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69
委曲求全的唐肅宗
唐史中,對於吐蕃對隴右的侵佔語焉不詳,同一個州城,數年間,竟然出現了,廢而後立,立而復廢的情況。例如隴右治所鄯州城,《舊唐書 ? 肅宗本紀》記載,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月,陷落於吐蕃之手。敦煌古卷中藏文文書《大事紀年》中,對於至德二年的軍事行動也有記載:「及至雞年……大論攻陷唐庭之大宗喀(鄯州城)及臨洮城」。而史籍中卻記載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六月,以鳳翔尹李鼎為鄯州刺使、隴右節度營田使」。也即是說公元757年就已失陷的鄯州,至少在公元761年回到了唐朝的手中,唐朝為此復立了鄯州刺使和營田使。隨即,漢史又有記載,寶應元年(公元762年),「鄯州(西平郡)沒於西蕃」。
這一奇怪的現象,不只發生在鄯州,隴右的其他州郡,例如:洮州、廓州,同樣的情況也屢次出現。而此時,唐軍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河東平叛,史書中從未提及唐軍反擊,收復失地的記載。那麼隴右諸州如何能夠廢而復立,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玩味的問題。
好在就在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唐蕃之間發生一件史書上悄然無聲的大事,或許能給為這一奇怪現象的答案揭開冰山一角。就在這一年正月,吐蕃遣使入唐,雙方在長安商議會盟,唐朝命宰相郭子儀、蕭華、裴遵慶等於中書設宴,將詣光宅寺為盟誓,侍者云:「蕃法盟誓,取三牲之血歃之,無向佛寺之事,請明日須於鴻臚寺歃血,以申蕃戎之禮,從之」。這段記載說的是,吐蕃使者入唐商討會盟之事,唐朝非常重視,派出了以郭子儀為首的高管接待,雙方在酒席宴上,談好了條件,唐朝方面想在光宅寺簽署協議,結果吐蕃使臣不幹,吐蕃使臣說:「按我們家鄉的風俗,盟誓是要歃血的,要殺三牲見血,結果你跟我說要在佛寺里盟誓,這不行,還是明天再光祿寺里盟誓吧」,唐朝答應了這個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光祿寺雖然也有個寺字,可它卻不是個佛寺,而是朝廷的衙署機構,專門負責祭祀之事,是我們熟知的禮部的前身。
說起寺這個字義的由來,本源的意思是庭,是有法度的地方的意思——《說文解字》,所以漢唐之時,官署之名常有寺字,例如鴻臚寺、光祿寺。漢時白馬駝佛法西來,為顯隆重,先停鴻臚寺(主外賓之事),而後,朝廷專設一地,官辦譯經院,因主持譯經多為高僧大德,漸漸的寺成了僧人聚集之處,隨後,寺廟兩字連在一起,成了現在我們熟知的意思。
吐蕃這次入唐會盟,漢史記載語焉不詳,原因是這次會盟的主要議題是「輸絹帛,割地隴右、劍南州郡,以求和平」。對於此次會盟,郭子儀就持有異議,曾上言:「吐蕃、党項不可忽,宜早為之備」。但唐蕃會盟之事是肅宗親自確定的,所以雖然心中不願,卻也無可奈何。
就在唐蕃鴻臚寺會盟之後,四月十八日,肅宗駕崩,唐代宗繼位。吐蕃大軍迅疾出兵連陷秦、渭、成、洮四州。轉年,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河、蘭、岷、廓、臨、原六州淪陷。同年,吐蕃在川西用兵,連克松州、維州、雲山城等州郡。對於此次用兵,敦煌藏文文獻《大事紀年》中有這樣的記載:「及至虎年(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冬末,唐庭皇帝崩,新君立,不願再輸絹帛,割土地。唐蕃社稷失和……」,而立於拉薩的《悉諾瑪祥仲巴傑紀功碑》碑文則記載:「赤松德贊時期,攻取唐屬州郡城池多處,唐主孝感皇帝君臣大怖,年納絹繒五萬匹為壽,以為歲賦。其後,唐主孝感皇帝駕崩,唐主太子廣平王登基,以向蕃地納賦為不宜,值贊普心中不?之時,論悉諾瑪祥仲巴傑乃首倡興兵入唐,深取京師之議……二人為攻京師之統帥,直趨京師,……與唐軍大戰,吐兵掩襲,擊唐兵多人。唐帝廣平王乃自京師出走,遁陝州,京師陷落」。
從藏文的記載,結合唐史可以看出,唐肅宗時期,為了集中全部精力對付安史叛軍,唐朝在大量抽調河西、隴右戍卒之餘,對於吐蕃的進攻採取的是綏靖懷柔的政策,以絹帛財物利誘吐蕃,換取吐蕃減輕對隴右地區的壓力。看起來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到了效果的,吐蕃應該是歸還了部分被其佔領的州郡,所以唐朝才能復立官吏衙署,唐史中才會有數州反覆淪陷的記錄。
而寶應元年,唐蕃會盟的主基調也是肅宗政策對蕃的延續,故此對於這次割地賠款的會盟,唐史才會語焉不詳。肅宗駕崩,代宗繼位,年輕氣盛的代宗皇帝,認為安史之亂已近終結,唐朝對於吐蕃應有一戰之力,在對吐蕃的整車上採取比較強硬的策略,結果導致吐蕃君臣不爽,大舉進攻隴右之地,而唐軍此時確實無力與之爭鋒,隴右州郡即刻傾覆。最終,吐蕃大將論 ? 悉諾瑪祥仲巴傑(漢地稱馬重英),率軍二十萬,破大震關(陝西隴縣西境),直搗京師,代宗棄長安東逃陝州。
推薦閱讀:
※305.讀歷史7~衣錦夜行
※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賞書聖之《漢時帖》
※幻滅史的倒敘(管理員老師,疑似敏感的我基本全改了,重發下,您高抬貴手)
※武松吃下了潘金蓮的那半盞兒殘酒
※為什麼古代人稱呼還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