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ORCID追蹤全球科學家的流動

摘要

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簡稱ORCID,是科研人員在發表論文時的唯一識別碼,類似於身份證號碼。ORCID可以有效解決科學家重名的問題,還可以幫助我們追蹤全球科學家的流動軌跡。

編譯作者:閔超 / 南京大學

原文作者: John Bohannon & Kirk Doran

素材推薦人:朱春燕 / 南京大學

圖文編輯:李江 / 浙江大學

  • 註:圖片來源於參考文獻中的論文(不同國家、地區的科學移民比例與方向)

全世界跳槽最頻繁的科學家是誰?

基因組學專家Rimantas Kodzius,可能是當今世界上跳槽最頻繁的科學家之一。他一共在10個國家工作過,最近的一份工作是在沙烏地阿拉伯。得益於ORCID項目,我們將有可能發現科學家的流動模式,並追蹤他們的個人故事。

ORCID是什麼?

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簡稱ORCID,是一種用以唯一識別科學家的代碼。簡言之,ORCID是科學家的唯一國際身份證號,可以區分重名的科學家。全球25%的研究人員(約300萬人)都擁有自己的ORCID代碼,並將學習、工作的時間、地點等信息也添加到個人主頁上。

ORCID是一項社區驅動的非盈利開放性組織,專註於為研究者創建並維護唯一標識符註冊系統,以及將研究活動和研究成果與這些標識符相關聯的透明方法。ORCID項目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通過賦予不同的科學家不同的識別代碼。ORCID的管理者維護著一家專門的網站,而用戶可以向網站添加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

自從2012年創建以來,ORCID飛速發展,如今在300萬用戶中,已有741,867位用戶將他們的ORCID主頁作為自己公開的個人簡歷,與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同步更新。這其中,也不乏從業幾十年的「老司機」。

用ORCID幫助我們分析科學家的流動模式

追蹤ORCID用戶居住的國家,可以幫助我們追蹤科學家的流動模式。像Kodzius這樣的超級移民在ORCID數據里「脫穎而出」。全球約10%的科學家在ORCID里留下了他們的地理位置痕迹,科學家流動的模式也在ORCID數據中顯露出來。例如,數據顯示在英國獲得博士學位的科學家中有30%的人如今生活在其他國家,而其他歐盟國家的這一數字僅為15%。

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影響了移民美國的科學家的數量。數據顯示,自1990年以來,在美國學習或者工作的外國研究人員數量一直持續增長,然而2002卻出現停滯。進一步的分析顯示,當年的移民數量下降了約15%,直到2008年才完全恢復。暴恐可能帶來了長期的負面影響,即成千上萬的高技能人員在數年之內拒絕到美國工作。

ORCID存在的問題

不過現在用ORCID數據來做出因果推斷可能還為時尚早,因為ORCID數據本身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ORCID的用戶偏年輕化,一些國家的用戶數量被高估了,而另一些國家的用戶數量被低估了。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科學家採用ORCID的人數超過了實際的比例,因為這兩個國家的科研資助機構都要求科學家使用ORCID。另一方面,學術界的研究人員也往往比產業界的科學家更積極地註冊ORCID,因為前者發表論文的壓力更大。

即便如此,ORCID揭示的很多有關科學移民的模式,還是跟聯合國報告中的結論相互呼應。隨著ORCID自身建設的逐步完善,政策制定者也更有希望利用它來追蹤科技政策的影響,激發科學家的研究潛能。與此同時,ORCID也為世界範圍內科學家的遷徙軌跡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科學交流的國界會消失嗎?

科學家移民的待遇無疑是誘人的,這通常意味著更加豐厚的薪水、更多與頂尖學者接觸的機會等等。Helena Pinheiro,一位現年56年,在里斯本高等技術研究所工作的生物工程師,希望獲得更多的資助。她曾五次穿越國界尋找工作機會。她認為,在另一個國家生活與工作,可以讓她更仁愛、更善於交流、也更幸福。她對跨國工作一直抱有一個美好的願望:科學交流的國界有一天終將消失。

參考文獻

Bohannon, J. & Doran, K. (2017). Introducing ORCID. Science, 356 (6339),691-692. (May 18, 2017)


推薦閱讀:

坎農與中國生理學家:科學家的精神氣質與人文情愫 | 科學春秋
高端人才迴流:回母校 VS 不回母校
蘇聯最致命「殺手」科學家悄然復活
年輕的學術追夢人要有離開「象牙塔」的準備
科學家宣稱找到同性戀基因你信嗎?

TAG: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