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行業和養殖業走到了一個收縮關口。未來,征途?囧途! 迷失迷惘,南轅北轍,有你嗎?
飼料工業戰略失明
2016年飼料質量指標嚴重不合格產品名單上,銅鋅超標一片紅,多家大企業榜上提名。事不過三,但依然有企業以身犯險!農業部2017年上半年全國飼料質量安全監測結果顯示,不少赫赫有名的企業被檢測出銅、鋅超標1-4倍不等。這是對社會、對生態、對人民的漠視!
土生土長的這土地、苦心經營的自家企業、對飼料業發展意義重大的標杆養殖場,現在居然被飼料工業自己弄得岌岌可危,實在是讓人痛心。這是那幫大愚若智之人造成的結果。
不知他們想過沒有:當下糞污高銅高鋅、富集抗生素,遠超環境承載量,養殖場該怎麼辦?農田該怎麼辦?飼料工業的大咖們是怎麼想的?他們真的以為,這一幫起早貪黑的人,其實不值得下功夫去討好?又或者說,他們乾脆認為:為時尚早,不變應萬變才是長青之道,讓吃螃蟹的人啃死? 夜觀星象,掐指一算,現在我要把深陷同質化紅海的預混料單獨拎出來說一說。 飼料工業對環境生態與食品安全的忽視,在對這款產品的態度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款擔綱核心營養的飼料精品居然連續數十年採用超量硫酸銅、氧化鋅、抗生素的策略粉刷一個毛亮、糞黑、喜睡、增重快的表象。我們固然可以說,養殖戶沒能及時反饋問題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飼料企業自己的不作為才是最不可原諒的。觀念的誤導比貪污還嚴重。
「養殖場是要用你給的技術、你的產品去生產運營的,你的標準就代表了他們的標準,難道你不清楚?!」當下的飼料,就是今天的環保,明天的食品。一句話:當代畜牧業要的是生態、安全、高效;如果你只能給出放價讓利、毛亮、糞黑之類的花絮,那還是算了。
中國飼料工業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能眼看著所有的飼料公司都死掉吧。但我擔心,目前的飼料企業,尤其是那些家大業大的龍頭巨企,根本看不到這一「危」與「機」。首先,起碼從表面上看,它還悠然自得,很多產品的需求依然暢旺,賬面業績也不錯;其次,我剛才說了,銷量已經成了絕多數飼料企業的一大追求。那雙能夠檢閱數據透視全局的眼睛,不曾擁有或經久不用已近昏花,所以,它們未必能看到市場真正的需要,而慢慢死掉,成為歷史上一筆帶過的晦氣名單。
養殖企業剛愎自用,自毀長城
尋求真正的生態,需要資本和底氣。然而,國人向來擅長掠奪式養殖生產,用最低的價格掏空動物生產力。時至今天,養殖基礎(環境設施、種苗、營養以及人才等)投入不足,逆水行舟,環保風暴、土地壓力、效率成本兩頭差,已成為是當下養殖業最普遍而嚴峻的問題。
投資母豬4000元/頭/年,創造年利潤萬元以上?別談節約成本,付出與回報,成正相關。優秀的養豬企業能夠做到PSY25以上,出欄成本6元/斤,其實就是在種苗、營養、管理上深耕深種。 政府管殺不管埋
環境問題雖然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排斥養殖污染的表態絡繹不絕,只不過絕多數表態並不值錢,無非是「說出自己的需求,讓政府和別人去完成」。
而,在中國基層,很多地方領導限於紙上談兵,延續著「不問青紅大棗白,寧錯殺一萬不放過一個」的作風,簡單、片面地認為並套用「沒有養殖,就沒有排放」。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政府解決養殖糞污問題的方法無非實施一票否決制——把禁養變成強制性,克減法律法規的謙抑性原則,人為地擴大了兜底性條款的適用條件,憑藉一紙拆遷令扼殺農民的養殖出路。於情於理,皆方枘圓鑿,很大程度上已經背棄了本應服務的對象:社會。
農業不同於計算機,不同於汽車,不同於電影電視文玩收藏,它除了作為商品的屬性外,更擔當著對生命的根本維繫。
不教而殺謂之過,教而不做謂之錯!政府管殺不管埋,對環境污染咆哮怒吼,時又以食品安全的名義禁宰禁運強閉家禽市場,留給養殖業的任務異常沉重! 千億菜籃子「賣鹹鴨蛋」
農業環保、食品安全兩大板塊,每年都有在千億撥款的灌溉。然而,補貼散亂化,流程耗時長、花費大、空子多,重補貼而輕績效評估,在使用效率上大打折扣,恰似一江春水奔海不復回。除了官員落馬不脛而走,成果數據足不出門。
而且,補貼偏向於大型養殖場,個體經營的養殖戶往往很少得到,不透明程度高,整個養殖行業陷入了嚴重的不公平競爭,結果可想而知,規模養殖企業只需專心賣豬就能賺的比家庭農場多很多;起早摸黑的中小養殖場發現自己又一次陷入被動,聽憑自己與豬販討價還價又一次次望價興嘆。
上至中央精疲力竭,下則農民怨聲載道,養殖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
二、征途?囧途! 迷失迷惘,南轅北轍
飼料工業和養殖業走到了一個收縮關口。大多數企業都在集體無意識地犯兩個錯誤:①忙於戰術動作,戰略迷失,②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缺乏戰略定力。若然還沿著老路子走,必然會越走越「偏」。其實,國家畜牧業供給側改革的重心不在於禁養拆遷,而是生產模式轉變。我們常說的「產品有效供給」缺位、越位、錯位,都根源於生產方式轉變的不到位,沒有定位好企業與市場、企業和環境的關係。畜牧業現行的運作模式實際上是在原有小農經濟的基礎上「修補」而來的,保持著很多的「舊思維」,維持著很多的「舊慣性」。對於市場經濟、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社會治理等一系列「模式外」的新事物,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去應對,同時,也暴露出很多的不適應。
尋求真正的生態是需要資本和底氣的。
三、看清本質:沒有效益,就沒有向心力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中心,是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工作重點,是興國之要,是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自1980年推行以來,已根深葉茂!
無論環保抑或食品安全,必然建立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之上,水到而渠成。犧牲效益,墊錢買環保/食品安全,違反經濟價值規律,本末倒置,必然不可持續,得不償失。
養殖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是一紙政策的事情,而是一個一攬子系統工程,需要一套完備的技術路線去編織補齊整個 「木桶」,將效益、環保、食品安全統籌、融匯全生產過程、各生產環節。這也是畜牧業提質增效的根本。單個產品、技術,片段式,離散性,在養殖需求上,恰似明月照戈壁——一盤散沙!不足以滿足養殖端需求,不足以推動畜牧業改革進程!
想聽更多關於飼料行業的分析,經濟行情的諮詢,還處於迷茫的你,不知道該如何決策的話,希望能與我一起探討,請動動手指添加微信18138962379,謝謝!推薦閱讀:
※我國飼料標準是如何分類的?
※非常規原料用量加大、毒素超標導致肉鴨花肝頻發,龍昌膽汁酸排毒保肝穩定飼料品質
※養 羊 的 驅 蟲 知 識
※肉雞飼料中如何使用非常規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