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倫敦住房危機!建築師在哪裡?

導讀

How to meet London』s housing needs is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 facing the capital today. The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joined in the debate, holding 「Housing London Lecture Series」 in 2015 spring to bring together architects,politicians,planners,developers and commentators to debate the key questions. This essay mainly translates and elaborates the lecture「Concrete Action: An opportunity for a more ethical architectural practice」 ,which explores the questions what the role of the architect is ,where architects should position themselves,how architects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the imbalanced housing market in the context of London housing crisis.

如何滿足住房需求成為倫敦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2015年春,AA建築聯盟學院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建築師,政治家,規劃師,開發商和建築評論家)參與「倫敦住房」1系列講座,共同探討住房危機話題。本文主要譯釋的講座是Concrete Action: An opportunity for a more ethical architectural practice。該講座主要探討在倫敦住房危機的大背景下,建築師的角色是什麼,他們將通過何種方式來緩解失衡的住房市場。

1倫敦住房系列講座部分列表(詳細可登陸AA官網Lecture Videos查閱): Public VS Private: Who will provide the housing London needs?;Housing Young London: Are we facing an exodus?; Urban VS Suburban: Where will we build?

背景介紹

圖片來源:英劇Sherlock

倫敦城市住房危機日益加劇,一方面,絕大多數人口無力支付昂貴的房租,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和青年工作者,倫敦自有住房率已跌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目前倫敦住宅平均價格已達到53.1萬英鎊,相當於倫敦人平均年收入的10倍左右。另一方面,住房狀態處於極其不平衡的狀態,租差2理論表明隨著租差不斷增大併到一定值時,開發商,投資人和地方政府等主體可利用租差通過改變土地的使用來創造利潤。現不同的開發商在倫敦各處瓜分衰敗社區,開發新項目,90%以上的廉價房正在遭受拆遷和替換,大約超過300,000的居民受到影響,他們無力支付新建房屋,不得不選擇搬離逐漸被富人佔領的社區。

2租差:潛在地租水平與實際地租水平之間的差額稱為租差。地塊剛開始開發, 潛在地租水平=實際地租水平;隨著建築物與其他基礎設施折舊,實際地租水平下降,隨著城市發展,地塊可達性以及周邊景觀設施增強,潛在地租水平上升,從而形成租差。

住房危機要追溯到1980年代,撒切爾政府提出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主張自由市場的力量將能在許多領域創造出最高的價值,在鐵路,重工業和水電逐步私有化後,開始推行社會住房3私有化。英國工黨成員Tom Copley稱這一舉措動搖了「福利社會的基石」,

是「英國當代住房危機的起源」。撒切爾首相頒布了「政府廉租房買賣法(Right to Buy)」,鼓勵租戶用一定補助金購買所租住的公共住房。當時政府提供的房屋價格折扣高達6成,大約200萬廉租房租戶在1980年至1998年期間購買了第一套住房。很顯然與此同時,有另一群人利用法律的漏洞,低價購入,高價轉手,贏取暴利,擾亂了住房市場秩序。到了1996年,220萬套社會住房變成了私有財產。社會住房私有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倫敦經濟,但也讓大多數人從此淪為萬劫不復的房奴。

3社會住房:在英國,住房系統分為商品房(Commercial housing)和社會住房(Social Housing)。社會住房主要用於保障低收入者有房可住,類似於中國的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低收入人群,殘疾和失業人群均可申請社會住房。至1970年底,公共住房的發展達到一個頂峰,超過45%的英國人住在社會住房裡,享受資本主義巔峰時期的社會主義待遇。

講座內容

演講人:Concrete Action

通常擁有強大投資者的開發商,可以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優秀的律師,建築師,顧問團來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而在另一端,是那些需要廉價住房和捍衛當地社區免受房地產項目侵佔的弱勢群體,由於缺乏各種有利資源,他們的反抗聲最終淹沒在複雜以及不透明的城市規划過程中。

Concrete Action是由一群建築師建立的網上平台,他們呼籲在建築設計,建築工程,城市規劃領域工作的人們通過這個平台匿名泄漏4規划過程中重要的信息以及各類一手資料,經由平台告知當地社區,同時向那些缺乏專業知識的居民普及專業知識,從而來幫助他們避免遭遇新開發項目的驅逐。

4匿名泄露:人們可以選擇匿名泄露信息來降低泄露公司或機構信息而帶來的個人影響。

  • Why Concrete Action now?

任何一個項目的建成包含了各種合法勢力的抗衡與協商,包含客戶、政府、居民和企業,由於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鼓勵同質化,公共空間的私有化,權利逐漸向金融家轉移,在一味迎合逐利的地產開發商的市場背景下,建築師和規劃師似乎逐漸失去發言權。而Concrete Action的年輕建築師們認為,是時候應該重新發揮建築師的職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設計能力來幫助弱勢群體。

  • Different Actions

  • Leak Session

居民的城市規劃信息是滯後的,當地居民只有到了相關「規劃預申請」5階段的時候,才得知自己的社區將會被重新開發,實際上,這一提案早在很多年前就開始了,他們匆忙地成立委員會,摸不著頭腦地討論研究開發商規劃方案,期望提出相應對策保障社區居民利益,但由於專業知識的缺乏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並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Concrete Action通過收集各種不對外公開的灰色信息,並傳遞給弱勢群體組織,從某種意義上實現了規劃信息的透明化。只有當居民充分了解這個規劃體系流程,才能更好地找到維護自己利益的方式。

5規劃設計4個不同階段

規劃框架階段(the planning framework):國家,地區,地方,社區規劃法律結構(所有的規劃申請必須服從這些規劃總則。)規劃預申請階段(pre-planning application):在提交規劃申請之前,與當地政府協作的土地所有者或者開發商估測方案可行性以及相關條件。規劃申請階段(the planning application):正式向當地政府提交規提案後期規劃許可階段(post planning permission):規劃申請通過後,土地和建築通常可以被售出以及租賃。

  • Workshops Session

Concrete Action組織「適應性規劃提議單元」(mobile planning advice unit)研討會,研討會分為兩類,其中「翻譯」(translation)研討會,試圖向當地社區解釋整個規劃方案,介紹參與到這項規劃中的公司類別以及政府機構的信息,闡述各個利益共享方(包括市政委員會,開放商,以及建築師)之間的關係,給進程中每一階段的應對措施提出建議,並且就一些相關文件做出詳細的分析與闡述。另一類研討會則是主要致力於幫助當地社區提出設計方案,該方案則是根據當地居民對城市的願景而提出,就那些以各方角逐利益為主導的規劃提出反對方案。

  • Visualizing Session

可視化作為重要工具,Concrete Action通過mapping呈現整個倫敦地區正在進行的城市社區更新項目,讓居民和當地社區能實時了解自己周邊的變化,並且積极參与維權運動。

演講人:Finn Williams

建築師,規劃師,大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區域改造部門擔任負責人,同時是Public Service,NOVUS和Common Office的創始人。Williams 現在致力於發展非盈利機構Public Service,該機構為當地的政府規劃部門提供設計師。他曾在鹿特丹的OMA就職,他們的工作一直是努力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設計。但之後,Williams越來越意識到相比於為中高階層客戶設計,他對為中低階級服務,如何切實的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住房需求更感興趣。這使他重新思考傳統建築師的角色,通過擴大自己的工作領域並開始參與到政府的工作中,為大眾提供更好的設計服務。

  • The Role of the Architect

Williams在演講的一開始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建築師對建築環境究竟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在英國,66%的新建住房是由建築商及其聘用的建築工程師完成,而不是建築師。在這個大部分不需要專業知識的建築環境背景下,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定位,明白建築師的角色究竟是什麼。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建築師的工作更多是為3%精英階級服務。我們很難有機會為剩下97%的絕大多數人群提供相應的設計。

一般來說,一個建築的限定因素(位置,功能,目標用戶,建築指標和預算等)在建築師參與前就已經設定,而建築師更多的是考慮建築本身的空間和形態設計。建築師Alejandro Zaera-Polo的建築外圍護理論(General Theory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認為建築設計現如今更多的被局限在建築表皮的設計中,外表皮設計似乎已經變成了建築師所能掌控的最後一片領域。為已經預設的盒子包裹上不同的外衣,這套做法在現今的建築大環境下變得越來越普遍,它也滿足了當地的規劃者和市場的不同需求。這種倒退至表層的設計反應出建築師夾在政治,經濟,規劃者,開發商和預算等眾多因素間的尷尬處境。同時,建築過程中技術,立法和法規條例的複雜也進一步阻礙了建築師的參與。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是應該接受作為一個僅僅設計表皮的設計師的現實還是重新開始思考建築師的職能究竟是什麼?

Williams指出對該問題的回應不是簡單的要求重新奪回建築師失去的權利或要求參與建築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而是換一種思路,通過打破政府和建築師現在割裂的工作等級關係,鼓勵建築師與經濟,政治等當地部門共同合作參與規劃設計。大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認為公共部門(public sector speed and delivery)的效率低下已經成為了倫敦住房緊缺的四大主要原因之一。首先由於一些規劃部門缺少豐富技術經驗的建築規劃師,使得項目建造過程無法順利有效進行。根據London』s Placemaking Capacity: Services across Boroughs圖表顯示,政府對與資金聯繫緊密的部門(Regeneration/Economic和Development Management)給予充分重視與財務預算,而對Urban Design/Architecture Design部門投資明顯不足。

由下圖可見,在規劃&發展(Planning & development)方面,政府逐年縮減財政預算已超過50%以上。

根據2014年的調查,倫敦許多城區的規劃能力都無法與現有的增長計劃相匹配。

這樣的結果使67%的倫敦各行政區認為在住房問題上,他們需要更多擁有建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建築師來幫助當地政府進行建築設計,區域規劃和總體規劃。然而,由於政府部門無法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審核篩選建築師為規劃部門工作,他們不得不聘用額外的諮詢機構工作。實際上,超過80%規劃部門通過聘用中間機構來完成規劃項目。這些外聘人員通常需要工作3到6個月並花費超過普通員工3到5倍工資來完成項目的前期調研和設計方案。這不僅對政府已經不斷壓縮的財政支出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且由於外聘設計人員缺乏對場地實際情況的了解,所提出的設計方案有時並不一定適合當地發展。

  • Public Service

基於這樣的想法,Williams創立了Public Service的組織。這個組織為公共機構如當地政府和城市建築開發公司輸出優秀和經驗豐富的建築師和規劃師。他們在1-2年時間內通過全職或兼職的靈活方式參與政府的規劃項目,特別是針對不同地區項目為政府提供對此區域了解的建築師和規劃師。

在此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當地的規劃項目提出改進措施。這使得原本局限在建築用地紅線範圍的設計師們從一開始就能積极參与整個規劃環節,表達底層民眾的心聲,使規劃方案變得更為有效可持續。政府為這些建築規劃師們提供基礎工資,為了降低規划過程中的風險和時間成本,私人開發商也願意為政府聘用的這些建築規劃師進行前期的集中培訓,並做出相應的補貼。在這樣的緊密的合作和成本節約下,多方都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作用,最終使得城市更新朝著一個有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過半數的城區對這項提議感興趣,並且超過30名設計師註冊並希望能參與到Public Service組織活動中。

結語

顯然,住房危機不可能是通過建築師本身就能徹底解決的,就如同Williams提到的,建築師常常處於夾在政治,經濟,規劃者,開發商和預算等眾多因素間的尷尬處境,但是如何最大化建築師的效用,上述兩個年輕的組織給出了新的答案,或許他們還不成熟與完善,但重要的是,它們同時也為城市可持續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無論是Concrete Action比較簡單粗暴的「泄漏重要信息」給弱勢群體亦或是Public Service跳脫傳統建築行業與各部門協同合作提出更合理可持續的更新方案,從一定程度上都能抑制房地產業不健康發展。

也許每個選擇建築設計行業的人,最初雖不是都有「改變世界」的抱負,但至少懷揣了一個模糊的夢,而漸漸地,抑或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埋頭畫圖,抑或是專門為金字塔頂端的客戶群體服務,抑或是無力發揮自我能力毅然選擇離開,不論哪種,似乎都偏離了初衷。What』s the role of the Architect?在城市更新進程不斷加速,房價不斷攀升的今天,建築師的角色到底是什麼?然而無論從建築師的社會責任,還是市場萎縮的現實來看,建築師都應該尋找下一個出路。未來建築行業終將洗牌,建築師又將在哪裡?

作者介紹

卞志文

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建築系,研究生就讀於AA英國建築聯盟學院Housing & Urbanism專業。2015年於義大利交換半年,現階段研究方向為post-event:sustainable long-term legacy(特指mega event)。

謝陶

本科畢業於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研究生就讀於AA英國建築聯盟學院Housing & Urbanism專業, 從小喜歡繪畫,目前將年幼時的繪畫夢想在建築學中發揮和應用。

轉載須知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IaW4tNXg3RWprUHhyVnFFOTN3TQ== (二維碼自動識別)

雷鋒精神萬歲!全世界無知者聯合起來!


推薦閱讀:

中國有沒有可能實現免費提供住房的可能.為什麼?
堅持「房子是住不是炒」新定位關鍵在落實
美國六年,我們住過的家(一)
杭州每個區域租房的特點都是什麼?
刷臉黑科技?diss對手so easy!

TAG:建築 | 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