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簡媜

最早聽聞簡媜的名字,是從青年作家七堇年那裡傳來的。在她早期的作品中,曾有多處引用過簡媜的文字。那些文句大多都繾綣柔美,深刻動人,初讀便心生喜歡。其後,便也留心找來簡媜的其他作品拜讀,特別在《水問》、《四月裂帛》中,著實感覺到驚艷、動容。

這位作家年輕時便立志於寫作,如今到斑斑白髮之年,寫作仍舊是生命中重要的事。她用筆借散文發聲,書寫生命不同階段的感受和思考,從內心幽微,推己及人到更博大、深重、且緊要的課題。這裡面文字的意涵,些許能感同身受,些許是能夠理解,但仍舊有一些是遠遠超越年齡、閱歷和思維認知的。我讀它們,情到深處產生共振時,會淚盈眼眶,有些無感的文章閱後既忘,但並不妨礙從作者那些獲得的撫慰。

前些時候得聞舊時戀人結婚的消息,情不自已的難過。提筆梳理紊亂的心緒,便想起簡媜書中的一段話,應景的再好不過。

「我知道我不會再有機會親身聽你傾訴生命里隱隱作痛的故事,同樣,你也不可能再挨著我這麼近,看到我臉上繁殖的傷心線條。當暴風雨停歇,白花花的太陽又把這個城市燒燙了,我們會在光鮮亮麗的場合碰面,揮一揮手,大朵大朵地笑,打招呼,又各自與身旁的朋友談論時事。那麼,這個颱風夜對日後的我們而言就是一顆珍珠,會重新吞回牡蠣體內,消融成一粒沙,並在吐納之際飄回海里。時間是倒敘的,故事也是。他日,我們或將成為陌路,僅在偶然停頓的瞬間,錯肩而過,為那張似曾相識的臉覺得訝然,回頭再看一眼,然而也只是這麼一眼而已。」

哀而不傷。恰如其分的袒露一種內心鬱結了很久,卻無法描述的內心思緒。回頭再看一眼,然而也只有這麼一眼而已。

其書、其人,我也沒有其他迫切想要表達的東西。但若有機緣,我還是很願意抽時間再重讀那些當初一掃而過,心內無感的文字。在成長的過程中,它們曾帶給我寬慰和感動,以後亦是有所期望的。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台灣作家簡媜的寫作風格?

TAG:台灣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