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產品經理眼中的社交齋戒實驗及其15天感受

李秋澄

S-Tech社交齋戒深度參與者

Deep Thinker

就讀於清華大學

個人公眾號:PM李秋澄(ID:PMqiucheng)

本文經作者授權

最近作為被試參加了一個騰訊研究院的社會學實驗,叫「社交網路齋戒」(Social Network Fast,傳送門:全程實錄|社交齋戒主題展:核心報告+獨家影像+現場特寫)。

雖然是供人研究,但是畢竟也是有夢想的小白鼠,於是我偷摸做了一些總結。實驗本身的有趣特性讓整個實驗過程非常順利,中間雖然有各種不適,但是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的思考遠遠多於刻意不使用社交產品的難受。這裡也對騰訊非常敬佩,以前大家說人家張小龍希望大家不要沉溺於微信的話是一句裝逼之詞,但是你看人家騰訊研究院就搞了一個實驗驗證這件事。所以說還是服人家騰訊,有能力地裝逼,這就是真情懷。

人形小白鼠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實驗

參加這個實驗的初心一方面是作為重度社交成癮的人,想看一看自己不用社交產品的感受;一方面也是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社交產品設計的內涵。

作為小白鼠,我被要求明顯降低以微信為主的社交網路使用(每天不能超過30分鐘,每天晚上固定時間發應用使用時長截圖給主試爸爸們),每日記錄自己的所做事情、線上線下的社交情況以及感受,另外還要每天填寫關於焦慮狀況、心情狀態等的問卷。

SNF(社交網路齋戒實驗)的介紹

手機成癮還是微信成癮?

在參加這次社交齋戒之前,我一直篤定地相信自己是重度微信成癮患者,畢竟每天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微信上。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發現了自己在收發消息、閱覽公眾號、查看朋友圈等地方花費大量時間。2017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公布的數據是「50%的用戶每天使用微信時長達到90分鐘」;我個人觀察和詢問結果是,身邊朋友大部分每日使用微信都超過了2個小時。如果你是iPhone用戶,現在就可以通過「設置->電池」看到過去24小時和過去7天使用微信的時長。如果你是安卓用戶,除了不同系統自帶的應用時長統計外,也可以去應用商店下載個應用時長的統計軟體,以此來觀察自己使用微信的時間。

相信除了某些重度App沉迷用戶和超級遊戲迷之外,大部分人使用時長排名第一的應用是微信(Quest Mobile統計的結果是2016年10月,90後人均使用時長,微信以1642分鐘遠遠高於其他所有種類的應用,作為對比,第二名的QQ是921.3分鐘)。

2016年10月90後應用滲透率排名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自己(以及大部分同學)是微信成癮,至少也是社交軟體成癮。

經過15天的社交軟體齋戒,我有一種感受是,自己可能更多的是手機成癮。參加這個實驗之前我天真地認為,每天把花費在社交軟體上的時間投入到工作學習當中,我不得兩周發一篇SCI啊?事實證明了我的圖樣和圖森破,騷木太木子乃衣服。誠然,大幅減少使用社交軟體節省了我的時間,然而我發現,在減少使用微信微博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減少太多使用手機的總時間。也就是說,在沒有刻意控制的情況下,我雖然減少使用了微信微博,但是卻花費更長時間在直播、視頻、小說等其他應用上面了。

在這15天中,我有時候甚至會迷之拿起手機指紋解鎖滑動屏幕,發獃滑屏個十秒鐘後又悵然若失地休眠手機。這種基於慣性的動作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去就是看一眼微信有沒有人給我發消息,而不能使用微信的我則習慣性地開了手機。

過去殺零碎時間最方便的微信被我束之高閣後,我卻投身於那些殺整塊時間的應用們的懷抱:視頻小說直播等。我過去都沒發現自己有這麼多整塊的時間看一段視頻、聽一段相聲。龍神過去曾說,不要給用戶省錢,因為你給用戶省了錢,用戶也會把這筆錢花在其他應用上。那麼其實時間也是這樣,總想著從根本上給用省時間的做法是不對的。我減少了微信的使用時間,但卻把大塊的時間投入到了其他App上,本質上我就是喜歡玩手機,不願意去幹活兒。這不禁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是零碎時間促成了社交軟體的繁榮,還是社交軟體讓人的零碎時間變多了?

零碎時間與社交軟體的因果關係?

就如上一部分所說,我神奇地發現,如我所料,我的大塊時間確實變多了,雖然並沒在我的預期內轉化成生產力,但大塊時間確實變多了。我利用這些時間轉投了那些花費我大塊時間的應用的懷抱。

事實上,刷個朋友圈,回復一下並不重要的信息(比如在你奇怪名字的好友群中發一張搞笑表情包),看一篇圖片多於文字的公眾號文章,都花不了多長時間,也花費不了多少流量。用微信的成本(時間、流量等)如此之低,大家很多時候甚至會忽略刷微信的成本,甚至很多人潛意識認為在使用微信的時候是沒有成本的,因此放心大膽地用,只有當夜深人靜一個人細琢磨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時候,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時間其實都給了姓張的中年大叔。

微信給大家的這種安全感非常可怕,可怕到大家還沒意識到它對於時間的耗費,就把自己的流量和時間乖乖貢獻給它,甚至在早期還會逢人安利這個軟體:騰訊新出個軟體,發簡訊不要錢,能看身邊的帥哥,還基本不咋耗費流量,老妹兒你也下一個吧!

然而這種使用微信的慣性會讓一個人陷入到切割整塊時間的漩渦之中。

有兩大類的場景,一種是當你真的有零碎時間的時候,比如你早上在公司一層等電梯,按了15層卻發現現在是2層往上升,感覺這個時間也就刷刷朋友圈,感覺自己充分利用了這個發獃的時間,很愉悅很充實。事實上是,當你從15層走出電梯到達工位的時候,你可能還在用微信,開始的時候你可能只是想看一下朋友們在幹什麼,結果半個小時後,你已經被一個莫名其妙的搞笑公眾號的倒數第三篇文章逗得哈哈大笑了。你不僅成功消磨了零碎時間,微信還買一送十,幫你消磨了一個大塊時間。這件事不僅僅是微信這麼干,你用微博也一樣(轉發機制更會誘導人各種看其他信息),你用知乎(這個雞湯大師給那個段子手點贊了,這個輪子給那個野模點贊了)也一樣。

另一種是你本來有大塊時間的,按照所謂番茄時間(25分鐘)的計劃,美滋滋準備好好大幹一場,利用這半個小時時間寫個3000字論文,從此Nature、Science卷卷有爺名,然而總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寫個5分鐘後就想花10秒鐘看看喜愛的姑娘是不是給自己發信息了(通常是幻覺),結果就是一發不可收拾,20分鐘後,當你在某篇大神寫的關於滴滴神話破滅的文章中抬起頭來,自信地彷彿把柳青踩在腳下,深刻地意識到了滴滴如今面臨的困境。至於論文?哎呦,這······沒事兒,我再定個番茄時間的計劃就行了······

番茄時間工作法

單純把群眾不能寫出好論文、人類進步速度放緩、我們先進生產力建設受阻的錯都歸給微信是不厚道的,但是關於零碎時間和社交網路的因果關係可能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當然,把你的時間變零碎的應用絕不止社交應用一種,很多人就更喜歡在等車的時候看今日頭條嘛,那麼為什麼以頭條為首的新聞分發類應用雖然進步神速,使用頻率上依然不如微信微博這種社交黑洞呢?

在所有的打發零碎時間的應用中,能給我帶來最大愉悅,滿足感,安全感的是社交應用。其實很多應用也有社交屬性。比如大家可以看到今日頭條就越來越「微博化」了,類似Reddit的應用越來越多,這也是確實是趨勢。在我減少使用微信微博的這半個月,我有時會盯著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一刷刷好久。這種兜里有煙抽不了,只好滿北京天橋下撿煙屁股抽的痛苦,只有參與本次實驗的小夥伴們和于謙老師他爸爸才懂。

舉個例子,在一次課程上,作為一名品學兼優力爭上遊的好學生,在老師講課正酣之時,我熟練地從褲兜里掏出了我的手機,想要刷一刷微信,來緩解完全聽不懂上面在講什麼的尷尬。在看到手機屏保上提醒自己「不能刷微信」的大字標語的時候,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想要用其他應用來Kill Time。尷尬的是,我翻開手機里的三百多個應用找了半天,竟然沒有能像微信微博知乎那樣讓我放心喜悅地使用的應用。其實新聞類應用是很容易打發零碎時間的,但明明手機里那麼多新聞類應用,感覺卻絲毫沒有任何在愉悅度上能夠匹敵社交產品的新聞產品。這也透露出了我們的懶惰:現在大家甚至懶得看新聞了,直接就想看別人對於新聞的評價和態度。人們已經懶惰到連思考都不願意了,大V們說什麼我就相信什麼,朋友們支持什麼我就支持什麼,這不是可恥,這是太可恥了。難怪龍神說,總刷微博會變傻。當然現在肯定是變成了總刷微信也會變傻了,至少不會變聰明。不管大家多麼推崇微信,貶低微博陌陌人人,要知道的是,微博陌陌人人上可沒有那麼多「不轉不是中國人」、「吃了這個東西能活一百歲」、「老公去了小姨子房間,竟然發現······」這類文章。千萬別說人QQ空間low,我就覺得微信比QQ空間low多了,而且用QQ空間的都是年輕的00後,這點來看,QQ空間的不比微信高到哪裡去了。

社交應用的安全感來源於多方面。一方面是如上文所提到的,成本極其低廉(但其實還是有),低廉到讓人感覺不到自己時間、流量的流逝。一方面是一種孤獨感的排解,這點不展開說,龍神早都給大家講清楚了,沒想清楚的自己去複習龍神的講座。一方面是想要keep updated的急迫感,然而懶惰的你不願意去看人民日報,甚至不願意看評論人民日報的文章,那麼只能看經過微博大V轉發、知乎小V們的評論、再到你朋友圈裡某人的轉發+評論+截取關鍵內容,才能由此獲得不知第幾手的信息了。社交應用不僅會讓人變傻,更讓人變懶。

親密社交與外圍社交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什麼是親密社交?有一個並不是很精確的方式就是,你打開微信->我->設置->通用->存儲空間->清理微信,裡面排名靠前的聊天記錄(除了那種發過大文件和群組的),就是你的親密社交關係。這種方式的依據是,發過圖片越多的就是越親密的關係。否則哪怕你天天跟你領導發信息,也不算是親密關係。經常發截圖、美食照片、旅遊照的雙方才是親密關係。

那麼,事實上是,參加這個活動我發現對我的外圍社交並沒有很大的困擾,對於親密社交的困擾卻很大。過去,很多人都是秒回信息的,比如我。我一直覺得,如果不儘快回復這條微信,世界因此會變得不美好,這種類似皇帝批閱奏章的責任感驅使我去儘可能地秒回信息。然而齋戒期大量減少使用微信的客觀限制導致了我不可能秒回微信。令人欣喜的是,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那麼重要,大量外圍關係的社交佔據了我的時間,但事實上是,哪怕我一天沒有回復我的朋友們,世界依然很好,我國GDP增速沒有一絲波瀾,甚至關於我自己的事業生活也沒那麼大困擾。反倒是你的親密關係,過去靠微信交流得特別頻繁的關係,如果一旦突然減少使用微信,會讓兩個人(無論是你與你女朋友,還是你與你老媽,甚至是你與你的夥伴)都陷入極大的不適當中。

因此關於親密社交的定義其實可以有更精確的定義:嘗試使用社交齋戒,如果過了幾個小時還沒回復某個人,他與你都不覺得難受,那麼與這個人的關係基本可以定義成外圍社交,否則則是親密社交。這種新的區分親密社交與外圍社交的方式,精確度遠高於聊天記錄的文件大小。

對於外圍社交來說,不使用IM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不便。

微信確實是移動互聯網的水和電

以前我記得華為的人曾經說過,華為做的事兒是互聯網的水和電,騰訊也曾經說過自己要「做互聯網的水和電」。目前來看,能稱得上水和電的產品,微信絕對可以算的上一個了。社交齋戒讓我深深意識到了這點。無論主試想怎樣,他們依然不敢把完全剝奪被試們的使用微信的時間——那樣無異於剝奪了大家在文明社會中生活的機會了。

水和電很厲害,人人都離不開它。但是有個問題,如果一個產品成為了基礎架設,成了水和電,那就不酷了。

判斷一個產品酷不酷其實有很多種說法。筆者歸納的幾個指標有如下幾點。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是95後用戶佔比。注意是佔比,比如微信這種全年齡段的產品,對於很多人來說註定是與「酷」字無緣的。一想到一個高一的酷炫少年還要跟已經工作的大爺大媽們共用一款社交產品,我就有些崩潰。然而,像QQ空間、Snapchat這樣的產品就酷得多了。

第二,原創信息的提供佔比。微信的原創內容其實很多,但問題是,抄襲、水貼、謠言、從其他平台分享過來的內容更多。像快手,無論裡面有多少「踩警車」的腦殘行為,這些內容都是真的原創,而且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真實原創。反觀微信裡面不僅匯納百川,分享各家平台的內容,更有無數謠言和反智貼。

第三,產品功能和設計風格。這部分是最虛的,也難以解釋。相信每一個做產品的同學都會為微信的簡潔、可靠、自然所折服,然而更酷的是QQ。裡面不僅有各式各樣的玩法,更有彰顯個性、便於管理等各種各樣的新奇功能。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些功能我永遠也用不上,而且非常地低齡化(比如我就有一次春節搶了2毛錢的明星QQ紅包,導致之後的對話氣泡都帶著個李易峰的臉,沒事兒還要跟大家解釋自己不是「蜜蜂」)。但是這些功能確實實打實地刺激了大家的神經。所以群眾喜愛的才是真正好的產品,微信是覆蓋全年齡段的好產品,但在我看來,「腦殘」們玩的QQ、微博是更酷的東西。

朋友圈的使用頻率跟一個人的新加好友數量和頻率有關

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朋友圈的使用頻率跟什麼有關?

注意是使用頻率,不是發朋友圈的頻率或者評論的頻率,單純是使用頻率。也注意是一個人的自我對比,比如為啥3月1號你刷了3次朋友圈,而5月1日則刷了20次朋友圈?

在社交齋戒的這15天中,我只有一天超出使用時長最高值(每天半個小時的設定)。原因是那天我在線下認識了很多朋友,大家要求互加微信。我反思了一下,這一天我之所以會超時的原因就是花了不少的時間看了自己的相冊朋友圈。很多人可能都有這種問題:加了一個新朋友後,會不由自主地翻開對方的朋友圈去窺探,也會打開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審視。過去我認為只有新加了喜歡的姑娘才會不停地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刪掉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力圖在她心中留下一個完美印象。然而我發現,事實上無論你加的是誰,甚至是不那麼care的人,也依然會比正常時候多刷幾次朋友圈(無論是自己的相冊還是對方的相冊)。

那麼如果一個人平平淡淡過一年的話,相信他使用朋友圈的次數會在加新好友那天有一個小峰值。而且,我的感受是,刷朋友圈與一個人的工作量(即所謂「正事」)的多少並沒有多少關係。更多的取決於線上和線下的社交互動。有其是有大量線下互動轉化為線上的時候,朋友圈的使用頻率就會明顯增加。

通俗的話講就是,一個人朋友圈的使用頻率是跟他新加好友的數量和頻率有關的。不用社交產品不會讓「不焦慮」變「焦慮」,而是會讓「焦慮」變更「焦慮」。這個數據說話。整個實驗中我是給自己設置了一個李克特量表的(不知道李克特的百度一下吧)。明顯感覺就是,不用社交產品不會讓「不焦慮」變「焦慮」,而是會讓「焦慮」變更「焦慮」。

意思是當你這一天很順利很開心太陽當空照美女朝你笑,大概率來看,你不會因為不使用社交產品而變焦慮。但是當年這一天不順利不開心憂國憂民憂自己,大概率來看,你的焦慮程度會因為不能使用微信而變得更為焦慮。

小結

總體是個非常有趣的實驗。最後的結果可能要等主試爸爸們統計出大家的結果才能知道。國內外研究社交網路成癮的研究其實不少,但是這麼大規模的、以微信為主體的實驗還真的沒有,期待最後的大規模統計結果。

查看結果

S-Tech往期項目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推薦閱讀:

歐陽澤林:這52個套路送給想開啟職場個人品牌的你
獨來獨往就是不會社交?大學的你學會「獨處」了嗎?
陌陌之後,中國國內下一代社交領域有哪些激動人心的產品方向?
Arxiv網路科學論文摘要4篇(2018-04-27)
國內上 Twitter,有哪些比較快捷的方式?

TAG: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