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有數 | 狂歡背後有理性,「雙11」不再只有「買買買」

——「雙11」消費觀察(上)

花錢有數 | 原創出品

「雙11」在2009年第一次以購物節的形式出現,此後開始逐漸由屬於單身狗的娛樂性節日演變為全民購物狂歡節。如今,「雙11」購物節已經走到了第8個年頭,銷售額再度被刷新。為了吸引消費者,提升銷售額,在今年的「雙11」期間,各大電商平台在各自優勢領域大顯身手,推出了新玩法,VR、AR、無人機、無人車技術首次投入使用。

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雙11」促銷活動,消費者有何感想,又是如何備戰「雙11」的?龐數智庫對336位南京「雙11」活動參與者進行了調研,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雙11」搶購熱潮再度開啟,「剁手黨」蜂擁至各大電商平台「買買買」。龐數調查顯示,參與者中有73.79%在「雙11」成功搶購。可見,儘管今年「雙11」因為眾人搶購出現了網路擁堵、支付失敗現象,搶購成功者仍占多數。

通過調查發現,消費者對今年「雙11」的促銷活動了解並不全面,僅有11.36%的受訪者知道所有的促銷活動。舊玩法中,降價(56.17%)、領取優惠券(53.57%)和滿減(50.65%)的認知度相對較高,而商品組合銷售(26.30%)和買返現(29.22%)的認知度則相對較低。新玩法中,認知度超過50%的僅有紅包雨(61.04%),抓萌獅(16.88%)和邊看邊買(18.18%)的認知度尤其低,還不足20%。總體而言,相對於新玩法,消費者對舊玩法的認知度更高。

對於「雙11」期間的各種優惠,消費者使用率超過一半的有「優惠券(購物券)」(71.80%)、「紅包」(60.93%)和「降價」(58.16%)。數據表明,紅包、優惠券在消費者中的使用最為普遍。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活動太多,看得眼花」(44.34%)、「紅包、優惠券使用限品類、品牌」(37.01%)和「活動太複雜,不會玩」(34.74%)是限制其使用某些優惠方式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出,雖然電商花盡心思推出了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但花樣太多、規則太複雜,不少消費者對此感到吃不消,不願買賬。

今年「雙11」的預熱期長達一個月,「剁手黨」們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碎片時間,隨時隨地為「雙11」備戰。從調查結果來看,過半的「剁手黨」選擇了「在家、寢室坐著無聊時」(66.89%)和「在床上準備睡覺時」(50.49%)瀏覽電商網站;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剁手黨」在「等車時」(39.02%)和「乘坐地鐵、公交時」(39.34%)為「買買買」刷手機。

「雙11」預熱期間,瀏覽網站看到自己想買的東西時,57.52%的人選擇「提前加入購物車,等『雙11』購買」,佔比最高;41.64%的人「先收藏,再考慮是否加入購物車」;10.16%的人「不加購物車,到『雙11』直接購買」;值得一提的是,還有超過兩成(20.98%)的人沒等到「雙11」就直接下了單。

在「雙11」當天,超九成(92.16%)的受訪者買了之前加入購物車中的商品;其中,「全都買了」的佔22.43%,「買了大部分」的佔24.47%,「買了一半左右」的佔10.64%,還有42.55%的人僅買了購物車中的少部分。顯然,絕大多數受訪者在「雙11」當天或多或少購買了購物車中的商品。

從性別分布來看,對於購物車中的商品,男性(23.68%)全部購買的比例高出女性(18.33%)5.35個百分點。「雙11」當天,女性在下單時仍呈現出「左挑右揀、猶豫不決」的畫風,而男性則依舊是「該買就買、果斷利索」的作風。

從婚姻狀態來看,對於購物車中的商品,過半(54.17%)的已婚受訪者表示「全都買了」或「買了大部分」,而未婚受訪者(單身35.83%,戀愛中46.67%)表示「全都買了」或「買了大部分」的不到五成。可見,已婚人士實際購買轉化率更高,因「顧及老少」、「囤積日用」、「講究經濟實用」等家庭採購特性,而較未婚人士呈現出更強的「硬需求」。

當追問購物車裡一些東西沒買的原因時,選擇比例最高的是「確實不需要」(45.87%);「沒有搶到」(34.71%)居於其次;此外,「已經透支」(24.79%)和「有品質方面的顧慮」(21.90%)的選擇比例也不低。這些數據在較大程度上印證了「雙11」狂歡背後的理性消費趨勢,經過7年的洗禮,消費者不再將價格作為「買買買」的唯一標準,在最後時刻還是會考慮實際需要、經濟狀況和商品質量,在滿滿的購物車中做出取捨,從而「有些挑了卻不買」。同時,一些商品庫存量的不足和商家「秒殺」搶購的噱頭,也是導致不少消費者「挑到沒買到」的重要原因。

龐數調查數據表明,「雙11」購物前,有16.39%的消費者「去過」實體店,32.79%「想去,但沒機會」,另有50.82%表示「沒去過,太麻煩」。綜合來看,「雙11」購物前,有近半消費者認為去實體店參考實物還是有必要的。

當問及購買哪類商品前去過實體店時,選擇比例最高的是服飾(48.08%),其次是數碼(44.23%),然後是美妝護膚品(28.85%)。可見,受限於網購的「虛擬體驗」,對於服飾、美妝護膚、數碼等事關「美不美」「炫不炫」的特定商品,人們更希望「試了再買」,在「雙11」的「狠心採購」前,到實體店試一試「上身效果」「上手感覺」「上妝效果」成為了不少消費者「不買吃虧、不買上當」的一項功課。

龐數調查顯示,「雙11」購物前,有21.05%的消費者在「雙11」購物前「看過」攻略;28.62%表示「想看,但不知道從哪看」;另有50.33%表示「沒看,太麻煩」。由此得知,近五成(49.67%)的受訪者認為購物前有查看攻略的必要。

在那些查看過攻略的消費者中,購買服飾前查看攻略的比例最高,為56.72%;其次是數碼類產品,佔比51.52%;還有不少(34.85%)消費者在購買美妝護膚品前查看了攻略。身處眼球時代和數字時代的消費者,對於服飾、美妝護膚、數碼等事關「美不美」「炫不炫」的特定商品,出於個性化的追求和經濟上的考慮,已習慣在「買買買」前看穿搭、看流行、看跑分,看比價、看口碑、看排行。「雙11」來臨前,在網上搜羅各種攻略,研究「怎麼買最合適」「怎麼買最划算」「怎麼買最對我的味」也是許多消費者的一大戰術。

關於「雙11」獲取攻略的渠道,選擇比例居於前三位的是:社交網站(71.64%)、電商平台(62.12%)、問答類網站(37.88%)。可見,關於「雙11怎麼買」,社交網站是消費者攻略信息獲取的首選渠道,其間傳播的攻略有了熟人圈自帶的「信任光環」加持,似乎會比電商平台賣家出品的「偽攻略」要更為靠譜。而以「知乎」為代表的問答類網站,也日益成為權威信息獲取的重要平台,在「雙11」備戰中亦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

獲取更多長三角消費輿情諮詢,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龐數智庫


推薦閱讀:

半夜來聊聊英國代購,還要不要做?
人生如戲,豈能無衣——論女人為什麼要買衣服
春夏購物指南,這麼多流行趨勢到底怎麼買?
包治百病!小眾品牌高性價比婚包推薦!
2018聯名款指南,快收藏起來到時買買買~

TAG:買買買 |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 狂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