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車企進軍世界500強榜單背後的增長邏輯
日前,《財富》雜誌對外發布了2017世界500強企業的排行榜。在這個榜單中,中國汽車企業相比去年更進一步,即使除去隸屬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長安汽車,上榜的中國汽車企業也有上汽、東風、一汽、北汽、廣汽、吉利6家企業。上汽41名的排位更是超過了寶馬這樣的全球領先企業。而車業雜談則認為,比研讀排名更為重要的是,應著力去解析中國汽車企業快速發展背後的邏輯。
大到強的成長背後,中國車企正在形成獨特的全產業鏈競爭模式。
一直以來,中國汽車產業和中國汽車企業多被詬病大而不強。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規模效應十分顯著的汽車產業而言,大未必意味著強,但強一定意味著大。雖然在財富500強的榜單上,中國汽車企業依然利潤率較低,500強榜單中上榜的中國六家車企利潤總和為117.2億美元,而豐田一家車企利潤就達169億美元。但是,中國汽車企業在規模上和體量上的成長依然非常顯著。作為中國汽車企業的領頭羊,上汽集團2016年度合併報表以1138.6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名列世界500強第41位,在全球汽車行業中名列第七,已超過寶馬和現代等世界知名車企。
而在中國汽車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的背後,更應該看到,相比跨國汽車企業專註於整車設計製造不同,中國汽車企業正在圍繞零部件、整車、後市場等全價值鏈領域,構建體系化競爭能力。對比2016年全球零部件領頭羊博世448.25億美元的營收,上汽的零部件營收雖然有不小差距,但也可圈可點。2016年上汽集團零部件業務收入達到了1443億元,旗下的華域汽車營收1243億元,同比增長17.82%。此外,上汽集團還積極在汽車售後領域打造專業汽車服務平台——車享家,自2015年上線以來,其擁有的門店在全國已超過850家。與上汽類似,進入財富500強領域的一汽、東風、北汽、廣汽、吉利同樣在零部件和後市場環節布局廣泛。
優勢互補中尋求資源整合 ,中國車企謀求突破品牌「天花板」。
財富500強榜單剛一出來,便有不少業內人士呼籲應淡看中國車企在榜單上的排名。客觀來講,中國車企在產品和技術上與豐田、大眾、通用等跨國汽車巨頭有著極大的差距。在中國市場上,15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品牌和產品話語權仍牢牢掌握在合資企業手中。但是,從2015年開始,包括上汽、吉利、廣汽在內的汽車企業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的形式,彌補產品、技術短板,提升品牌溢價能力,正在一點點蠶食合資企業把持的中高端產品區間。
來自企業的官方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上半年銷量為23.36萬輛,同比增長113%;吉利汽車上半年銷量為53.06萬輛,同比增長89%;廣汽傳祺上半年銷量為25.09萬輛,同比增長57.02%。亮麗數字的背後,是三家企業積極整合內外資源,提升產品競爭力。以唯一一家上榜的民營汽車企業吉利汽車為例,經過七年時間,整合沃爾沃之後的共贏效應已逐步顯現。以新近推出的領克品牌為例,吉利汽車通過和沃爾沃深度捆綁,為領克品牌加註高端基因。吉利集團也已宣布與沃爾沃汽車簽訂備忘錄,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各佔50%股比。而廣汽傳祺熱銷的背後,同樣也有著廣汽借力其旗下合資陣營體系的全面反哺。
一個好漢三個幫,中國車企轉型升級正迎來BAT三大巨頭的強勢助陣。
一個耳熟能詳的觀點是,新能源和智能汽車將成為中國車企追趕跨國汽車巨頭的最大風口和機遇。究其背後最大的支撐,莫過於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家互聯網巨頭進軍汽車產業。雖然在圍繞到底是「互聯網+汽車」還是「汽車+互聯網」的話題上,雙方還有一定的商業模式分歧。但是,BAT和中國車企合作帶來的戰略利益空間遠大於雙方的分歧。
眾所周知,在阿里巴巴和上汽合作之前,對於榮威系列,上汽高舉高打,集大量人力、財力資源進行投入,其市場表現雖然可圈可點但是難言驚艷。直到上汽和阿里巴巴深度合作之後,榮威系列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增長的空間。2016年7月,在阿里巴巴總部不遠的雲棲小鎮會展中心,阿里與上汽的高官分別上台,向與會者講述了一款名為RX5的榮威牌SUV與其搭載的阿里YunOS操作系統。
對於汽車行業來說,車載聯網操作系統一直都是一塊老大難問題,即使是售價動輒百萬的外資品牌豪車,其導航或是娛樂應用的使用體驗也遠遠落後於智能手機。而阿里和上汽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成立互聯網汽車產業基金,並組建合資公司斑馬汽車,為榮威開發定製化的車載YunOS操作系統,一舉將中國品牌汽車的互聯網體驗水平帶進了行業領先水平。而這一點正如行業所公認,是榮威熱銷的關鍵要素。而在6月22日,長安汽車與騰訊雲於「2017騰訊雲+未來峰會」上也同樣簽署了「優勢互補、協作共贏」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長安歐尚品牌與騰訊雲合作推出的首個合作成果長安歐尚A800也同期推出。相信隨著BAT三家互聯網巨頭進軍互聯網步伐的加快,這樣的互補共贏模式將會越來越多,從而助推中國車企加速轉型升級
總而言之,相比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積累的跨國汽車企業,中國汽車企業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正視自己並不意味著妄自菲薄,在中國龐大旺盛的汽車消費潛力下,藉助於整合旗下合資企業優勢,加深同互聯網企業共贏合作,全價值鏈提升競爭能力,中國汽車企業將有著更為出色的提升空間。
推薦閱讀:
※過度強調利潤是中國品牌轉型升級的一劑毒藥
※不要因為這三個原因去買國產車!
※汽車「玄學」NVH的難點到底在哪裡?
※汽車產業投資機會梳理
※北汽EU400純電動汽車值得買嗎?
TAG:汽車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