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饊子引發的血案

縴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這首詩是蘇東坡謫仕海南時所做,詠的是一種民間小吃「饊子」,漢人多在寒食節前炸制,以備禁煙時的飲食所需。

做饊子要用紅糖、蜂蜜調水入面,或搓或抻成盤連有序的粗麵條,再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即成。這小小饊子味道極為脆美,在宋代那可是紅遍大江南北,好食者無數。眾位看官,咱們今日所講,便從一個由饊子引發的血案開始,且聽我慢慢道來。

卻說宋朝哲宗治下,帝都東京城內有一位賣饊子的小販,為了吸粉兒搏出位,走街串巷之時,不言所售為何物,只每每嘆息:「吃虧的便是我呀!」 初時倒也能引來民眾一時的好奇,久而久之,也便少人問津了。可巧他每日巡售途中,必經過瑤華宮,宮裡住著的,是被廢黜了的昭慈皇后。小販路過瑤華宮,總要在門口歇歇腳,然後嘆一句他的招牌叫賣語,「吃虧的便是我呀!」 帝都城管早就瞧這廝可疑,這一日正逢月底嚴打,便掀了他的擔子,捆綁回去好生拷問了一番,才知這句話並非暗語,只為搏眼球多賣點兒饊子,實無歹念。可畢竟語關重大,且多次在瑤華宮前滯留,社會影響極其惡劣,於是打了百數來棍,直到鮮血迸濺,這才放了出來。

這小販橫遭此血光之災,傷好後雖然跛足,但引以為戒,再賣饊子時便改口道:「待我放下歇一歇吧。」 帝都民眾得知了他的遭遇,好笑又同情,遇見時便多有購買,饊子竟供不應求,小販也因禍得福,盤了店面,又開了分號,一時傳為笑談。正是:

塞翁失馬焉非福,

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時只見昭慈皇后從瑤華宮探出頭來,笑著伸出一指柔荑:「一個字,這也算個事兒?」 說到人生之峰迴路轉,跌宕起伏,和昭慈皇后相比,這個小販的經歷實在小兒科。昭慈皇后身跨宋代南北二朝,起起落落的一生絕對是福禍相倚的最佳詮注。

皇后娘家姓孟,世居河北邯鄲永年縣,在16歲的碧玉年華就被當時的太皇太后高氏相中,迎娶進宮,做了哲宗的皇后,位及國母之尊,風光無限。哲宗繼位時年僅9歲,奶奶高氏趁機垂簾聽政,啟用司馬光等保守派,把兒子神宗時由王安石頒布的一應新法全部廢止,恢復舊制,並長期把持朝政。哲宗小皇帝這冷板凳一坐就是八年,在朝堂上天天與高氏對坐,群臣全都背向皇帝與高氏議政,哲宗可謂是看著朝臣的屁股長大的。這可把小皇帝給憋悶壞了,等高氏一死,哲宗立即重用新黨,並極力掃除高氏餘孽,這其中就包括了昭慈皇后。昭慈皇后第一次被廢,是因違反宮規用了道家符水給女兒治病,被覬覦後位的劉婕妤告發挑唆,哲宗向來不喜由高氏所選的昭慈,於是下旨廢后,遷居瑤華宮,賜號「玉清妙靜仙師」,地位一落千丈,成了一名女道士。

做了四年道姑,哲宗一命嗚呼,他弟弟徽宗上位,就是上面彈琴的這位。新皇帝又復用舊黨人士,他嫂子昭慈皇后也因此得以複位。北宋末年,圍繞變法或守制的黨爭愈演愈烈,常常是打得不可開交,徽宗又是個不務正業的文青,只知道花前月下咿咿呀呀,天天不是吟詩弄月,就是鑽地道跑去和李師師鬼混,嫂子過得咋樣他才懶得管。一年後新黨勢力抬頭,昭慈的屁股還沒坐暖和,就再次被掃地出門,二度被廢,再進瑤華宮,接著做回了道姑。好笑的是,這次還被小叔子徽宗加賜「希微元通知和妙靜仙師」之號,就這樣頂著個高帽兒過了20幾年的青燈(cong)歲月。

做回妙靜師太的日子可是真苦,先是瑤華宮失火被焚,她遷居延寧宮,後延寧宮又毀於大火,她只得住進弟弟家。

妙靜師太含淚飄過......「嗚嗚嗚,這霉倒得,喝口涼水都塞牙啊~」

正所謂否極泰來,日子壞到不能再壞時,好日子就來了。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北宋東京城門,擄走了包括徽、欽二帝在內的所有皇親國戚,史稱「靖康之亂」。可唯獨這妙靜師太因為混得太慘,先是被皇室除名,後來道觀還被燒塌了,無家可歸,借住在民間私宅,所以金兵壓根兒就不知道還有這麼一號人物,師太反而因禍得福,免於北上受辱。當時國無主君,情勢所逼之下,昭慈皇后效仿高氏,也垂了一次簾,聽了一回政,在舊都東京做了幾天宋太后,受百官朝拜,又回復人生巔峰。不久她的侄子,也就是徽宗的兒子趙構於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昭慈隨即撤簾不再干政,被尊為「元佑太后」。兩年後南宋遷都杭州,昭慈皇后在1129年的內憂外亂中再度垂簾,借韓世忠、梁紅玉夫婦之力迅速穩住局勢,隨即還政於高宗趙構,使南宋朝廷又得以延續了150年。昭慈病薨於1135年,時年58歲,在平均年齡僅為30歲的宋代也算是高壽了。

古語有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又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典故,這些流傳下來的諺語無非是告訴我們,在人生的漫漫路上,莫為眼前的一時困難而沮喪,身處逆境切勿消沉。就像賣饊子的小販和昭慈皇后,人生起起落落都是常有的事兒,保持平常心,笑對身邊事。TVB不是有一句經典台詞嗎,「做人呢,最緊要就是開心。」 人這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至少還有一二可心之處,多想想這一二樂事,即為「常思一二」。近來每每有朋友鬱悶甚或抑鬱的,我都會用這四個字勸他們,別說還真有點兒療效。如今又有了賣饊子的小販和昭慈皇后的事迹,在此一併向大家免費宣傳,不為賺錢,只盼能解諸君抑鬱之萬一,本號就已經很開心了。

尾聲。天國。春日。昭慈依然是皇后,小販仍舊賣饊子。這一日天色向晚,風起雲湧,雨在檐邊。小販趕在雨前正在新開的酒樓前忙活,恰巧昭慈皇后經過,遂停了鳳輦,把小販喚到身邊,和顏說道,「兄弟你這饊子炸的可真不賴,本宮吃了20幾年都沒吃膩,每次看到你瘸著腿還用力叫賣,吃飽了都想再來它三斤!」 小販聽後四下瞅瞅,確認再無外人,這才對昭慈皇后討好地又得意地說道,「小人多謝皇后捧場,皇后有所不知,小人這其實是苦肉之計。」 說罷來回走了幾步,狀如常人。昭慈驚愕不已,掩口嘆道,「今日始知買的不如賣的精,早有此計,本宮就不用吃那20多年的素了。老闆,再來三斤打包!」 正是:

失之東隅收桑榆,

管他春雨晚來急。

坐看綠柳風吹絮,

且聽黃鸝枝上啼。


推薦閱讀:

日本料理精選,足足40種!你吃過哪些?
1855,法國麵包的故事
這根神奇的法棍,憑啥能讓挑剔的法國人百吃不厭呢?
食譜分享第二彈 【牛丼】(牛肉蓋澆飯)
為什麼女人們喜歡烘焙?

TAG:美食 | 風俗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