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費力不討好的寫專欄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沒有任何代碼,沒有任何數據分析。作者只是想試圖理清以下幾個問題:

  1. 為什麼要開始寫專欄/博客?
  2. 為什麼商校臨畢業前要去再去自虐一樣的讀個工程師學校?

1. 為啥要在開始寫專欄/博客?

熊本君開博客/寫專欄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在帝都讀大學期間,偶然讀到劉未鵬的《暗時間》。這本書中有一篇文章名為《為什麼你應該(從現在開始就)寫博客》,主要觀點如下:

  1. 能夠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
  3. 「教」是最好的「學」。
  4. 討論是絕佳的反思。
  5. 激勵你去持續學習和思考。
  6. 學會持之以恆地做一件事情。
  7. 一個長期的價值博客是一份很好的簡歷。

《暗時間》全書都很棒,甚至讓我有一種碼農們文字功底都非常好的感覺。強烈建議大家閱讀。

但我這裡只想談談自己的想法:

  • 有趣的項目:任務為導向的學習效率更高

與其說熊本君在寫一篇篇文章,我認為更像是完成一項項有趣的項目。用數據來解讀一下,我好奇的各種東西。

無論是當年學習法語,第一個偏金融的Master,到現在死磕的Data Science,沒有具體的任務,筆者上課絕對是混吃等死的典範,完全提不起興趣。

然而,一旦接到任務,或者自己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點,熊本君就會雞血滿滿的死磕下去。

而專欄或公眾號對於我的意義就在於,當我好奇心驅使想去完成某個自認為很有趣的工作時,因為知道最後要呈現成具有可讀性的文章。這就反向逼迫我反覆縷清思路,盡量深挖,而不能淺嘗輒止,甩個微博/朋友圈,提個觀點就跑。

  • 公眾平台:「說人話」是項很難培養的技能

談及這個點,不得不提,在工程師學校的一門完全不technical的課上,老師提及story telling在數據領域其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時,小夥伴們全部都露出了不屑和不可思議的表情。

但在大金融機構實習後,尤其在美帝一所排名很高的商學院做MBA交換了半年後,熊本君不得不承認story telling其實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項技能。

在基金和美帝商校遇到的各類行業大佬,無論在闡述什麼高深的理論時都能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如同偵探小說中的探長一樣,為你逐步揭開事實真相的面紗,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而反過來,任何高級的演算法,複雜的項目,如果連客戶,領導甚至同事都無法說服,就只能……

畢竟曾經出身於商校(which means that I can bullshit forever...),熊本君立志盡量說「人話」,能用圖,絕不用公式,能用公式的絕不直接甩code。

  • 知識總結:記憶索引圖

知識註定都會被遺忘,更令人絕望的是,熊本君發現,即使當年花了很長時間理解的概念,當真正在實戰用到的時候還是會忘得一乾二淨(經常被諷刺為「少年痴呆症」)。

而自己總結的圖表、思維導圖能讓我更迅速的重拾起塵封在記憶深處的知識點。

  • 有趣的項目 = 認識有趣的人

無論在學校還是工作後,總會有人迫不得已(迫於生計)或莫名其妙就學了某專業或從事了某項工作。因為興趣點不在一起,合作起來真的很難互相學習(真的要吐槽在巴黎某商校的各種小組作業嗎?)。

而這種純是因為興趣而做的項目,更大概率上會遇到更多有趣的小夥伴。


2. 為什麼又讀了個碩士?

這一年遇到的最多的問題就是「你一個學法語的,為什麼現在要當碼農?」

首先,專業其實是Data Science啦,編程只不過是實現各種想法的手段。我更願意用公司財務和Excel技能來類比。會計,估值等理論才是公司財務的基礎,Excel只是實現估值和定價的手段。

另外,每當我在猶豫是否要花相對比較久的時間學習一項技能的時候,都會想起蔡康永舉的例子: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法語,編程,金融,甚至推廣至數學,統計,機器學習,這些技能/知識或許可以短時間能突擊,但是要達到能運用的程度,需要大量的練習和不斷的重複。而這些技能又並不隨著你社會閱歷的提高而自然增長(對比所謂「說話之道」)。

正如上次回帝都找幾個碼農聊天,發現制約他們變得更牛一些的掣肘居然是英語!這上哪兒說理去……實戰大神卡在英語關,偏偏短時間內很難暴力突擊。

最後,

如果你手裡有一把鎚子,所有東西看上去都像釘子。

岔開一句,這句諺語不是查理芒格原創,只是他在《窮查理寶典》中提了一句。他的原意是鼓勵大家有「多元思維模型」:

永遠不要用一種定性思維去思考,會陷入死胡同。畢竟在一個手裡拿著鎚子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釘子。

但我更願意理解為,你在手握鎚子(或熟練掌握鎚子使用方法)前,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鎚子這種工具。

Too young, too simple的你以為拿起一塊石頭用力砸下去已經是最優解。

(腦海中浮現起在巴黎某銀行實習時遇到的50+老大爺手動輸Bloomberg機的數據)

這樣的人在現在應該是那些天天用Excel表格,卻居然不熟悉vlookup, index, match等一系列函數的所謂「白領」,在未來可能就是只會用Excel卻完全不知道在python, R中可以更高效處理數據的「我們」。

清洗數據,特徵工程,看著一個項目從到有,看著一個一個功能的實現,短時間內就能有反饋(模型好不好)。我甚至還跟立志於繼續從事傳統金融的小夥伴開玩笑說,這行太有意思了,不給錢我都願意干。

結果,

一語成讖,

這些項目的確也沒給我帶來一分錢收入……


As promised, 沒有代碼,沒有數據,沒有表情包,只有熊本君的碎碎念,感謝大家願意看到結尾。

就這些了,最後:

Life is short, you need Python!

閃了~


推薦閱讀:

拆書:陳信誠《轉型王道》的營銷體系(多圖)
實體店如何做到客源滾滾來?
Its Microservices ...Its docker ...Its orgnization structure - 肖然
商業銀行網點(營業部)轉型的方向是什麼?
【谷川聯行】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知多少

TAG:知乎專欄 | 轉型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