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理解互聯網的一代人
本來只是想發一條微博的,硬是寫成了博客。
想想09年以前啊,那時候還有上網、下線的概念,現在和別人說起來「我下線了」都會覺得好好笑。而如今人和人之間真正實現了移動互聯的contact,而還有少數人還會通過電波聲音簡訊傳遞。看如今路由器已經覆蓋家家戶戶了吧,想起08年那時候還好奇貓和路由器的區別,現在看來算是顯得老土了。而移動互聯高度普及的現在,最值得我敬佩的是:移動互聯竟然可以這麼徹底的改變父母這60、70後的觀念,並徹底讓他們欲罷不能。
而現在的人啊,有時候說自己工作忙學習忙,但是他們依然停不下來的都是忙裡偷閒的刷微博和朋友圈,耗費大量時間在手機社交應用中有必要和沒必要的聊天上,而上淘寶也變成一種減壓的方式。前些日子聽一朋友說,現在啊我們都已經成為了住在別人手機里的朋友,現在的人談個戀愛比從前累多了,每天都需要和微信那頭的他聊的「天昏地暗」(此處誇張),而這種聊天方式太即時,更像是在對方的身邊安插一個信使,若是沒有及時的回復又會惹得對方的百般猜想。說起這些聊天工具吧,就因為太即時和免費,我們太隨意的就會發出太多「無意義」的信息,同時也無形中綁架我們的時間,而一大堆的表情包也在不斷的拉長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回顧一下自己以前大部分靠發簡訊聯繫的日子,發信息的時候肯定不會問諸如「在嗎?在么?」之類的問句,會直接切入話題。而簡訊,它才是對方及時能看到的信息傳遞媒介,發簡訊的時候我們會過濾很多不必要的言語,有時候會為了因為簡訊的字數而不斷的re-summary&re-edit...使之言簡意賅,原因是簡訊是收費的(非常不錯的是在谷歌的whatsapp中每年都需要6塊錢的費用)。簡單的做了幾個情侶之間的測試,通過簡訊和微信兩種途徑給對方發消息,若是在多個鐘頭之後回復自己,相比微信就會變得坐立不安,再發第二條的概率遠遠比簡訊來的高。「對方沒有回復自己的時候又覺得對方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情了?」但是又能發生多大的事情會不打電話告訴你呢?總之微信的過程伴隨了太多的心理活動,而簡訊次之,電話則不會。
網路和手機盛行的如今,大部分的人也將更能接受「網戀」,90和00年代認為網路是虛擬的,而如今的10年代確實徹底的顛覆了這一觀念。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我在網路上和別人聊天,都不知道對方是人還是狗?」。有調查也顯示,10年以後,在大學生的群體中,網戀幾乎成為了80%大學生的交往途徑,同時移動互聯的普及也增大了婚外情的發生概率。
如果說80後見證了互聯網和電腦的普及和發展,那麼90後是真真切切的看到手機的興起,從操作系統的手機,到Symbian OS、BlackBerry OS,再到現在主流的Android OS和iOS,並看到無線網路WIFI、3G、4G從未有過的普及率。想想微信、淘寶、支付寶對於我們生活方式的革新這是從未有過的。說個自己發生的例子:早在08年的時候,那時候第一次上淘寶網買東西,突然有一天想要查看快遞物流的意識,那時候塞班系統也不存在淘寶客戶端,通過2g的流量,也只能用wap網頁查看物流,給用戶的體驗是相當差的。然而在同年9月,在GoogleI/O大會上,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1.0系統,這也是Android系統最早的版本。後來不斷的看到了安卓機的出現,大屏手機的出現,現在通過app大大便捷了我們的生活。當年有同學說安卓必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諾基亞也會告別這個時代。我笑著回答,諾基亞全球具有這麼高的銷售額,手機行業的老大哥,怎麼可能?而現在國內的手機廠商基於安卓原生的定製系統也都層出不窮,最知名的莫過於flyme和MIUI定製系統(此處不做深究便簡單略過)。總之互聯網的發展每一天都充滿了可能性,誰又可能說不會有新的產物代替現在的東西呢。
說起來父母這輩的中年人,即便是沒有受到電腦發展影響的他們,一定能感受到手機對他們生活革命性變化。這點會從他們的朋友圈和他們日益增長的微信好友數量所深刻體會,更滋生了一種「父母式的朋友圈」。想起來12年以前他們總是抱怨我們為什麼總喜歡抱著手機玩,睡前和睡醒就看手機,而現在的他們也變得口是心非,並正式融入手機控這一大家族。
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棄之不用顯然不可能,但手機真是毀掉了一代人的眼。寫到這裡似乎會感覺到消極的味道,但我們也要感謝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帶給我們的便捷,以包容或者接納的心態對待變化的世界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聯繫作者
- Github:frank-lam (Frank)
- CSDN博客:http://blog.csdn.net/u012104219
- Email:frank_lin@whu.edu.cn
推薦閱讀:
※坤鵬論:不要看不起QQ群營銷 仍然是非常有效的營銷方
※十年學會編程
※如何看待PC將死?
※一毛錢股份都沒拿到的故事,與一個聲音
※豆瓣是個什麼網站?
TAG: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