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物】清科集團倪正東:失之交臂遭「碎夢」,十幾年如一日何為「續夢」秘訣?

清科集團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倪正東

投資階段:成熟期,初創期

投資方向:移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活消費、教育、金融支付、硬體、電子商務

代表案例:奇虎360、博納影視、麥考林、百分通聯、56網、海報網、天涯社區、夢芭莎、三夫戶外、愛康國賓、嘉和醫療、窩窩商城、小馬奔騰影視、百合網、融360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菜根譚》洪應明

初見倪正東,你會感覺他一定非常平易近人,因為他身上流露出一種低調而平靜地氣質,正如上文的詩句所形容的那般寵辱不驚,氣定神閑,書卷氣十足。

他出身農民家庭,沒什麼大背景,卻志存高遠;他的讀書時代和後來的創業時代都幾經挫折但是卻使他走得更加堅定。

在如今這個人言可畏的年代裡,「資本寒冬」搞得人心惶惶,但他卻能談笑風生地回應:「你害怕資本寒冬嗎?如果怕,那麼只能證明你是個路人。」

在進退兩難,四面楚歌,身邊的員工紛紛棄他而去的時候,倪正東仍然獨守陣地,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信仰;他有著堅定的信念:「中國在戰爭年代需要的是軍事家,建國初期需要的是建設者,而到了今天,中國需要的是企業家來不斷地為社會創造財富。」

一路以來的堅持寫下了非凡的成就,他被稱為「掌握中國創投市場最全面信息之人」,也被業界媒體譽為「中國創業投資界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那麼,他有著怎樣的故事,又走過了哪些歷程呢?

在平凡中譜寫不凡的倪正東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觸動與啟發呢?

今天,金牌顧問和你一起聊一聊創投大咖倪正東背後的故事。

一、與夢想失之交臂,四年如一日,挫折化動力

1974年4月24日,倪正東生於湖南常德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中兄妹5人,他排名老小。

那個年代讀書並不像如今這樣在人們心裡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再加上倪正東的家庭並不十分富裕,所以讀書可想而知不是家長心中最好的選擇。但是倪正東似乎對知識有著天生的渴望,他很用功,利用一切空餘的時間讀書學習。

終於,1992年,18歲的倪正東實現了大學夢。

但世間所有的美好都存在缺憾,因為填報志願不當,倪正東與自己心中的理想清華大學失之交臂,考入了湖南大學力學系。

因為於夢想錯過的遺憾,倪正東暗暗在心中與自己立下了一個約定:四年後要繼續報考清華大學的研究生,一定要感受那裡的學習氛圍和思維方法,和第一流的老師、同學互相交流學習。

在湖大92級迎新大會上,倪正東作為學生代表發言,他也當眾表達了自己的決心。

有了清晰的目標,倪正東明白,接下去要做的就是安心讀書。

努力可不是光在心裡想想就算了的,在接下來的大學四年里,倪正東在上課的時候總坐在第一排,下了晚自習就堅持收聽英文廣播,平時一有空就抱著英文版本的《簡愛》和《飄》仔細研讀。

每天早上六點,宿舍鐵門還鎖著,別的同學還在夢鄉里的時候,他就從牆頭翻出去,書包裡帶著漱口杯和毛巾,早早地跑到圖書館門前排隊,佔到一個位置後倪正東才去洗手間收拾自己,順便去外面買上幾個饅頭。

這樣忙碌的學習生活一堅持就是四年,回顧自己的大學時光,倪正東說那才真正是人生中的黃金歲月,那四年培養出了他刻苦鑽研的習慣,不怕競爭的韌勁,嚴謹又變通的思維方法,而這些都是成功的必要素質。

、讀書時代把握主動權,做小買賣積累實踐溝通經驗

把學習看做天職的倪正東,大一到大三時刻不放鬆地利用起了所有細碎的時間,要把該讀的書讀掉,該掌握的知識都掌握好。

另外,因為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將來要考取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倪正東明白自己必須什麼事情都要主動,所以他從大二就開始和導師接觸了。

大二的某天,倪正東看到中央電視台《十二演播室》節目,裡面介紹了剛獲得第二屆全國十大青年科學家稱號的楊衛教授。

看完節目,倪正東當即就決定報考楊衛老師的研究生,於是他馬上採取了行動,主動給楊老師寫信,說明自己的情況和想法,後來他們一直有書信往來,楊老師雖然非常忙,但被倪正東的熱情所觸動,仍然常來信鼓勵、指導他。

故事進行至此,如果你認為倪正東的早期讀書時代從始至終都只是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蟲」,那你就錯了。

其實倪正東從很小的時候就意識到了社會實踐的重要性,他明白雖然知識是力量,但如果不懂得與人溝通,那麼縱使是學富五車也恐怕遲早會淪落到「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尷尬境地。所以任何社會實踐的機會,倪正東都很珍惜。

早在初中時,他就賣過冰棒;到了大學階段,他還從哥哥那裡借了本金,在大學裡賣過磁碟。時至今日,他依然清楚地記得:那時一張磁碟只能賣12塊錢。再到後來,當倪正東終於如願以償地以高出分數線20分的高分考取清華研究生時,他還在學校里賣過學慣用品。

雖然你可能會覺得這些實踐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大上,但是對於學生時代的倪正東來說,這些經歷都成為他人生寶貴的財富。

後來的倪正東回憶清華時光:「到了清華才找到對手,同學都是各地來的高手。我的目標就是:無論在哪個群體,都要儘力做到最好的!這種信念,讓我在創業中,也要努力做最好的創投公司。」

三、一則消息受啟發,敢想敢做走在時代前沿

1998年,倪正東讀研期間由於想出國,泡腳時都捧著專業書,整天讀英文報紙。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報紙上登載麻省理工學院開展創業大賽的新聞,獎金高達五萬美金,這條消息讓他念念不忘,於是他找到朋友切磋,想策劃一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

他說:「清華不僅是工程師和科學家的搖籃,而且要成為企業家的搖籃!」當時清華乃至全國,尚無學生創業先例,但是倪正東和小夥伴們敢想敢做,他們寫策劃書,三番五次找學校進行遊說,得到學校的同意後,倪正東和夥伴們打電話拉贊助,經過了2000多通電話的「洗禮」,他們終於得到了7萬元的資助。

之後倪正東帶著同伴們緊鑼密鼓地張貼海報,寫文章號召宣傳,「If you dream , everything is possible.(如果你有夢想,一切皆有可能)」。

同年10月,由倪正東牽頭和同伴們組織的創業計劃大賽進入決賽,筆試已經有上百個創業團隊入圍,更有60多家媒體不請自來,爭相報道。連學校都沒有想到這個大賽可以火熱到如此這般地步,那時,整個清華校園裡最流行的詞語就是「創業」、「開網站」。

後來倪正東寫了本書《清華園中的創業啟蒙》,也成功擠進當月暢銷書排行榜前五名,這次大賽就此成為了亞洲第一個創業者計劃大賽,剛好也就在那個時候國家提出要加快中國風險投資的發展,而倪正東這一次成功地走在了時代的前沿。

四、學習事業兩不誤,放棄出國選擇創業

其實在籌備創業大賽的同時,倪正東還在緊張地準備考博,當時的他準備換專業報考清華經濟管理系的博士,光專業書籍就有五六本,全英文版,小16開,本本都有1000多頁,抱在手上死沉死沉的。

那年他沒有回去過春節,就在清華北門租了一個10平方米的小平房,生活工作複習,經過三個月的艱苦複習,他居然真過了。要兼顧考博和大賽,倪正東坦言那段時期過得的確相當艱苦,但是他認為這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協調和抗壓能力,同時還帶來了新的機遇。

1999年,擔任清華大學科技創業者協會會長的倪正東負責第二屆創業大賽,後來還成立了「挑戰杯」。這為倪正東的創業打下了基礎,因為從那時起倪正東就一直跟一些年輕的創業者、企業家、投資者保持著很好的交流和溝通,像一些比較活躍的外資投資機構都是當年他推薦過去。「我很幸運那時我的觀念剛好比別人超前一點點,成為這個行業的開拓者,並且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與我同行。」倪正東回憶,在此之後他在出國深造和創業之間選擇了後者。

很快,就是在1999年,倪正東號召了一眾校友、海外投資銀行家,共同創辦北京清科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的CEO。

五、寒潮來襲員工紛紛背離,倪正東不忘初心堅守陣地

清科公司剛剛創立之際,正值互聯網發展高潮,當時國內的創投資金大量集中在了增長預期高的IT行業,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前途無限光明的行業,但是萬萬沒想到,創投業的春天那麼短暫。

兩年後,美國進入了互聯網泡沫爆裂時期,全球創投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性打擊,中國也未能幸免於難。

2001年,清科的員工從開始的16人縮水到4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和員工們的背離,一直看好中國創投市場的倪正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獨守陣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倪正東決定將清科定位為風險投資行業的服務商。

而倪正東的堅持最終也等來了「重見光明」的一天。

2005年至今,中國創投市場迅速發展,創投投資數量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幾乎翻了一番,投資總額則增長了176.8%,新募集基金58隻,共募集資金54.85億美元。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調研統計,到了2007年,中國市場發生的創業投資總額比上年增加了82.7%,達到創紀錄的32.47億美元。倪正東的堅持源自於一直以來的信念,他堅信:「這個時代中國需要的是企業家來不斷地為社會創造財富,正如中國在戰爭年代需要的是軍事家,建國初期需要的是建設者一樣。」

六、創新主旋律,堅持創奇蹟;人心隔肚皮,選對硬道理

之後的9年時間裡,清科從國內第一家創投服務提供商發展成國內領先的創投服務和投資機構,創業投資俱樂部擁有400多家會員公司。

而倪正東也總結了自己的生存之道,第一點就是創新,無論在哪種時代背景下,對於創業者或是投資者來說,「創新」都是主旋律,倪正東曾用360舉例:「最初很多殺毒軟體都是收錢的,而360就是不收錢,所以它很早就確立了『江湖地位』,之後無論別的公司如何模仿,都很難動搖它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分眾傳媒,時至今日它還是一個創新的公司,全世界都看不到這種模式,這是真正的中國模式,這就是分眾成功的創新。」

第二點就是堅持。倪正東曾經回憶自己的創業路時坦誠地說:「堅持才是勝利,死裡逃生才是創業。」誠然,回顧他的經歷不難發現,在最艱難、質疑聲最大、人心惶惶的時候,他堅持下來了。倪正東表示,其實大家總是說「資本寒冬」,打擊一來所有人都想著及時抽身,但是實際上「資本寒冬」在投資界並不存在,這只是嚇唬人的。經濟背景再不好,企業發展和投資速度也只不過是放慢了腳步,走得比以往更加謹慎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必然要經得起時代變遷的打磨,所謂「時勢造英雄」,那也得先明確——臨危不亂的叫做「英雄」,而臨陣脫逃的,則是「逃兵」。誠然,企業總要積極尋找生存之道,當所謂「寒冬」來臨,比企業先衰落的,往往是人心。

第三點,是人本身。創業之路磕磕絆絆,在商業場上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頭,倪正東感嘆,在任何時候,「人」本身都是成事的關鍵。老話說得好:「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倪正東也坦言,在他一直以來的投資過程中,對被投資對象的考察首先是針對「人」,其次才是項目本身,他曾經說過:「清科創投投了150家公司,我個人也投了大概50家,加在一起有200家公司了,最終發現一條硬道理,那就是投對人比投對事重要1000倍。人不行,再好的事,都是假的,空洞的;但是人是對的,再錯的事也可能幫你做成功,這些都是之前錢和血的教訓。」

七、當心一失足成千古恨,重要決定要謹慎再謹慎

當然,上文中所提到的堅持也不能狹隘地一概而論,倪正東強調,所謂「堅持」是說在仔細分析並對市場做出判斷後,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那麼在面對某些不可抗力造成壓力時就要積極應對,想辦法生存而不是逃避;而當你發現一條路可能走不通的時候,或是某個模式不成功的時候,就要懂得變通,而不是固執死守。

當談到怎樣做出正確的決定時,倪正東坦言,每個人都有一定局限,沒有人可以百分百保證所做決定一定安全。也正因如此,風投人出手之前一定要考慮的儘可能全面,倪正東直白地說:「一個正確的決定不能保證你長久的成功,但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卻可能足以讓你永遠出局。我也做過一些錯誤的決定,其中最大的一個錯誤決定就是,我曾經跟美國的那些投資人講,美國的市場沒有FA,由於美國的信息特別對稱,所以中國的市場將來也會跟美國市場一樣沒有FA。當時我們董事會就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要削減在FA領域的投資。而事實證明,一旦做出錯誤的決定,試圖挽回要花很長時間,因此關於一些關鍵的決定,創業者要格外謹慎。」

其實關於倪正東,金牌顧問認為,圍繞他的關鍵詞還是「堅持」,不管是他從一開始用堅持打破出身局限;還是後來把「碎夢」的挫折化為「續夢」動力的堅持;又或者是他面對創業危機,員工背離時孤獨的堅持;甚至是時至今日,面臨人言可畏的「資本寒冬」之際,他處置泰安的堅持。這些關鍵節點上,幫助倪正東把今天的成就與往昔的努力串連成線的都是他始終如一的堅持。

他的經典語錄:

l 這個市場確實一直在變,永遠不變的就是改變,而且變化永遠捉摸不定。

l 行業由送上門到搶肉吃,到現在送上門的肉都不吃,以前是創業者找風投,後來是風投找創業者,現在是創業者送上門也不投。

l 我們這個行業做天使、做創投的,最後投資都是投人,投的人對了,商業模式錯了也能轉型成功。

l 創投市場有6萬億的錢,每年有接近1萬億的新資金進入股權投資行業,每年要投掉5000億,每年有1.5萬億的併購,如果你害怕寒冬,我只能說你是個路人。

l 我突然發現自己逐漸成為了現實世界裡一名無聲的看客。有時竟然連看看的興趣都沒有,於是,我又變成了一個匆忙的過客,一個冷漠寡言的路人甲。

實習編譯:李梓晗

推薦閱讀:

做盡職調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印度房價會像中國一樣上漲嗎?
沒有金融學基礎,怎麼準備 CFA 考試?
當我們談論EIA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三大寄生蟲,吞噬財富拖垮中國經濟!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