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孤」「寡」不是貶義嗎?帝王為何拿來做自稱?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自稱與敬稱上。比如,「稱孤道寡」往往被當做是君王至高無上的地位象徵,然而這個詞確實典型的訛變。從「孤」與「寡」二字的字面上來看,他們明顯不是什麼褒義詞,而且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那為君王為什麼那人們討厭的辭彙來自稱呢?難道這是君王對臣子和人民的謙稱?

沒錯!就是謙稱!孤寡二字在漢語中出現得很早,在春秋時期開始稱為諸侯王的自稱。《孟子·梁惠王下》中對鰥寡孤獨的解釋為:「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照這麼說,古代的君王的自稱似乎是在向全國宣告自己無父無妻了。

而事實是:

一、《左傳》中有明確的記載,即在列國有凶(喪事、戰亂等)的情況下,國君自稱為「孤」是一種傳統的禮法。

二、《禮記》中說,當諸侯入周王室朝貢之時,需要自稱為「某人」,在其他諸侯國的時候需要自稱為「子」,在國內則自稱為「孤」。

三、同樣是《禮記》中規定:諸侯王見天子之時,需要自稱「臣某侯某」,而諸侯王與自己的子民對話時,則需要自稱為「寡人」。

為什麼春秋的君王要自貶為無父無妻呢?這就牽扯到「春秋大義」了,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在那個時候沒有歧視只有平等。女性可以追求自己的婚姻自由,男性可以自由選擇向誰效忠,平民在帝王面前不用下跪,甚至根本就沒有「磕頭」這一說法。包括君王在內的每個人都很謙虛,除了自稱孤寡以自謙之外,「不德」、「不榖(不養育、不生存的意思)」都是君王的謙稱。正如老子所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

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君民的關係就變味了,君王漸漸成了遙不可及的「天」,而一些妄自尊大的權臣也開始僭越稱孤道寡了。秦始皇自稱「朕」之後,孤寡二字曾經中斷了幾百年,直到東漢末年才再次出現,成為諸侯王的自稱。一代梟雄曹操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則明顯得將「孤」的帝王放在了「帝王」之上。

在這種情況下, 雖然孤與寡的自稱仍然存在,但早已沒有了自謙的意思。

推薦閱讀:

有哪些超自然事件?
澳門回歸是什麼事件?
一幅圖讀完霍布斯鮑姆《年代四部曲》│城與邦
日本人引入漢字之前對本國的自稱「yamato」從何而來?「倭」又是從何而來?
《中國通史》都有哪些版本?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