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育看食物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傳承
重新學習斯坦福大學Maya Adam的「兒童營養與烹飪」課程,課程剛開始就提到了食物本身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為我們提供營養,而另一個就是具有社會功能。因為我以前就已經學習完這個課程,所以希望寫一篇在描述食物本身功能的同時,增加教育角度的觀察與思考,回到我們的食育上來談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也具體講講從食育來看食物的社會功能。
是不是有故事的大人才能感受到食物的社會功能?是不是只有西方來的生日蛋糕才承擔祝福?城市裡成長、只在超市裡購買「商品」的孩子會不會失去一部分的感知?這些問題都讓我想起了曾經閱讀過的一本繪本——《荷花鎮的早市》,裡面似乎有這些問題的答案。
《荷花鎮的早市》封面圖
這是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繪本,因為裡面從始至終只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個叫陽陽的小朋友回荷花鎮給奶奶過大壽,和姑姑一起去早市上給為奶奶生日大餐購買食材的故事。之所以印象深刻,恰恰是因為這個繪本非常好的再現了一個在傳統的熟人社會下,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場景。在這些場景中流露出了很多真實而細膩的情感,讓即使沒有經歷過那樣的場景的人也能在腦袋裡描繪出一幅畫面。
「哎,李師傅,早!這是我大哥的孩子陽陽,昨天剛回來的。」
「爺爺好!」
「好!好!都這麼大了!跟他爸小時候一模一樣!是回來給奶奶過大壽的吧?」
「對呀,對呀,在你店裡訂的蛋糕,我回頭來拿。」
不看繪本,我們單單從截取的一些簡單的文字來感受一下。寥寥幾句對白,我們就能看出一些很有趣的信息,陽陽的小腦袋大概會感受到這樣一堆信息:這個叫李師傅認識姑姑和我爸爸,他知道爸爸小時候長什麼樣似乎認識了很多,他知道奶奶生日還會給奶奶做蛋糕,說不定爸爸小時候的生日蛋糕也是他做的,我在這裡長大的話也許我的蛋糕也是他做的,他做的蛋糕好吃嗎......從這樣幾句簡單的對話,就可以得到這麼多社會關係的信息。
認真的去分析繪本中所描述的過程,會發現一次簡單的逛早市的過程中,從社會的角度來說進行著大量的信息交換:首先陽陽他從小沒有在荷花鎮長大,但在這個過程中姑姑將他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介紹給其他人,延續友好的關係;其次在這個過程中陽陽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荷花鎮」本身的一些時令果蔬的物產與風土人情的本地文化,對荷花鎮建立一種直觀上的認知;最後對於姑姑或者說家族在購買食材上的習慣與偏好,尤其是對奶奶大壽這樣儀式性活動的採購偏好,建立了一個基本的感受。這些東西對於陽陽來說也許並不會意識到,這些東西將在他接下來的人生中起到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食物的功能性明顯不只是給陽陽提供了身體上的營養,還提供了很多社會關係上的延續,以及文化上的基本認知。
?
說到這裡,再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張畫,是禾鄰舍(一個致力於鄉土藝術教育的非營利組織)的繪本畫師林旭茂所畫的一副圖畫。
在這幅畫中,支撐整個畫面的是大樹所指代的「自然物候」,因循「自然物候」而生成的是民居彈唱所指代的「習俗風物」,從前兩者的滋養中凝練閃耀的是神話戲曲所指代的「歷史文學」,畫面的中心則是我們在生活中的學習,是成人的陪伴與言傳身教。
——《還不了解鄉土藝術教育?快看這裡!》里的圖說
我們一直在談食育,也是一種基於自然物候,和它所產生的特定的習俗風物中的陪伴和教育。這些傳承的習俗不一定是以文字記錄傳承,很多時候是以一道道菜、一家家口味偏好的形式銘刻在了我們一日三餐的生活當中。所以食育本身就是平常生活場景中一種不斷重複出現的生活教育與本土教育,只是我們在越來越少在家做飯與越來越不關注一些傳統節日的儀式性部分(如過生日不一定只有西式蛋糕,還有長壽麵和紅雞蛋)中,漸漸失去的一種教育。所以食育並非是一種西方教育創新的舶來品,而是一種中華大地中土生土長出來的文化的傳承形式。
任何脫離了本地的環境、物產、時令、風俗、偏好等的食育,都只是一種眼界的開拓、跨文化的理解,比如以炸雞為代表的美式快餐,雖然從營養的角度來說並非有益,卻也是一個了解美國當代快餐文化的一個窗口。但如果我們的孩子們,都習慣了於在外就餐,都習慣了美式快餐的高油,或者各種可樂的高糖,各種飯店裡的味精與高鹽,那我們本土文化中所記錄在食物中的部分就會式微,甚至慢慢的淡忘。
我現在經常回家吃飯,我爸主勺而我在旁給他打下手,他還很奇怪為什麼我現在這麼勤快了。我想的是,如果不知道這些,我拿什麼傳承給我的孩子們呢?
<參考資料>
*兒童營養與烹飪課程 ,Maya Adam,斯坦福大學
*《荷花鎮的早市》,周翔 著
*微信公眾號:禾鄰舍,(ID:helinshe)
推薦閱讀:
※長期不吃米飯饅頭麵條等主食是什麼感受?
※做完胃鏡之後適合吃怎樣的食物?
※要讓冰箱打開就很有食慾,裡面應該放些什麼食物,怎麼擺放,以及常吃的零食都應該買些什麼放裡面?
※燜燒壺究竟能不能把粥煮熟,長期食用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為什麼人的脂肪切開是黃色,豬的脂肪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