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譯作《葯妝品》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的第一本譯作《葯妝品(Cosmeceuticals)》出版了,噹噹網已經開始了預售。因為畢竟第一本,體會到譯一本書並不容易,能夠最終出版,自然是欣喜的,更希望與眾友分享這份喜悅,所以還是寫一點罷。
噹噹鏈接:
《葯妝品》第3版-噹噹網我與這本書的緣份
十一年前,我讀了第一本葯妝品的中文版著作,名字並不叫《葯妝品》,而是《功能性化妝品》,由著名美容皮膚學家王學民教授主譯,譯文準確流暢,讀後既開闊了我的眼界,也讓我產生了對王學民教授的敬意——多年以後,我終於和王老師相識,才知道他是我的碩士導師劉瑋教授的好友。
也是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書的原作者、全球著名美容皮膚學專家Zoe Diana Draelos教授。從那以後,我一直關注Draelos教授的作品。她的著作很多,大部分都沒有譯成中文,我讀了一些,包括Cosmetic Dermatology、Clinical Guide to Sunscreens and Photoprotection、Cosmetic Formulation of Skin Care Products等,深感她主編的書敘述清晰簡明,行文流暢易讀,十分適合我這樣初入門的人。Cosmeceuticals是Draelos教授的代表作,可謂是全球風靡,當出到第3版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就讀了,感覺真的棒極了,於是產生了將它翻譯成中文版的念頭。我個人似乎有個問題,就是:每每讀到好的書,就會產生將它們譯為中文的衝動(與我的粉絲、讀者分享知識是很快樂的)。不過因為時間和精力的關係,一般也僅限於衝動。
譯這本書的想法從2016年開始,但上半年都在忙發表論文和畢業的事,沒有時間付諸行動。之後為下一階段的研究做了一些預試驗,簽了青島出版社,11月出了我的第一本專著《聽肌膚的話》。2016年9月1日開始正式進入考博準備階段,度過了暗無天日的七個月,終於在2017年4月得到初試成績,原本覺得英語應該考到80分以上,結果……考了有史以來我的英文最低分,感覺大概率考不上,但是又沒有制定過Plan B,一瞬間如同掉進了冰窖中。消沉了幾天,強打精神,日子還是要繼續過的,既然考不上也就罷了,翻譯書吧!於是把複試準備停了,於4月9日召開了譯組工作會議,開始翻譯這本書。
從此,開始了艱苦的歷程。
多人協作翻譯一本書並不容易
2017年6 -8月份,譯組老師和同學的初稿陸續給到我,我開始一篇篇審校。審稿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每個人的翻譯風格不一樣,我希望整本書能夠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性格特質」,最好不要有太多的「翻譯腔」,因此修改得也比較狠。
因為眼睛總是覺得很累,我多數時候在DPT電子紙上手寫修改,完後返給負責各章的老師和同學,修回後再作第二輪修改,如此直到第三輪,全書共有29章,外加前言、序、結語等,工作量很大。持續不斷地這樣搞了兩輪後我又去讀博了。第一學期課很緊張,去學校開車來去要一個半小時,路上時間就浪費了,後來為了節省時間,算了下賬我決定改坐公交車,雖然路上耗費的總時間增加到2小時多,但在車上有1小時30分我是可以改稿的。這樣做的代價是我每天早上不得不把起床時間提前到5點多,否則趕不上8點上課,就這樣在車上來去弄了個把月。
文法是一方面,格式的統一也很費時間。比如同一個名詞,retinoic acid,有的老師譯為維甲酸,有的老師譯為維A酸,還有的叫視黃酸……都是同一個東西,但對於不太熟悉這個領域的讀者,鐵定會犯迷糊,所以必須要統一,有時候要加上適當的註解。還有各種植物的拉丁名,也要反覆查證,以保證準確性。為了便於讀者查閱指定內容,我認為一本書一定要有好的中英文索引系統,就必須按一定格式在稿件中標記,這事兒只能我來做,沒有標記要補充標記,沒有加註英文的要補充加註。還有一些書中的內容,是根據美國的情況寫的,不一定適合中國的情況,就要查證中國的法規、相關的研究,加上譯者注,以利中文讀者正確理解。原書中個別編者還有一些文獻引用內容可能有誤,還得把引文找出來確認、修正,並向編輯作出說明(比如下面這一段)。天天從學校回來也干到很晚,終於趕在10月初修改完,交給劉瑋老師審閱。
劉瑋老師向來認真嚴謹,讀碩士的時候,他改我的論文及書稿都是逐字逐句的,就好象投稿到雜誌社和審稿人打交道一樣。這次,這麼一本重要的著作,他自然也是十分重視,不會例外。從10月份一直到今年3月份,劉老師見縫插針抽時間把書稿審完,返回給我再作修改,直到今年3月底,完整譯稿才最終交給了出版社,進入印刷前流程,出版社三審三讀,再提意見給我,我再修改或確認,最後是把清樣稿郵寄給我,作最後的修改和確認(像下圖這樣)。為了能盡量出版,編輯老師也是加班加點,作為重點項目全力跟進,終於,即將和大家見面了!
說過程,三個字:不容易!
說結果,三個字:很開心!
這本書講了什麼?
您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經常會看到、聽到「葯妝」這個詞,但葯妝到底是什麼,似乎還不是太清楚有沒有?還有一件事您可能不知道:「葯妝」這個詞在全球廣為眾知,但世界各國法規中,卻並沒有「葯妝品」這個分類,是不是有些奇怪?自1938年美國FDA首次制定化妝品的定義以來,化妝品在各國的法規中都嚴格地遵守一個界限:即只能修飾或改善皮膚的外觀,但不能影響皮膚的結構和功能。因此,各國均不允許化妝品帶上任何有關醫、葯的字眼,哪怕是暗示也不行。
但80年過去了,皮膚學研究的進展突飛猛進,許多過去沒有認識到的現象都被認識到了,即使是最簡單的水,也都可能對皮膚的結構和功能發生影響,所以美國FDA的這個化妝品的定義並不符合科學事實。當然全球也缺乏推動改變的動力,因為這中間涉及到太多的交叉地帶,一時難以作出清晰的界定。
那麼這本書,Cosmeceuticals,cosme=cosmetic=妝,ceuticals=pharmaceuticals=葯,這一版到底定什麼名字呢?按原義,它應該是葯妝品。譯組經過了熱烈的討論,劉瑋老師認為:「目前國際上主要的化妝品法規體系對化妝品的認識和管理都拘泥於1938年(80年前)美國制定的化妝品原始概念,禁止化妝品在標識、宣稱文字中涉及醫或者葯的內容,堅持化妝品不能改變皮膚的結構和功能。這既遠遠落後於化妝品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不符合客觀事實。這一現象不會長期存在下去,全世界的化妝品行業急需葯妝品的定義及法規定位。」因此建議還是回歸本義,即:葯妝品。葯妝品承認可以影響皮膚的結構,也可以改善皮膚的功能,當然,它仍然不是藥品,而是化妝品中的一個類別。
這本書共分五篇,分別講解了葯妝品的基礎知識、活性成分、實踐應用、理解誤區和研究進展,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當今美容皮膚科學及葯妝品領域內的前沿科技進展,提供了美容護膚實際應用中的諸多參考指南,我總結了一些關鍵問題:
? 葯妝品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是葯還是妝?
? 葯妝品對皮膚是否真的有效? 各色成分在皮膚上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 化妝品工程師開發產品時應該從什麼方向考慮?皮膚科醫生應該如何給患者推薦合適的護膚品?消費者購買護膚品時怎樣做才不會買錯?
? 祛痘、保濕、防晒、抗衰老、皮膚敏感,有哪些流傳甚廣的誤區?
? 幹細胞、細胞因子、基因晶元技術用於化妝品,這些高大上的名詞是否真的靠譜?
? 葯妝品的未來方向在哪裡?
可以說,內容涵蓋了葯妝品的方方面面,是一本全面、深入,同時易於理解的書。全書的目錄如下:
這本書適合什麼人讀?
在我看來,這本書對4類讀者可以產生重要的幫助和影響——它的內容能夠惠及非常多的人,也是我當初決定翻譯它的原因之一。這本書從皮膚基礎講起,到成分配方,再到應用和誤區,非常全面:
(一)皮膚科醫生
如今的皮膚科醫生不僅僅要會看病,還要變成「護膚達人」。如果不懂護膚品,當患者問自己的情況該用點什麼的時候,簡直無言以對。有時候會被患者吐槽「這醫生懂得還沒有我多」。這……就很尷尬了……從醫學的層面看,許多皮膚問題,特別是屏障受損相關的慢性問題,正確使用化妝品具有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價值,掌握相關的葯妝品知識,可以說是一名面向21世紀的皮膚科醫生亟需的技能。
(二)化妝品工程師
化妝品工程師天天被老闆和市場部門催著出給力的產品,勢必要掌握本領域的發展前沿。各種成分的作用和功效是什麼,證據如何,該如何配伍、適用於何種問題,怎樣有效地輸入到皮膚內發揮作用……等等。再高大上一點,未來的開發方向是什麼,怎麼用基因晶元技術篩選有效的原料?幹細胞技術怎樣應用,都值得深度關注。當然,這本書開了一個頭,並不是專門講幹細胞技術,但它提供的知識框架,可以說是難能可貴。
(三)皮膚美容行業從業人員
美妝顧問、化妝品銷售和培訓人員、美容院從業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給消費者帶去好的、管用的產品,讓顧客的皮膚變得更好。該如何選品?怎樣理解一個產品的配方?如何幫助和指導消費者從而充分發揮護膚品的價值?理解書中的內容可以說必不可少。自己沒有一桶水,就不能給顧客一碗水。現在,這本書可以直接給你裝一個水龍頭。
(四)化妝品的消費者——普通愛美人士
這本書也適合希望較深入了解化妝品與皮膚的愛美人士,因為你可能會從各種渠道聽說過林林總總的美容護膚的信息,到底哪些是靠譜的哪些是不靠譜的?如果你在票圈裡看到一個宣傳說某個產品十分棒,衝動得想買——但如果那個產品是虛假宣傳,你會不會正確識別出來,從而省下錢和時間?如果去專櫃、網上,看見琳琅滿目的護膚品,能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款?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皮膚,美麗才有保障。所以愛美的人們,即使你不是醫生、不是工程師,不是美容院老闆,這本書仍然值得你讀。至於什麼都不想讀、不想看、不想學的伸手黨……呃。。。。。好吧,確實,本書不適合,非常地。
所以這本書已經在噹噹網上架,可以開始預訂了,將於5月下旬正式發貨,僅售141元,是A4尺寸大開本、全銅版紙、雙面四色全彩印、硬皮精裝本,值得閱讀更值得典藏。如果能為皮膚和美容界帶來一些新的思考與啟發、幫助消費者獲得更多的知識,幫助讀者及讀者相關的人擁有更美的肌膚,我們翻譯本書的目的就達到了。
一點感想以及感謝
沒有譯組各位老師的共同努力,沒有粉絲、家人的支持和雞血,這事兒啊,真干不下去。親愛的童鞋們,你們是我的動力源泉,感謝你們!
其次呢,覺得一本書翻譯好真不容易。即使我們已經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然不免有疏漏之處,還希望大家多多諒解。
再一次感謝劉瑋老師審稿,作為解放軍空軍總醫院皮膚病醫院院長、國家化妝品標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真的太忙了,還抽出寶貴的時間,作為學生我感謝萬分。
感謝全體譯組老師和同學,她/他們是:
談益妹 副主任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皮膚與化妝品研究室
許 陽 博士、副主任醫師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
袁 超 博士、副主任醫師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皮膚與化妝品研究室
周炳榮 博士、副主任醫師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
王佩茹 博士、主治醫師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光醫學治療科
潘 毅 博士研究生 德國波恩大學附屬醫院皮膚與過敏科
解放軍空軍總醫院皮膚病醫院
梅鶴祥 總監 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
姜義華 博士 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
付 琴 碩士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皮膚與化妝品研究室
最後,附上本書第27章的內容,供大家閱讀參考,然後告訴一下我:中不中意、喜不喜歡?
再貼一下噹噹鏈接:《葯妝品(第3版)》 - 噹噹圖書,歡迎感興趣的童鞋剁手:)
謝謝所有支持和鼓勵我過的人們:)
推薦閱讀: