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讓·弗朗索瓦·米勒

布面油畫

1857年

83.8cm×111cm

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在西方,油畫一直被認作是屬於上層社會的富麗華貴的奢侈品,普通農夫的生活很少成為畫家的描繪對象。但是,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的作品,使這一現象悄悄發生了改變。

1849年,35歲的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年—1875年)舉家前往巴黎郊區的巴比松,在那裡度過他的餘生。他將風景畫的新突破帶入到人物畫里,致力於觀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勞作、繁衍生息的人,盡量捕捉他在鄉間的所見所聞,哪怕是別人眼中極微小瑣碎的事物,米勒也富有感情地把它表現出來,銘記在心並強烈地傳達給別人。據說站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會聞到野草和土地的氣息,夾雜著牛糞的味道,他會對著畫面上一個土痕瘡掉眼淚,而勾起對鄉村生活無限美好的暢想。

《拾穗者》便是最能夠代表米勒風格的一件作品,它沒有表現任何戲劇性的場面,只是秋季收穫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畫面的主體不過是三個彎腰拾麥穗的農婦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麥垛。這三人與遠處的人群形成對比,她們穿著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體態健碩,談不上美麗,更不好說優雅,只是謙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尋找零散、剩餘的麥穗。然而,這幅內容樸實的畫作卻給觀眾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莊嚴感。

米勒一般釆用橫的構圖,讓紀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現在前景的原野上。三個主體人物分別戴著紅、藍、黃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為主色調,牢牢吸引住觀眾的視線。她們的動作富於連貫性,沉著有序,布置在畫面左側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們顯得愈髮結實而有忍耐力。或許長時間的彎腰勞作已經使她們感到很累了,可她們仍在堅持。儘管臉部被隱去了,而她們的動作和軀體更加富於表情一忍耐、謙卑、忠誠。除了17世紀的荷蘭畫家維米爾,還沒有人能夠像米勒這樣,以凝重質樸、造型簡約的概括力,來極富表現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現的是人和大地的親密關係,是史詩所不能達到的質樸平凡。我們從這三個穿著粗布衣衫的農婦身上感到一種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類虔誠地低下他們的頭。雖然遠處飛翔的鳥兒依舊烘托出田園詩般的意境,但我們知道田園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類凝重的身軀似乎預示著生存的重壓。正是這種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園美景的歌頌,而成為一幅人與土地、與生存息息相關的真正偉大的作品。

這些解讀在今天看來是沒有什麼疑問的,然而,在這幅《拾穗者》剛剛創作出來的時候,僅是它的題材本身,就足以引發一場革命。當作品在沙龍展出後,立即引起了輿論界的廣泛關注。一些評論家認為米勒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畫面上農民的勞作傳達了他們生活的艱辛,而將這樣的作品拿到巴黎的沙龍里展出,無疑是底層民眾對上流階層的挑戰和呼聲。因此有人譏諷米勒的作品中暗含著農民的暴力革命。

面對種種過激的評價,米勒在一封書信中為自己的藝術作了辯護:「有人說我否定鄉村的美麗景色,可我在鄉村發現了比它更多的東西一永無止境的壯麗;我看到了基督談到過的那些小花,『我對你說,所羅門在他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那山林間的一朵百合花呢!』」米勒相信,「藝術是一種愛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當它表現窮人的痛苦時,並不是向富人階級煽起仇恨。」他所要做的,只是儘力弄懂如何用平凡細微的東西去表現崇高的思想,因為那裡才蘊藏著真正的力量。而要將這一切和諧、自然地表現出來,不僅需要畫家的眼睛和手,更需要他的整個身心。

巴比松畫派

19世紀法國巴黎出現的一個以描繪寫生風景為主的畫派。這一畫派的畫家聚集在巴黎近郊風景優美的楓丹白露森林附近,住在一個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子裡,終日描繪他們看到的自然景色,並日漸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小畫派,米勒屬於他們其中的一員。

推薦閱讀:

這些世界名畫,你看過幾幅
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一堂解剖課 | 看懂名畫
如何解讀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
如何看懂傳世名畫《五馬圖》?
畫里畫外|從兩幅仕女圖看唐代貴婦的日常

TAG:名畫 | 美術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