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 生命如此脆弱,甚至經不起一場別離!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編者按:

依賴科技的發展,今天我們從北京到廣東乘飛機可能幾個小時就可抵達,距離再也不是阻止我們前行的要素。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蘇軾被貶海南的行程可能需要幾個月的舟車勞頓。長途跋涉,行人除了要忍受寂寞難耐的旅途生活,還可能遭受突如其來的疾病災害,更有甚者還會客死旅途,不禁讓人感嘆:生命如此脆弱,甚至經不起一場別離。

古人分離的原因很多,大體上歸為兩類:一是主動性分離:譬如赴京科考,遊山玩水,放浪形骸;一是被動性分離:諸如貶謫他鄉,為官遷任,投奔親友。不管何種原因,分別總是充滿著不舍和無奈。這在很多文人的作品中都有所呈現,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晏殊「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賀鑄「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那種一別即永生的狀態,在現在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在古代嚴酷的環境下,他們的一次分離,很可能就是今生的最後一面。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人的分離總是籠罩著一層烏雲和傷感。白居易要去長安,臨別前和青梅竹馬香菱姑娘依依不捨,共誓月下。但此一別後,雖然山盟海誓仍在,兩人也心心念念著彼此,然而從此卻再也沒能相見,許多年過去,白居易仍舊寫許多詩詞給香菱祭奠他們的愛情,讓人 惋惜。

不管思念的是家鄉親友,還是伊人情郎,這思念里,都是相似的滋味——濃烈、沉重、哀傷,並且以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態折磨著人。讓人茶飯不思,讓人淚眼無語,讓人消瘦憔悴,思念久了,也會上癮,情不自禁,越陷越深……

作品: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淺析:

上片

薄霧籠罩,濃雲難消,秋天的白晝顯得十分漫長。香爐里的熏香也快要燃盡了。又是一年重陽節,躺在玉枕紗帳的床上,直至半夜也難以入睡,秋日的涼氣浸滿全身。

下片

回想黃昏之際,在東籬邊把酒暢飲,雙袖充滿了淡淡的菊花香。不要說秋天不讓人傷感,你看那秋風將窗帘捲起,簾內的人兒比那菊花還要清瘦。

詞人簡介:

李清照,1084-1155年,號易安居士,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但所流傳之作常為名篇絕句。

少時優渥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士大夫家庭。父母皆有文學素養。自幼秉承家學,耳濡目染,才華過人。彼時優雅的生活環境,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如夢令》便作於此。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

伉儷情深

1101年,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夫婦二人十分喜愛古籍秘典,不惜「脫衣市易」換取文玩字畫。雖然清貧,因為有著相同的愛好,夫妻生活琴瑟和諧。可惜好景不長,李父被朝廷內部鬥爭所誣害,波及李清照。她只得與夫分離,隨父遠走他鄉。1105年,李清照與趙明誠團聚不久,趙家遭受災難。李清照只好隨趙氏一家回到青州,開始屏居鄉里的生活。李清照命其室曰「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夫妻倆相互支持,研文治學創作;節衣縮食,搜求金石古籍,度過了一段平生少有的和美日月。

中年漂泊

1127年,金人大舉南侵,俘獲宋徽宗、欽宗父子北去,史稱「靖康之變」,北宋朝廷崩潰。五月,康王趙構改元建炎,是為高宗,南宋開始。李清照在戰亂之中押運15車書籍器物抵江寧,後因時局變動,開始了四處顛沛流離的生活,所攜器重物品幾近失散,加之趙明誠因故卒,她悲痛不已。1132年,幾近絕望之境的李清照在杭州再嫁張汝舟。然張汝舟人品低劣,只是覬覦她的收藏,後以離婚告終。

老驥伏櫪

經歷朝野更替、國家戰亂、顛沛流離的生活,晚年的李清照卻沒有意志消沉。相反,她把滿腔的熱情付諸在詩詞創作中,寫出了一大批反映國破山河、針砭時事、心懷國家、感念過往、傷時懷人的名篇。約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失望,在極度孤苦、凄涼中悄然辭世,享年至少73歲。

更多詩詞在鑒賞背誦在公號——「好好背詩」

推薦閱讀:

難道工作生活不是為了快樂嗎?
你很久沒有做過什麼了?
一些簡潔的人生建議
請永遠相信......

TAG:想念 | 人生 | 離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