好,那麼我大概率還是會去曲美買一張新床,無論你怎麼打廣告,可能我都不會看。

而假設我之前購買了一張板材床,翻個身就吱吱呀呀響,那麼我可能會考慮,要不要換個品牌?要不要買張實木床?……這時候,如果你的廣告在告訴我,床很結實,我可能就會考慮購買:

這就是把用戶的願望,和產品的屬性,用文案聯接了起來,是個合格的文案。

再比如,我過去儲物空間小,喜歡往床底下塞東西,然後取用會很不方便,那麼我可能會被這樣一段文案打動:

而過去我特別想體驗北歐風情……大概我會節約傢具預算,然後去趟歐洲深度游吧!

所以,只有當文案把用戶的願望和品牌屬性串起來,才是一段合格的,讓用戶產生行動的文案。

我們把這種文案稱之為:

「動機文案」

而想要寫出一段動機文案,就需要我們找到可以打動用戶行動動機的那個需求點。

什麼樣的需求,才能喚起用戶行動的動機?

一個產品,有若干個需求。例如剛剛舉例中那張北歐風格實木床,它必然滿足了一個想要北歐風格傢具的用戶的需求——這個需求真實存在,並且也會是諸多讓用戶下單的需求中的一個,但是以這個需求來寫文案,卻無法打動潛在用戶買這張床。

為什麼?因為,需求是有優先順序的。

只有那個(或那幾個)可以讓一個潛在用戶產生購買慾望,並且把產品納入選項中的需求,才能稱得上是用戶的行動動機。

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狀態、不同的刺激下,我們的需求優先層級都會改變。例如,在戰爭年代,生存需求,必然是優先層級最高的需求,是可以刺激用戶產生行動的需求。

而在我們現在的大環境中,大概自我表達需求會比生存需求更優先。

所以我們會看到許多好文案,都是在表達自己。

這些容易打動用戶行動動機的需求,都是我們本能的需要。於是,你想打動用戶,就需要更清晰的理解我們的文案任務、用戶目的,及產品或品牌的屬性。只有找到這些需求點,並將它們和產品聯接起來,才能寫出合格文案。

結語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一個營銷人,重新審視自己對「需求」的理解,跳出過往對用戶的錯誤認知,是營銷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沒有一套正確的認知體系,我們很難從「你媽喊你穿秋褲」的自嗨文案中逃脫出來,當務之急,你需要換個學習方向。


推薦閱讀:

如何成為文案高手?
運營/文案/廣告,13個有用的網站,在這裡【26號】
擦PP的抽紙,文案怎麼寫得高大上?
六爺:一篇成交型文案讓我1年賺了100萬,只因用了這5步寫作邏輯。
甲方VS乙方?

TAG:文案 | 廣告文案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