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是新零售的鏡子,或是幺蛾子?
不知道在你小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購物經歷?
同學生日之際,為了表達友誼,你走進一家臨街門店,為她挑選禮物。在這家店裡,有各式各樣的花瓶、風鈴、飾品、布偶、手錶等等。當年的你,並不知道這些小玩意兒來自南方某個城市。你只知道,這家店琳琅滿目,價格不算太便宜,但是為了鞏固友誼,咬咬牙,禮物還是要買的。
這樣的臨街店鋪,在那時候,被統一稱呼為「精品店」。在精品店盛行的時代,還有一種叫十元店、兩元店的門店普遍存在。十元店、兩元店總是退縮在主幹道以外的街巷之中,用劣質的擴音喇叭,一遍又一遍重複著,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時至今日,這樣的店鋪依舊存在。而精品店,早已從市場上退出。
那麼,名創優品又是怎樣一種存在呢?
在我的觀察里,名創優品則更像是二者的結合及進化產物。在洞察消費者需求方面,它顯現出引導消費的強勢態度。在產品的設計上,則表現出日式的審美趣味與殿堂陳列。通過精品店的選品原則,以及主打性價比的定價措施,在過往的精品店與十元店中,找到了某種平衡點,又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精準地捕捉到國人的審美走向。
較早前有篇文章,題目很聳動,叫《葉國富:什麼是新零售?馬雲也理解錯了》。這篇文章脫胎於混沌大學上,葉國富的一次分享。在這次分享中,葉國富無不動情地推薦著他眼中的名品爆款,並提煉出名創優品的三高三低,即高顏值、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用具象化、數字化的表達,向受眾傳遞來自名創優品對新零售的看法。
葉國富說,「我覺得新零售並非簡單的『線上』+『線下』,而是以產品為中心,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客戶提供高用戶體驗和高性價比的購物體驗,並縱向整合從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到終端的價值鏈,創造更大價值,提升運營效率。」
在《重新定義全球零售業——名創優品3年50億,逆勢瘋狂繁殖背後的秘密》一書里,作者同樣列舉出名創優品對標企業——優衣庫的三高三低,即高科技、高效率、高品質,與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
向日本企業學習,名創優品並不是頭一家。在看過葉國富的演講視頻、《重新定義全球零售業》這本書,以及個人對新零售的觀察與思考,我想,在本輪新零售的變革之中,還是有一些已經非常外化的特徵,值得零售業從業人員學習、揣摩。
產品驅動
以名創優品為代表的新零售,更多精力投放在了產品升級與渠道建立。通過與世界範圍內的工廠、設計師合作,推出設計更為符合當下審美的產品外觀。同時,提出渠道合作的模式,即加盟商提供商鋪位置,名創優品進行貨品輸送,以及供應鏈把控與管理,牢牢的將產品,收歸己有,佔據話語權高地。
服務適度
如今,新零售正走向無人服務。這並不新鮮,宜家、H&M等品牌,很早就開始踐行無人引導購物。伴隨技術的升級,無人販售機、APP應用內買單等,正為新零售的最後一步路,提供閉環要素。由技術推動而帶來的適度服務,甚至無服務,正在成為新零售的顯性特徵。
數據基建
下圖是一張日本便利店的收銀機面板布局。日本便利店,一般都會設置年齡分布的客層鍵。收銀員憑藉眼力與經驗,為買單的顧客按下客層鍵,為顧客打標籤。簡單理解就是將客層與商品進行匹配。實體持續被電商痛擊的這幾年,沒有精細化的數據支撐這塊遮羞布,也快被掀開了吧。數據採集只能是未來實體最重要的基礎建設。
供應鏈管理
名創優品通過少量入股或注資生產企業,形成對上游供應鏈的效率管理。同時,又以規模化生產,大幅度降低產品出廠價格,為盈利博得空間。
金融支持
《重新定義全球零售業》這本書,在後半部分提到了名創優品對現金流的控制。為了進一步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在知乎上「如何評價名創優品」的話題下,看到了來自微信公眾號無馬識財之作的圖片,並看到了這樣的表述:葉國富以98%的股權控股廣東塞曼投資,而廣東塞曼投資又以98.5%的股權控股分利寶。換句話說就是,想開店,沒錢?來分利寶;開了店,經營不善?來分利寶。
以上,是個人站在名創優品的角度,看到的新零售的稜稜角角。作為馬雲在一年前提出的概念,從演化到落地,以及新零售的終極形態,還是具備想像空間的。在「五新」戰略的指導下,阿里巴巴2017年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1%,必然也受到了新零售的積極影響。
從互聯網行業流竄而出的概念,從來都沒有停止。商業發展到如今,也沒有什麼新鮮事。原本產業升級,加上技術驅動,以及主力消費客群的遷徙,構成了新零售的整體環境。
疲態初現的2017年雙十一,在各類算不清優惠券,和京東的口水仗中結束了。那麼,新零售準備好登場了嗎?
推薦閱讀:
※掌合天下謀變:從全產業鏈生態進化到快消品貿易新生態
※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初具規模 這家品牌功不可沒
※《2017中國快消品B2B行業發展報告》核心解讀
※快消品如何打造智能商業升級方案? 這裡有份秘笈, 請收好!
※打造品牌,選寶潔、聯合利華模式還是三隻松鼠、百草味模式?
TAG:快消品行業 | 消費升級TradingUp |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