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大觀察,2016的過去和2017的未來
近日,壹零財經相繼發出幾份關於消費金融領域的行業報告,其中,《中國消費金融年度發展報告》從行業熱點、市場數據及發展趨勢等多個維度,對2016年消費金融行業進行了全面盤點,同時指出2017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將翻番,預計將在2萬億元左右,技術力量將進一步崛起等。
這些報告既帶起2016行業回顧盤點的節奏,也讓業界開始展望消費金融的2017。那麼,2016這一年,中國消費金融領域是否真正開花結果?哪些平台正在領跑?2017年的金融科技又有怎樣的變化?
線上到線下,互聯網金融不再只是線上理財
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不過數載,卻已成為主流的大眾參與領域,用戶對互金的認知也從最早的理財P2P轉變為消費金融應用,更多的接觸互聯網金融服務。
如果互聯網金融理財受制於政策變化的風險,整體顯得低調沉穩,那麼消費金融就屬於按捺不住的強勢發展,一騎絕塵。
無論從行業結構還是業態布局來看,消費金融已呈全面開花之態,上至BAT,下至明星創業公司,皆是如此。如今,消費金融已全面滲透至用戶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裝修、旅遊等領域均有活躍玩家,土巴兔率先與銀行開展合作,提供裝修消費分期服務,快速佔領市場先機,同程旅遊和去哪兒亦是在旅遊消費分期領域拔得頭籌。
BAT玩家中,阿里螞蟻金服則是更多聚焦在用戶消費金融服務,場景化消費金融產品花唄和無場景化消費金融產品借唄雙管齊下,佐以後端的徵信體系芝麻信用,阿里消費金融體系已布局完善,不過目前還是偏向線上。
百度金融則是全面強化升級個人消費金融體系,百度有錢花融合線上到線下,打造創新消費信貸模式,目前已經在多個產業進行探索和布局。以教育領域為例,截至今年9月,「百度有錢花」已經與超過上千家教育培訓機構達成合作,為數十萬名學子提供教育信貸服務,累計發放貸款達數億元。數據顯示,百度金融體系的百度錢包激活用戶已超9000萬,同比增長達99%。筆者認為,相比於數據的增長,百度金融模式創新更值得關注。通過對多個產業的深度耕耘,百度金融已然形成獨有的B2B2C的消費金融模式,一則能夠幫助百度金融快速攻城略地,二則能夠幫助合作夥伴實現業務體量的快速增長,三則能夠最大化覆蓋有消費金融需求的用戶。
騰訊則是依託微信和手Q這兩個超級入口,目前更多的還是聚焦在無場景化的消費金融服務產品「微粒貸」,通過騰訊的徵信體系為用戶提供相應的小額貸款服務。
除去BAT,京東金融的成長亦是值得關注,從白條到白條+,京東金融已然消費金融服務的觸角伸向京東平台以外。白條到白條+的轉變,也加速了京東金融的獨立發展。
事實上,無論是BAT,還是京東金融等優質玩家,各平台表現的趨勢均是線上線下同步,一方面淡化「餘額寶」類理財產品的存在,一方面則是加速延伸消費金融服務的觸角。
政策及市場利好,消費金融未來可期
整個2016年里,相關政策帶給互聯網金融更多的是壓力,尤其是P2P類理財產品,可謂是遭遇一系列最嚴互聯網金融監督政策。相反,在巨大的積極信號和政策紅利引導下,越來越多的資本角逐消費金融領域。在政策、需求、資本合力推動下,消費金融獲得前所未有的爆髮式增長。
顯而易見的是,幾乎所有類別的線上交易均可輕鬆接入消費金融服務。舉個例子,雙十一當天,螞蟻金服旗下品牌支付寶的支付總量達到7.1億筆。
然而,消費金融的應用場景遠遠不止於電商交易體系,大眾用戶的衣、食、住、行、游、購、娛等方方面面均可與之發生聯繫,且是用戶未來生活的剛需。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消費分期服務,多少用戶會在買車、買房兩大問題上受阻?
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消費金融完全有可能成長為用戶生活的基礎設施之一,重要性不亞於用戶對網路的需求。當下,手機沒有網路,你還能幹什麼呢?
對於百度而言,其核心優勢依然是對整個互聯網流量的入口的把控,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百度系流量把控優勢目前依舊明顯。最新數據顯示,百度有20多款用戶量過億的移動端應用,同時覆蓋8億多移動設備,覆蓋95%的互聯網用戶,每天搜索請求達60億,每天地圖定位請求達230億,可精準匹配用戶需求。
用戶的每一次搜索代表著一次精準的需求,無論是旅遊、教育、醫療,還是其他領域需求,百度消費金融均有切入的先發優勢,百度系的優勢資源正在全面注入百度金融。藉助百度巨大的流量和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百度金融通過響應模型能使金融服務準確觸達用戶,最終實現廣泛的流量覆蓋和精準的用戶觸達。
艾瑞諮詢預計,2014年到2019年間,中國消費信貸將維持20%左右的複合增長率,2019年將達到37.4萬億元,是2010年的5倍。
筆者認為,當企業在消費金融領域完成「搶灘登陸」後,企業將長期受益於消費金融服務所帶來的能量循環。不同於P2P理財產品,消費金融服務一旦開啟,平台與用戶之間的固定關係即可建立,至少是每月一次的按時還款,高頻次的互動下,用戶對於企業其他產品體系的激活亦將是很客觀的。所以,消費金融未來必將是用戶生活的「基礎設施」之一,且是兵家必爭之地。
看得見的精彩,已然來臨
除去政策背景的變化,消費金融領域的技術革新也尤為重要。對於消費金融服務而言,平台既要做到有效服務,也要做到有限服務。
筆者認為,金融科技的核心意義還是在於升級優化傳統金融,以及對傳統金融服務未能覆蓋到的區域及用戶群體形成優勢互補。
其一,降低人工成本,減少在金融消費產業鏈上的人工干預行為,提升人和服務的連接和匹配效率。
其二,降低准入門檻,最大化覆蓋傳統金融未能服務的用戶。
筆者認為,無論是對於平台、行業,還是用戶而言,技術驅動的互聯網金融平台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2016年,當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平台都在談金融科技時,金融技術創新才逐漸被重視起來。實際上,無論是BAT,還是京東蘇寧等玩家,金融技術創新早已行在路上。阿里能夠根據用戶的真實交易信息做出準確的用戶評分,騰訊則根據掌握而的用戶社交數據產生用戶畫像,百度則更多的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風控等技術優勢升級傳統金融。
互聯網金融平台的核心優勢還是在於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且缺一不可。對於消費金融而言,深度和廣度能夠直接影響平台的良性發展。以百度錢包為例,通過與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外賣、百度糯米、愛奇藝、攜程去哪兒等百度系及外部多產業的夥伴合作,已經構建起完整的支付生態閉環。生態閉環內,百度金融能夠很好的把控資金去向,確保放貸資金能夠用在目標用途,最大化降低消費信貸業務的不良率。另一方面,依靠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基礎的嚴謹風控體系,百度金融首創秒批、遠程預授信等服務。
筆者認為,技術驅動或許將成為2017年消費金融領域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平台技術含量或將成為最終的決勝點,尤其是大數據風控,人工智慧或能得到更加深度的應用。作為百度技術優勢的繼承者,百度金融依託「百度大腦」通過互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手段,提供每秒50萬次風控請求的能力,精準識別和刻畫用戶,提供專業的「千人千面」的定製化財富管理服務。僅這一點,是值得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學習借鑒的。
2016年已成為過去,2017年金融科技的精彩已然來臨。
推薦閱讀:
※中銀消費金融曾為販賣和運輸毒品提供資金支持
※消費金融回歸場景化,玖富萬卡聯姻銀聯能否搶佔先機?
※消費金融對實時數倉系統建設的挑戰及馬上消費金融實踐案例解析
※2018年,消費金融仍然是充滿問題的一年
※車抵貸江湖:90%的單子靠飛單,日常「吃雞」和同行聯絡感情
TAG:消費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