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面對職場焦慮

偶爾會有同學在【張社區】里問些關於職業規劃和職業選擇的問題,無獨有偶,最近我跟一個年輕的朋友發生了一段跟職業相關的有趣對話:

年輕的朋友:「張老師,我特別的焦慮」

我:「你焦慮什麼呢?」

年輕的朋友:「張老師,你知道嗎今年是人工智慧誕生60周年,我前幾天去看了個人工智慧的展,發現很多職業,包括我現在從事的工作用不了幾年都可以被人工智慧所取代,想當年我上大學時這個專業還是個緊俏的專業呢,沒想到這麼快就要變成夕陽職業了,現在我一想到人工智慧都這麼聰明了,就不禁陷入了失業的焦慮,我想轉行,又不知道往哪個行業轉才會更有潛力,一想到這些我就別提多焦慮了」。

其實我很想本能的問答:就算你焦慮到死又有個屁用啊!科技的發展其實根本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保持一份好奇心,保持一個好的學習狀態,到那時自然就會有答案。但畢竟人家也是真心求教,所以好吧,多花點篇幅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 正確認識焦慮 ?

要學會與焦慮和平共處

首先要明確的是:焦慮其實就像喜怒哀樂一樣,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情緒,你不能消滅它,也不應該排斥它,而要學會與之和平共處。

其次,焦慮是一種有用的情緒,是一種讓人敏感的感知世界的情緒,它會讓你意識到環境的變化、危險的來臨,身體自然就會進入一種應對狀態,引導事情向更積極的、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比如說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準備好,就會開始擔心緊張,這時候你通常會抓緊時間複習應考, 所以說這是一種保護性反應。而通常在職業上產生焦慮的人都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足、不甘心的人,認為自己還不夠優秀,覺得自己理應更優秀。

所以本質上焦慮人人都有,不要因為焦慮而焦慮,關鍵看你是否採取行動。

? 焦慮的人應該怎麼辦 ?

真確認識、刻苦修鍊、突破局限

1.『焦慮』是道分水嶺,把人分成幸福和不幸兩種

以前我曾說過職場中有兩種工作方式:一種是追求快樂,一種是逃避痛苦。在對待焦慮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我把『焦慮』這種情緒比作是分水嶺,這道情緒分水嶺將陷入其中的人分成了兩撥:面對焦慮產生的不適感,一種是那種意識到自身能力與理想尚不匹配,學著和焦慮這種情緒和平共處,從而讓自己進入一種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更新和進化的人;而另外一種則是無法直面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陷入一種在焦慮情緒中無法自拔,消極應對的人。

比如說同樣是因自身不足而產生焦慮情緒,第一種人會正視和接納自己的現狀,不斷努力,向著更好的自己出發,他比較的對象是過去的自己,他努力的原因是追求積極的體驗;而第二種人則是無法忍受現狀,他比較的對象是周圍的人,難免會產生我條件不如張三好,但我也要努力活的比李四強的情緒,他努力的原因是擺脫焦慮帶給他的消極體驗。

這也是同樣是面對帶來不適感的焦慮情緒,為什麼有些人會越努力越幸福,而有些人卻越努力越焦慮的原因。

2.與其焦慮未來,不如修鍊「學習力」

面對職業焦慮時,很多人想到的第一條路就是轉型,而通常他們理解的轉型就是轉行,哪行熱往哪鑽,哪錢熱往哪湊,但這其實是一種很不理性的行為。應對這個變化多端、翻臉無情的世界,有一個精妙無比的『無招』,這個無招就是修鍊『學習力』。

所謂學習力,就是以快捷、簡便、有效的方式獲取只是和信息,觀察和參與一切新的體驗,把新知識與既有的知識、能力相結合,從而改變已有知識結構的能力,關於這點可以參考我的舊文《如何實現你的職場複利》,相信會有幫助,每一個新的職業和行業的選擇,都利用了上一個平台產生的價值和能量,這樣你的回報就會不斷的累加和複製。

3.突破你的人際框架才可以突破思維局限

我們一輩子都在和自己的思維局限性做鬥爭,一個人的已知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當你真的焦慮而不得法時,可以選擇一些你以前不太能接觸到的群體去接觸,也是打開思維局限的好辦法,比如說報個新的培訓班,上個MBA(雖然學習本身沒啥鳥用),去到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地方旅遊,去嘗試和公益團體一起做些公益活動等等。

焦慮是感知環境變化的重要力量,但焦慮本身並不產生能量,當你感知到變化時,只著眼於焦慮情緒的本身,那麼就陷入了一個無解問題的死循環,只有調整好心態,學會與焦慮和平共處,不斷修鍊自己的學習力,才是以千萬變應萬變的終極法則。


推薦閱讀:

焦慮症心理分析:擔心自己會生病
躲過中國教育的焦慮,也難逃過國外教育的瘋狂
所有的焦慮都是對數字的焦慮:數字化生存作何解釋?
喜大普奔!你的難言之隱有治了
緩解讀博中伴隨的抑鬱情緒 (物理篇)

TAG:緩解焦慮 | 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